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乙肝病毒的“冤、假、错案”

  在我国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是较高的,几乎占我国人口的1/10。但大多数并未发病,只是处于一种病毒携带的状态。由于社会对乙肝的歧视,造成人们一听说自己感染了乙肝,就认为得了一种严重的疾病,到处求医,其中不乏一些乙肝病毒的“冤、假、错案”,造成误诊误治。下面就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大家可以对照一下有无相同的错误,同时也为乙肝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平反”。

  错把抗体当抗原,治了半天白花钱——冤案之一

  一天,小张带着一脸的忧郁到肝炎门诊求治。他说他在今年体检时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指标,发现有两项指标是阳性,因此认为自己得了乙肝。他非常着急,四处求医,已花了近万元钱,但到现在也没有治好。医生为他进行了复查,发现他抗HBs和抗HBc两项是阳性,其余几项都是阴性,肝功能也是正常的。 医生告诉他,抗HBs和抗HBc只是乙肝病毒感染后所留下的抗体,尤其是抗HBs,还是一种乙肝的保护性抗体,注射疫苗后就会产生这种抗体,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的感染已具有抵抗力。抗-HBc有两种,一种是抗-HBc-IgM,另一种是抗-HBc-IgG。抗-HBc-IgM,阳性是HBV感染的指标,而抗-HBc-IgG是既往感染的标志。一般医院中检查的乙肝病毒五项指标检测的是抗-HBc总量,并没有区分是IgM还是IgG。因此,抗-HBc阳性,不能说明体内有乙肝病毒。在乙肝病毒的五项指标中,只有HBsAg才是乙型肝炎感染的标志之一,部分病人的血液中可检测出HBeAg。因此,千万不要一看见有阳性指标就认为是乙肝。他根本没有得乙肝。他听后大声喊冤,由于不了解乙肝病毒检测,白白花了许多钱。

  只和乙肝握过手,非说自己得乙肝——冤案之二

  王嫂是厂里一位个办事谨慎,认真的老职工。有一天,领导派她去接待一位客户。像以往接待客户一样,见面后王嫂又是寒喧,又是握手,非常热情。客户也很有礼貌地回答王嫂的问候,说自己早就该来,只因得了乙肝住院耽误了时间。王嫂听到乙肝,犹如听到了“SARS”,脸也白了,声也变了,更没心思接待客户了,只好草草收场。客户走了,王嫂把手洗了一遍又一遍,也总觉得没洗干净。再仔细看看,坏了!手上有个破口。这破口会不会沾上乙肝病毒,病毒会不会从破口进入血液。如果这样,再洗八遍手也洗不出来了!王嫂最怕得乙肝,这一次握手可真把王嫂害苦了。过了几天,她想:得到医院里去查一查,看得没得乙肝。查了,阴性。她又想:是不是潜伏期还没过?又过了半月,她又去查。查了,还阴性。她还想:是不是检测试剂质量差,或是化验结果拿错了,或是感染了变异的病毒?再去查,坏了,抽血的小护士刚抽完前面病人的血,没洗手,就抽她的血,这病毒会不会顺着针管直接进入血管?那支注射器是一次性的吗?王嫂越想越害怕,结果得了精神抑郁症。 其实,王嫂对乙肝的传染途径太不了解了。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及其制品或经母婴传播,一般接触是不会感染的。我们有许多理由:和乙肝接触最密切的是乙肝患者的配偶,但医生很少发生夫妻二人同患乙肝。还有,如果护士抽血都能传染上乙肝,那护士天天接触血,首先感染乙肝的应该是护士,而不会是王嫂。所以王嫂多冤呀,真是没病找病,白花了许多化验费不说,还吓出了精神病。

  求治“肝区”疼痛,不知肝脏位置——错案之一

  老董在单位体检时查出了乙肝。虽然肝功能正常,但从那以后,他总是觉得浑身都不舒服。他听说,得了肝炎就会有肝区疼。因此就认为,自己的症状就是肝区疼痛。为了治疗自己的“肝区疼痛”,他到医院看病。医生问他有什么不舒服,他说肝区疼。“肝区在哪儿?你哪儿疼?”医生让他指一指。他东指一下,西指一下,一会儿指胸,一会儿指肚子。原来,他根本不知道肝在哪儿,是因为查出乙肝病毒感染后犯了疑心病。 肝脏在人体的右季肋部,在得肝炎时,由于肝脏的炎症造成肝脏肿大,使得肝包膜上的神经受到炎症刺激或牵拉,引起肝区疼痛;肝炎恢复期也可因为肿大的肝脏回缩,牵拉肝包膜上的神经而感觉到肝区疼痛或不适。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原因可以引起肝区疼痛:①脂肪肝:由于肝脏被脂肪组织浸润,肝脏肿大,引起肝区不适或疼痛。②劳累:肝脏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化学加工厂,劳累时,体内能量供应不足,即可出现肝区疼痛或肝区不适。③伴有胆囊疾病:胆囊位于肝脏的下部,伴有胆囊疾病时常误认为肝区疼痛或肝区不适。④肋间神经痛:有人常可感觉肝区或肋间的刺痛或跳痛,这不是肝区痛,是肋间神经痛。⑤肝病后的肝区不适心理障碍综合征:有些人在未查出自己感染乙肝时,不觉有不适感;在查出乙肝感染后,总觉得肝区不适;有时工作紧张或有其他事情发生时,就忘记了,无感觉了。这是心理因素。肝区不适或疼痛时,要排除心理因素,认真查找原因,千万不要一有不适就赖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没发作,错服百药治出病——错案之二

  赵大妈是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以前不能做到阻断母婴传播,结果她生下的一儿一女都感染了乙肝。现在,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尽管肝功能正常,但由于“澳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抗HBc阳性)而不能报考公务员。儿子的遭遇使母亲非常内疚,她认为是自己给儿子带来的灾难,发誓要给儿子治好病。赵大妈陪着儿子不知跑了多少家医院,也不知花了多少钱,但都没有治好儿子的乙肝。医院治不了,她就找广告,执着地为儿子治疗的赵大妈不信,这世界上就没有使乙肝转阴的药?每当看到她认为“来源可靠”的乙肝治疗信息,就想给儿子试一试。结果,在一次治疗中越治越坏,转氨酶上升到七百多,出现了黄疸,还起了一身的水疱。到医院一检查,说是药物中毒,得了药物性肝炎。住了两个多月的医院,花了上万元钱,儿子才保住性命。从此,儿子的肝功能再也没有正常过,从携带者转变成了慢性肝炎。 其实,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我国是很多的。我国的10亿多人口中有1.2亿~1.3亿人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但其中的大多数感染者像赵大妈一样,可健康地生活,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正常工作和学习。另外,目前人类还没有研制出能彻底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只有少数能够抑制病毒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且肝功能异常的慢性肝炎,而对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疗效差。因此,目前国内外专家都认为乙肝携带者应定期复查,监测乙肝病毒和肝功能各项指标,找到治疗的时机后再进行治疗,不要盲目用药,更不能跟着广告乱用药。每一种药物都是有一定适应证的。在用药之前应当做许多检查,根据病人的检查结果,看看是否适合应用这种治疗,然后再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疗效,由医生确定疗程。看着广告吃药不仅治不好自己的病,还很有可能吃错了药,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打破了体内原有的与乙肝病毒和平共处状态,激活了自己的肝病,转变成慢性肝炎。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3-07 08:32:00浏览10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DNA检验结果8.76E+06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8.76E+06表示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含量较高。乙肝病毒DNA水平是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水平的病毒DNA可能意味着病毒活跃,建议寻求专业意见、进行详细检查、进行抗病毒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1、寻求专业意见 首先应向专业医生咨询,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乙肝病毒感染需要综合评估,包括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肝脏功能和患者的临床症状等。 2、进行详细检查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查,如肝功能测试、肝脏超声检查或肝脏活检,以评估肝脏损伤的程度和是否存在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3、抗病毒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如核苷类似物和核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脏的损害。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 4、生活方式调整 日常生活中应合理饮食,保持均衡营养,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加强锻炼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DNA检测、肝脏超声检查等,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邬喆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孕妇感染乙肝病毒怎么办
孕妇感染乙肝病毒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日常调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终止妊娠等方式进行改善。 1、定期检查 乙肝病毒一般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等方式进行传播,如果孕妇体内存在乙肝病毒,但是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一般是不需要过分担心的,也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的,可以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2、日常调理 如果孕妇感染了乙肝病毒,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黄瓜等,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而且也可以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散步、练瑜伽等,能够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3、药物治疗 如果孕妇感染的同时伴随着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孕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护肝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辅助降低转氨酶。 4、手术治疗 如果孕妇症状无法得到缓解,出现了肝硬化的情况,并且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肝脏移植手术进行治疗,能够延长孕妇的生命。 5、终止妊娠 如果孕妇感染乙肝病毒后,出现了肝功能异常,比如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等,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因为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甚至胎儿宫内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孕妇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黄瓜等,同时还可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但要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单纯疱疹病毒是怎么传染的
单纯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性接触和母婴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染。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可引起皮肤、黏膜及多种器官感染。1、密切接触:单纯疱疹病毒可存在于感染者的水疱液、唾液、生殖器分泌物等中。当健康人与感染者有直接的皮肤接触,如亲吻、拥抱,或者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毛巾、餐具等,就有可能被传染。尤其是皮肤有破损时,病毒更容易侵入人体,引发感染。例如,口唇部的单纯疱疹患者,可能通过亲吻将病毒传染给他人。2、性接触:这是生殖器疱疹传播的主要途径。在性行为过程中,病毒可通过生殖器黏膜、皮肤的接触传播。生殖器疱疹患者在发病期间,其生殖器部位会出现水疱、溃疡等症状,这些部位的病毒含量较高,传染性很强。即使没有明显症状,病毒也可能处于潜伏状态,仍具有传染性。3、母婴接触:孕妇如果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尤其是在妊娠晚期,病毒有可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胎儿先天感染,引起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也可能被感染,新生儿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可累及皮肤、眼睛、口腔、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部位。为了预防单纯疱疹病毒的传染,应避免与感染者有不必要的密切接触,尤其是在其发病期间。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私人物品。性生活中要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多个性伴侣。孕妇要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情况。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