39健康

乙肝“绊脚石”--移动耐药

  慢性乙肝是长期进展性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一样,需要通过长期治疗控制病情,因此,患者在一开始就不仅要选择正确的抗病毒治疗,还要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疾病”“心理”两手抓,才能长期有效管理和控制病情,实现“全方位”的健康生活。

  耐药很难避免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不断复制引起的严重的长期进展性疾病,如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疾病将进展为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肝脏疾病。各国乙肝治疗指南均明确指出,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然而,在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长期治疗的过程中,耐药成为了慢性乙肝患者实现治疗总体目标之路上的绊脚石。

  耐药一旦发生,原本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的抑制病毒复制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导致病毒死灰复燃,此时即使加大药物剂量或者换药,疗效也不如在初治时就选择强效降病毒、低耐药的药物效果好。同时,耐药会导致病情反复、疾病进展、恶化等不良后果,而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也会给患者后续治疗的选择带来极大困难,从而使实现治疗总体目标成为空中楼阁。

  预防胜于补救

  日前,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在2008亚太肝病年会上表示:目前在临床上,医生和患者对耐药的危害认识还很不足,往往是等耐药发生了之后,才进行“补救”治疗。其实,“预防耐药‘胜于’治疗耐药”,是保护患者远离耐药困扰最主要也是最理想的一种策略。此次公布的恩替卡韦五年研究数据表明,对于核苷初治患者,恩替卡韦是目前已上市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中,降病毒能力最强、耐药发生率最低的药物,是可以帮助病人长期控制病情、防止耐药发生的重要一线用药。数据显示:108名核苷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恩替卡韦长达五年,93%的患者的病毒载量降到不可测水平(<300拷贝/毫升),在临床研究的第五年中,没有新的耐药情况发生,五年累计耐药发生率为1.2%。

  目前批准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其他三种核苷药物中,用于核苷初治患者,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五年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80%和29%,替比夫定用于e抗原阳性患者和e抗原阴性患者两年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21.6%和8.6%。

  乐观积极配合

  在实现慢性乙肝治疗目标的长期过程中,患者不仅要重视疾病治疗,持久强效地控制病情,同时也要注意心态上的积极配合。患者一开始就要建立积极心态,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明确治疗目标,同时,要乐观面对病情,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坚持规范化治疗,确保用药依从性。

  庄辉教授指出,最积极有效减轻患者心理与经济负担的方式,就是在初始治疗的时候,拿起最强而有效的武器,选择耐药率极低且抑制病毒能力强而久的治疗方案,严防死守乙肝病毒,确保患者长期有效管理病情,从而实现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为升学、就业、婚育扫除障碍,回归健康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4-10 08:39:00浏览2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二五阳普遍吗
乙肝是指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二五阳一般指的是乙肝五项检查中第二项和第五项呈阳性,这种情况不普遍。乙肝五项检查通常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以及乙肝核心抗体,乙肝二五阳性一般是指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呈阳性,代表着既往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但经过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清除了乙型肝炎病毒,并且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是人体针对乙肝表面抗原所产生的抗体,通常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产生,该抗体阳性可以持续数年,甚至终生。乙肝E抗体是一种可以存在于人体血液中的抗体,通常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早期出现,是一种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弱的指标。乙肝核心抗体是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标志。需要注意的是,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体以及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这三项阳性不具有传染性,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但为了避免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建议患者尽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避免进行性生活。还应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以免通过血液传播的方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另外,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