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肝功能检验要因人而异

  上期我们详细谈了肝脏有哪些功能、临床上常见的转氨酶异常的几种表现,这期我们接着谈引起肝功能损害的常见原因、哪些检验能够真实反映肝功能等。

  引起肝功能损害有哪些常见原因?

  肝脏其实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损害。常见的导致肝脏损害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感染

  在感染因素中最常见、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各型肝炎病毒,包括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这些病毒后可以(也可以不)患相应的病毒性肝炎,其中甲、戊两型肝炎为急性肝炎,为粪-口途径传播,即通常所说的“病从口入”。这两型肝炎很少转变为慢性,预后比较好。乙型和丙型肝炎是由肠道外途径传播的,以血液途径最多见。在我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乙型肝炎比例很高,可能占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的80%以上。另外,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多个性伴侣、静脉药瘾等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传播包括慢性乙型和丙性肝炎在内的多种感染病的重要因素。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也会损害肝脏,但相对于病毒而言,要少得多。

  药物性肝炎

  本病在近几年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药物品种越来越多,医生和病人对药物的依赖也越来越重,尤其是滥用药物的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药物性肝损害的比例不断上升。当然,有些特殊疾病的治疗,如恶性肿瘤的化疗、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治疗、抗结核治疗等,这些治疗药物目前还不能因为药物具有不良反应而不用,但要做到及早发现包括药物性肝炎在内的各种不良反应,并尽早治疗,我们更主张在可预测的情况下给予预防性的保肝治疗。

  酒精性肝炎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是很严重的,损害的后果包括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不过酒精与肝癌的关系不是非常明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这种肝炎以女性多见,可能是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也就是说,除了有肝损害外,还有其他器官的炎症。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症状轻重不一,关键是要获得正确的诊断,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因为部分病人是需要使用激素的,因此要慎重诊治。

  脂肪肝

  需要说明一点,脂肪肝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其他原因

  如原发和继发的肝脏肿瘤、心功能不全导致肝脏瘀血、某些先天性肝脏疾病、静脉高价营养等,都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这些肝损害的早期表现往往是转氨酶(ALT)或胆红素的升高,不祛除病因,肝脏的损害会进一步加重,所以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肝功能检验要因人而异

  老实说,在肝功能发生障碍的早期,现有的一些肝功能试验或化验指标大多不能如实反映肝脏的真实和全部功能。如前已经谈到,肝脏功能很多,很庞杂,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每一个病人的所有肝功能都搞清楚,尤其是肝病的早期,我们以了解病因和经常随访几项指标为主。

  常被用来长期观察的肝功能指标有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等。对比较严重的肝病,医生凭病人的病史和其他资料,比如有多年的肝病史、转氨酶反复升高、病人的面色晦暗、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等等,往往能判断出该病人可能已有严重肝功能障碍。如果肝病病人在能够进食的情况下白蛋白不能维持正常水平、血清胆红素一直居高不下、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同时伴有浮肿、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等,医生可以判断这个病人已经是肝功能失代偿期,可惜这已经是肝病的晚期。

  所以在当前,对一个早期肝病病人,医生决不能仅仅着眼于肝功能状况如何,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个病人有没有肝病、有没有肝损害,以及导致肝损害的确切原因,然后要与病人共同对因治疗(对因治疗特别需要病人配合)。即使不能对因治疗,也要采取保肝治疗等措施,要想方设法保护肝细胞免受进一步损害,防止向中、晚期肝病包括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发展。

  怎样善待肝脏?

  肝脏每时每刻为我们的身体承担着巨大的责任,负担很重,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的肝脏。

  一方面,不要给肝脏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喝酒,尤其是酗酒,是对肝脏、对自己的生命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逢年过节、遇上喜事、朋友自远方来等等,喝上两盅也未尝不可,但要适可而止,少量为好,最好不要喝酒精度数高的白酒。脂肪肝同样是人类自己给肝脏增加的负担,建议多听医生意见,多看看关于减肥方面的健康科普资料,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食量,让自己饿着点、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运动量,不要让健身器放在家里成为摆设,或积满灰尘。

  另一方面是有了肝病要及时就诊、定期随访,要得到正确的治疗。尤其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目前的治疗方法还不能令医生和病人十分满意。近年来发明了一些抗病毒治疗的药物,疗效并不尽如人意,但与十余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已经使许多病人得益。用中医的理论讲,抗病毒治疗是治本,西医叫对因治疗,可见抗病毒治疗是病毒性肝炎病人首先选择的治疗方案,病人一定要理解这一点,并积极配合。

  在此还要提醒大家,不要轻信广告。五年前我就曾看到一个所谓由祖传秘方配制而成的中成药的广告,声称可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而且可以完全转阴。殊不知,乙型肝炎病毒是在1963年被一个名叫Blumberg的科学家发现的,Blumberg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由此推测我们某些药商宣传的祖传时间不应该超过35年,不过一代人而已,何以称得上“祖传”,显然是在欺骗那些善良而求医心切的病人。类似的虚假广告还很多,人们要警惕呀!在此还想告诉大家一个信息,经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或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批准上市的、医院通过国家医药公司购进的药物很少或几乎不做广告。此中的奥秘可见一斑,请读者朋友自己判断。

(责任编辑:王海娥)

2008-03-03 15:31:00浏览1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生完孩子可以吃水果吗
生完孩子是可以吃水果的,水果能为产后女性提供必要营养,助力身体恢复,但食用时需注意选择新鲜的水果,并且适量食用。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这些营养成分对产后女性至关重要。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有助于产后身体组织的修复。像橙子、猕猴桃等水果都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而水果中含有的矿物质,如钾元素,产后女性因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出汗多,易出现钾元素流失,适量食用香蕉等富含钾的水果,可补充钾元素,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对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有益。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有效辅助预防和缓解产后常见的便秘问题,苹果、梨等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为丰富,能帮助产后女性顺畅排便,减轻身体不适。部分水果还对乳汁分泌有积极作用。例如木瓜,其含有的木瓜酵素和维生素A等成分,能够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增加乳汁产量,为母乳喂养提供保障。此外,水果的摄入还能丰富乳汁的营养成分,进而提升乳汁质量。当产妇摄入多种水果后,水果中的营养成分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有助于婴儿获得更全面的营养,促进婴儿健康成长。若产后女性打算食用水果,要注意水果的选择。应挑选新鲜、应季的水果,避免食用变质或不新鲜的水果,以防引起胃肠道不适。若担心水果过凉刺激胃肠道,可将水果切成小块后用温水温热再吃,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加热,以免破坏水果中的营养成分。另外,产后身体较为虚弱,水果虽好,但也不宜过量食用,应根据自身消化能力合理安排摄入量,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部有阴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肺部有阴影是指在胸部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中,肺部出现的异常密度区域。这一情况可能与环境因素这一非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与肺部感染、肺部肿瘤等疾病因素有关。针对肺部有阴影的情况,患者应积极就医,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如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痰细胞检查等,明确诊断。一、非疾病因素:长期生活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或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可能导致肺部受到损害,从而在影像学检查上表现出阴影。此外,佩戴金属物品进行影像学检查时,也可能因金属物品干扰而形成阴影。二、疾病因素:1、肺部感染:这是导致肺部阴影的常见原因。肺部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可引起肺炎等疾病。这些炎症物质会在肺部沉淀,导致肺部在影像学上表现出阴影。患者可能伴随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2、肺部肿瘤:无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都可能在肺部形成阴影。良性肿瘤如肺错构瘤、肺囊肿等,恶性肿瘤如肺癌等。其中,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导致肺部出现占位性病变,形成阴影。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肺部疾病的发生,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均衡膳食等。同时,定期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也是及时发现肺部病变的重要手段。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孩子中考前的焦虑家长该如何缓解
孩子中考前焦虑,家长可通过营造良好氛围、有效沟通、合理安排生活、给予积极暗示等方法缓解。焦虑是孩子面对中考压力时产生的紧张不安情绪,一般无需就医,若焦虑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也可通过一些心理测评量表来评估孩子的焦虑程度。1、营造良好氛围:为孩子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避免家中出现大声喧哗、争吵等情况。同时,家长自身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紧张和焦虑,以免将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2、有效沟通交流:主动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孩子焦虑的原因。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他们知道家长理解并支持他们。在沟通时,家长要保持耐心,不要急于评判或指责孩子的想法,而是给予他们合理的建议和引导。3、合理安排生活: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和休息计划,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适当安排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让孩子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情绪。4、给予积极暗示:多鼓励孩子,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让孩子树立自信心。例如,家长可以说,你最近学习很认真,进步很大,只要保持这样的状态,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等话语,帮助孩子克服焦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要让孩子明白,考试虽然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全部,无论结果如何,家长都会爱孩子、支持孩子,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备考,以减轻焦虑情绪。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情绪障碍的孩子家长应该怎样做
当孩子出现情绪障碍时,家长可以从理解与接纳孩子的情绪、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帮助孩子。1、理解与接纳孩子的情绪:家长要明白孩子的情绪障碍是一种疾病,不是孩子故意为之。当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时,不要指责或批评,而是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接纳,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关爱,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向家长倾诉内心的感受。2、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家长要创造一个安全、开放的沟通环境,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与孩子交流,认真倾听其诉说,不打断、不急于评判,用眼神交流、点头、给予回应等方式让孩子知道家长在认真倾听,这有助于孩子释放内心的压力,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3、学习相关知识:家长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咨询医生、参加讲座等方式,了解情绪障碍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这样家长能够更好地识别孩子的情绪问题,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同时还能避免因不了解而产生的过度焦虑或错误应对方式。4、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帮助其培养一些爱好,如绘画、音乐、手工、阅读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缓解负面情绪,同时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改善情绪状态有积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的情绪障碍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等。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带孩子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