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提醒:乙肝抗病毒治疗“八大注意”

  当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已成为共识。很多研究结果显示,持续的高水平的乙肝病毒复制,是慢性乙肝患者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因素,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等4种。这4种药物的使用各有利弊和优劣,使用的适应症、剂量、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所以正确掌握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治疗时机以及疗程格外重要。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注意以下8个要点:

  1、 什么时候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检查发现患者肝功检查始终正常,则病情处于病毒携带状态,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此时机体对于乙肝病毒的免疫功能处于耐受阶段,抗病毒治疗无法获得应答,治疗往往是“对牛弹琴”,收效甚微。如果患者检查乙肝病毒治疗DNA为阳性,肝功能检查提示谷丙转氨酶≥正常值2倍以上,则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2、治疗前应做肝穿乙肝病毒是体内潜伏的“特务”,它对人体的损害常常在体内静悄悄地进行,在进行抗病毒之前先做一次肝穿刺检查,可以明确肝组织内病毒分布及数量、肝脏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决定使用那种抗病毒药物和抗病毒治疗方案。

  3、首选药物首次治疗可选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但是具体选用哪个又有讲究:有明确乙肝家族背景(母婴传播)者,干扰素效果不佳;肝功能失代偿阶段(如重型肝炎、重度黄疸、肝硬化腹水)的患者不能使用干扰素,它的免疫激活作用,可能使这些重病患者肝功能急剧恶化,威胁生命,此时只能选择拉米夫定;同时,拉米夫定最好不要用于儿童;阿德福韦最好用于拉米夫定治疗发生病毒变异者。

  4、抗病毒治疗期间的监测至少一个月监测一次肝功、肾功和血常规;一般三个月复查一次乙肝病毒指标(HBeAg和/或乙肝病毒DNA)。

  5、治疗后的监测在使用抗病毒药物后,不要因为肝功能正常了,乙肝病毒DNA转阴了,我们就对“敌人”放松“警惕”。因为目前的药物还不能把乙肝病毒完全清除,尽管病毒被抑制住了,但这些“敌人”还在体内,它们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异,再次对肝脏进行破坏活动。因此,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或达到疗效停药后,都应定期到医院复查。

  整个疗程结束后的最初3个月每月监测一次肝功和乙肝病毒指标(HBeAg、乙肝病毒DNA),此后延长监测时间。对于病情较重的肝硬化患者和疗效不好的患者,检测力度要加强,注意病情恶化;对于疗效较好者可以每半年或1年检查1次。

  6、疗程目前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建议疗程是4~6个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至少要1年以上时间。干扰素治疗小三阳的乙肝患者应延长到12个月,治疗结束后应继续随访6~12个月。用拉米夫定治疗的大三阳患者,若间隔6个月的两次检查中均发现病毒DNA消失,且伴有HBeAg的阴转,就可以停药。

  7、对抗病毒药物期望值不宜过高各种抗病毒药物并非特效药物,在正确选择适应症,一切严格按部就班治疗的情况下,也只有一半左右的患者可以获得有效应答,另一半患者可能白花了钱。对这一点,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所谓“百分之百治愈”的药物是不存在的。

  8、乙肝病毒产生耐药怎么办就像细菌可能对青霉素产生耐药一样,长时间使用一种抗病毒药物,乙肝病毒也可能发生变异,使其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

  一旦病毒对一种药物耐药后,可再选用其他药物继续治疗。如长期服用拉米夫定的患者,多年后出现了乙肝病毒变异,乙肝病毒复制指标再次转阳,肝功出现异常。此时可以加用阿德福韦,与拉米夫定并用1个月,之后停用拉米夫定,长期使用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阿德福韦出现病毒变异的概率很小。

  总之,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应以化验、检查结果为依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凭自己的想当然,或是盲目听信广告用药,不但难以取得好的疗效,还可能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责任编辑:王海娥)

2008-03-03 11:41:00浏览4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区别是什么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区别主要包括价格不同、使用寿命不同、使用方式不同、适应证不同等,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1、价格不同人工耳蜗的价格可能会在10000-30000元之间,由于各个厂家的技术不同,价格也会有所浮动。而助听器的价格可能在200-2000元之间,一般由于患者所处的地区不同,价格也会有所浮动。2、使用寿命不同人工耳蜗的使用寿命通常比较长,大概可以使用10年。而助听器的使用寿命通常比较短,大概可以使用3-5年。3、使用方式不同助听器主要是通过电流刺激听觉器官,从而恢复听觉功能。人工耳蜗主要是通过手术将人工制作的听觉神经的电极插入耳蜗内,并在耳蜗内放出电脉冲,从而恢复听觉功能。4、适应证不同助听器主要应用于听力下降、听觉功能障碍等患者。人工耳蜗主要应用于听力严重障碍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耳朵平时的护理工作,不要听分贝过高的声音,避免过于嘈杂的环境。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的熬夜。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等,也可以适量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菠菜等,从而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
李军政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耳朵不好可以不戴助听器吗
耳朵不好是否需要戴助听器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如果患者耳朵不好是耵聍堵塞、中耳炎等情况,并且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听力,则不需要佩戴助听器;但如果患者的听力损失严重,并且无法通过治疗来恢复听力,此时建议佩戴助听器。因此,对于耳朵不好的人群而言,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的情况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地处理。部分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做好耳朵的护理工作,导致耳道内出现耵聍堵塞的情况,可能会引起明显的听力下降症状。此时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耳道的方式进行治疗,通常能够将局部的耵聍软化并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不需要佩戴助听器。另外,如果患有中耳炎也会影响正常的听力,但此类情况通过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后也可以恢复正常听力,所以也不用佩戴助听器。但若患者的听力损伤比较严重,出现了严重的耳鸣以及耳聋等症状,在经过相关检查以后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则可能需要佩戴助听器来帮助提高听力水平。因为如果不及时佩戴助听器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对于需要佩戴助听器的患者,应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助听器,以确保其发挥较佳效果并延长使用寿命。除了佩戴助听器外,还应注意保护听力健康,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中,减少使用耳塞、耳机等可能损伤听力的物品。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纤维鼻咽喉镜和电子鼻喉镜的差别
纤维鼻咽喉镜和电子鼻咽喉镜的区别在于检查部位、检查方式、检查目的、检查范围、检查前准备等方面,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1、检查部位纤维鼻咽喉镜主要是检查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而电子鼻咽喉镜主要是检查鼻腔、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2、检查方式纤维鼻咽喉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方式,医生会使用鼻咽镜从鼻腔进入,通过鼻咽部到达鼻咽部,再到口咽部,最后到达喉咽部。而电子鼻咽喉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方式,医生会使用鼻咽镜从鼻腔进入,通过鼻咽部到达鼻咽部,再到口咽部,最后到达喉咽部。3、检查目的纤维鼻咽喉镜主要用于检查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而电子鼻咽喉镜主要用于检查鼻腔、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4、检查范围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范围比较小,主要用于检查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范围比较大,不仅可以检查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等部位,还可以检查鼻腔、鼻窦、鼻咽部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5、检查前准备在进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前,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导致检查时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吸烟、喝酒,以免导致检查的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除此之外,上述两种检查在使用前,患者都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患者在检查时要积极配合医生,如果检查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曾洁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鼻咽喉看什么科
鼻咽喉一般可以看耳鼻喉科、五官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变态反应科等。1、耳鼻喉科耳鼻喉科主要是看耳、鼻、咽喉等部位的疾病,比如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如果患者存在这些疾病,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可以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检查并治疗。2、五官科五官科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室,可以检查鼻部、咽部、喉部等部位,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鼻炎、咽炎、喉炎等疾病,所以鼻咽喉可以看五官科。3、呼吸内科呼吸内科是诊断、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科室,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如果患者存在这些疾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可以到医院的呼吸内科进行检查并治疗。4、消化内科鼻咽喉属于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如果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胃炎等疾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可以到医院的消化内科进行检查并治疗。5、变态反应科变态反应科是专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科室,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如果患者存在这些疾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可以到医院的变态反应科进行检查并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卫生,避免经常用手抠鼻子,以免造成鼻腔黏膜损伤,引起鼻腔出血的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