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抗病毒治疗的三个关键问题

  一、哪些病人应该抗病毒治疗

  被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如果转氨酶升高或者经肝活检证实肝组织有明显的慢性炎症,血清乙肝e抗原、HBV-DNA阳性时,都应该进行抗病毒的治疗。

  转氨酶正常并且经肝活检未发现肝组织有明显炎症活动者,虽然其血清e抗原或者HBV-DNA阳性,却只表明该患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且处于慢性乙肝静止期时,暂不必进行抗病毒治疗,但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旦出现转氨酶异常就要及时治疗。

  二、治疗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很多慢性乙肝病人在治疗时都会追求转氨酶恢复正常或者HBV-DNA转阴。实际上,慢性乙肝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目标包括:①近期目标:即疗程结束时,肝功能恢复正常,HBV-DNA转阴,并且出现血清转换(指e抗原转阴,e抗体转阳),医学上称之为“完全应答”。出现完全应答,是慢性乙肝抗病毒疗效显著的标志。②远期目标:即疗程结束后,预防和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发生,并明显降低了肝癌的发生率。这说明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判定应全面化。

  三、如何选择抗病毒药物

  首先,病人要明确自身的病情,凡是被确诊为慢性乙肝活动期的病人(转氨酶升高或者肝活检证实肝组织有明显慢性炎症,同时血清乙肝e抗原、HBV-DNA阳性者),均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其次,要充分了解抗病毒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适应症、疗效、副反应等,并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抗病毒药物。最后,也要考虑药物的品牌、药厂的信誉、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目前,国内外医学界所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有确切疗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α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α干扰素,如赛若金(α1b干扰素)、α2a、α2b干扰素等;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泛昔洛韦等。

  1.α干扰素α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迄今用它治疗慢性乙肝已有近30年的历史,疗效确切。它是国际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抗病毒药物之一,并且目前仍是惟一被认可对慢性乙肝有明确长期疗效的药物。

  α干扰素的用量一般是每次30~50微克(α1b干扰素),或300~500万U(α2干扰素),起始治疗为每天一次,两周后改为隔天一次,肌肉或皮下注射,此疗程为6个月。α干扰素治疗6个月后,40%~50%病人可达到完全应答的效果,表现为肝功能恢复正常,HBV-DNA转阴,出现血清转换,并且疗效长期稳定。有资料显示,慢性乙肝病人经α干扰素治疗后可延缓病情进展,预防或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我国科学家发现,中国人感染乙肝病毒后,白细胞产生的α干扰素主要是α1b型干扰素,而且α1b干扰素的副作用低,尤其适合中国人使用,现已成为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

  2.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中的代表药物是拉米夫定。拉米夫定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缺乏免疫调节功能。拉米夫定能迅速抑制乙肝病毒,使血清HBV-DNA水平很快下降。但是,该药的完全应答率不太理想,治疗一年后仅约有20%的病人达到完全应答,且停药后易复发。另外,拉米夫定用药超过6个月就有可能引起病毒变异,且病毒变异的发生率随着用药的时间有递增的趋势。

  总之,慢性乙肝病人的抗病毒治疗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医疗“工程”,因此必须在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医生和病人之间应密切配合,重视复查、随访,让医生能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责任编辑:王海娥)

2008-03-03 15:40:00浏览1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