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检查诊断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乙肝 > 乙肝检查诊断

乙肝检验知识集锦

举报/反馈
2008-03-11 08:23:0039健康网社区

  乙肝检验知识集锦

  1、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乙肝?

  请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就是俗称的乙肝“两对半”,目前也有“三对”和“三对半”,但在检测意义上没有实质的扩展,结果的意义下面有论述,但最好要由医生判断。

  2、乙肝标志物都有哪些?

  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

  E-抗原(HBe-Ag),E-抗体(HBe-Ab);

  核心抗体IgG (HBc-Ab- IgG) ,核心抗体IgM (HBc-Ab- IgM);

  前s蛋白;

  HBV-DNA。

  3、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意义?

  HBsAg(+)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能提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

  抗HBs(+)表示有保护性抗体,对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后都可产生抗HBs;

  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提示有传染性;

  抗HBe(+),一般情况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复制或不复制,某些情况下结合DNA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病毒变异;

  抗HBc-Ab - IgG提示感染过乙肝,是乙肝的流行病学检查;

  抗HBc-Ab - IgM提示可能有乙肝相关的免疫活动,但该项检查精确率不高;

  前s1蛋白,阳性提示病情复制;

  HBV-DNA,提示病毒复制程度;

  4、乙肝五项的常规排序?

  (1) 表面抗原(HBs-Ag)

  (2) 表面抗体(HBs-Ab)

  (3) E-抗原(HBe-Ag)

  (4) E-抗体(HBe-Ab)

  (5) 核心抗体IgG (HBc-Ab- IgG)

  本篇文章内提到的乙肝五项排序以此为准。

  5、乙肝五项的常见组合?

  1、3、5阳性,俗称大三阳,提示感染乙肝病毒,有传染性;

  1、4、5阳性,俗称小三阳,提示感染乙肝病毒,传染性小或无;

  2阳性,多是注射疫苗的结果;或感染后痊愈;

  2、5阳性,提示感染后痊愈(2、4阳性;2、4、5阳性意义相同)

  6、单纯5阳性提示什么?

  病毒标志物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病情长期稳定,某些病毒标志物浓度会降低甚至消失,以至于试剂检测不到,显示为阴性,

  单纯5阳性提示感染过乙肝,有两种可能:2、5阳性或1、5阳性,2或1因为浓度较低检测不出。根据目前的经验,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我们知道,2、5阳性提示感染乙肝后痊愈,体内已经建立针对乙肝表面抗原的免疫机制,此时注射乙肝疫苗,会激发免疫,使表面抗体浓度增加,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进一步判断单纯5阳性属于哪一种情况。

  方法:注射一支疫苗以激发免疫,过一个月检查,如果表面抗体转阳,说明原来是2、5阳性,否则应该是1、5阳性。

  注:单纯4阳性或4、5阳性意义同此。

  7、肝功能包括哪些?

  肝功能检查是判断病情的重要指标,常规项目有:

  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称谷-丙转氨酶(GPT);

  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或称谷-草转氨酶(GOT);

  碱性磷酸酶(ALP);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总胆汁酸;

  白蛋白/球蛋白(A/G);

  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

  (1)、ALT与AST: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肝细胞坏死时ALT和AS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指标。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因此,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的ALT和AST升高的程度及其AST/ALT的比值是不一样的。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和轻型,虽有肝细胞的损伤,肝细胞的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1。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肝细胞的线粒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 AST/ALT>1,甚至>2。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

  (2)、ALP和GGT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或γ-GT)是诊断胆道系统疾病时常用的指标。

  碱性磷酸酶几乎存在于机体的各个组织,但以骨骼、牙齿、肝脏、肾脏含量较多。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经血液到肝脏,从胆道系统排泄。因此,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此酶明显升高。

  γ-谷氨酰转肽酶在体内分布很广,如肾、肝、胰等脏器均有此酶。但血清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因此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肝胆系统疾病时,此酶升高。当肝炎恢复期时,ALT和AST已经恢复正常后,γ-谷氨酰转肽酶仍未降到正常。因此,目前常以此酶作为患者是否可恢复正常工作的标志。酒精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的患者GGT明显升高。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