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抑郁症患者用药指南

  日前,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情感障碍学组、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联合全国近20个城市地区的精神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开展了关于抑郁症治疗态度整体评价和治疗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44%的抑郁症患者都有擅自停药或减药的经历,同时有近60%的患者在治疗中有合并用药并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

  很多人对抑郁症不陌生,但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红楼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

  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

  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事例:频繁停药,寻遍名医难治抑郁症

  因抑郁症的困扰,张先生遍寻名医,但病情总是反反复复,原因在于他每次治疗不够一个疗程,就换医生、换药了。原来,张先生每次就诊后,都会仔细研究医生所开药物的说明书,看到药物有副作用后,便自作主张将药量减少。

  调查显示,盲目停药减药现象多

  据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杨靖介绍,像张先生这种情况,在其他抑郁症患者当中也相当普遍。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短期服药后感觉无效,就会要么换医生要么换药。有些患者易受说明书上有关副作用的暗示,也擅自减药或找医生换药。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杨勇超补充说,除了主动停药外,个别患者也有被动停药或减药的。因为很多抗抑郁药确实有一定的副作用,一些患者漏吃或忘吃后,的确会感觉比较轻松,因此无意识停药会变为有意识停药。但最终的结果都会对病情的康复不利。

  因此,杨勇超指出,这种情况在治疗的康复阶段表现得更为普遍,很多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就会产生“病耻感”,不愿再吃药。当然,也有些患者的确觉得自己正常了,不需要再服药了。其实,患者感受是不能作为是否停药减药的标准,停药减药还是医生说了算。

  抑郁症患者,需要注重康复期巩固

  杨勇超提醒广大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治疗期间不要轻言放弃,要按疗程治疗,患者康复期应维持1~6个月的巩固用药。同时,康复期是调整患者心理以及如何适应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不能认为“能吃、能睡、能干活”就是痊愈的标志。另外,治疗时很忌讳频繁换医生,因为容易导致治疗方案紊乱,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合并用药,存在不良反应风险

  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情感障碍组的调查报告显示,抑郁症治疗中患者合并用药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杨勇超为此指出,抑郁症患者一旦伴有头痛、失眠等症状时,个别医生会应患者要求,再开一些其他药物。一般来说,医生开药都会避开与抗抑郁药物禁止配伍或不宜配伍的药物,但个别医生也有盲目合并用药的,这就很容易出问题。同时,合并用药都是短期行为,身体症状一旦消失应马上停药。

  杨勇超指出,合并用药除了存在不良反应风险外,一旦出问题还会让医生无法判断究竟是哪种药物引发的,给停药或调药造成困难。另外,当治疗起效后期减药时,由于不知是哪种药物的疗效,也无法正确判断究竟该减多少药量。因此,抑郁症治疗时应以单一用药为宜。

  小编提示:许多种类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都可以治疗抑郁症。对有些病人来说,抗抑郁药物更有效;而对另外一些病人来说,心理治疗更为有效;而对大多数患者来说,两者一起使用可能最有效。

(实习编辑:莫景云)

2007-12-30 08:35:00浏览8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湿疹的常见原因以及症状有哪些
湿疹多无致命危险,但却相当难以根治,每当症状发作时,总让人发痒难耐、十分恼人。而且湿疹种类繁多,更让许多患者摸不清头绪,甚至可能因反复发作而放弃治疗。本文将会介绍湿疹的主要原因以及湿疹最常引发的症状,帮助您判断并积极接受治疗,以尽早改善湿疹症状,还会介绍到底要用什么方式才能有效预防甚至改善湿疹。【8种常见的湿疹类型】湿疹是引发皮肤红肿、发炎的皮肤病总称,它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依照不同的症状,大概能分成以下8种类型:1、手部湿疹:手部湿疹的症状多样,最常见的就是在手掌上长水泡、破裂容易流脓的“汗疱疹”,以及由于接触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而导致手掌龟裂脱皮、红肿疼痛的“富贵手”。2、钱币状湿疹:又称钱币状湿疹性皮炎,患处会生出如硬币状的圆形红斑,甚至起疹子、水泡、流脓,通常因对特定细菌或其他物质(如金属)过敏,或因蚊虫叮咬搔抓而引发此症。3、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湿疹,好发于儿童,患者手肘、腘窝、腕部等关节处以及胸口会出现干痒、红肿症状,若是搔抓则会导致破皮、渗出液、结痂等慢性湿疹性病状。大部分患儿会在10~12岁前慢慢痊愈,只有少数人会持续至成年。4、接触性皮炎:可能因皮肤接触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而引发,红肿和发痒是此类皮炎的典型症状,若患者不停搔抓或持续与过敏原和刺激物接触,也可能形成水泡、引发脱皮、起疹等症状。5、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苔癣,好发于过敏性体质或因心理压力而引发,但不具传染力。病患会因瘙痒而不断反复搔抓,导致患处出现如皮革或鳞片般的肿块,可能呈红色或是比肤色更深的颜色。6、淤积性皮炎:因为腿部静脉血栓以及外伤导致静脉功能不全所引起,会使得小腿下方出现红肿、湿疹,严重的话会导致溃疡。7、汗疱疹:多发生于患者手指、脚趾的侧边,急性期会出现散布型的小水泡,使患者奇痒难耐,不慎抓破会流液,并增加细菌感染风险;而若是反复发作,则容易转为慢性,水泡也可能变得比较不明显,转为出现干燥、发红、脱皮、疼痛等症状。8、脂溢性皮炎:患者的患处会出现明显发红与脱屑现象,好发于头皮、鼻侧、眉毛、胸部与颈部等区域,引发原因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有关。【湿疹常见症状:红肿、发痒、水泡、起疹】尽管湿疹种类看似眼花缭乱,但多数湿疹患者皆会出现类似症状,例如患处起丘疹、红肿发痒、起水泡,不慎抓破还会流出组织液。而皮肤若是长期处于湿疹的状态,皮脂膜会因受损,而导致皮肤保水性下降,变得干燥并出现皮肤增厚、脱皮等症状。依照湿疹发作时间长短以及症状,又能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1、急性湿疹:发病迅速,红斑、丘疹、脓液、糜烂、结痂等各型症状依序出现,常因剧烈瘙痒而搔抓破皮,使病况加重。2、亚急性湿疹:在急性湿疹症状减轻后,患处皮肤形态会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若是抓破仍会导致皮肤糜烂流出组织液。3、慢性湿疹: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后所致,患处皮肤干燥增厚,外观色素暗沉,呈现暗红色或其他暗沉肤色。【引起湿疹的3种原因:免疫、环境、遗传】目前医学界对于湿疹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大致可归纳出3个与湿疹高度相关的原因:1、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湿疹容易因外界的过敏原引起,如病毒感染、尘螨、花粉、真菌、羊毛等传统被认为会引起过敏的因子。天气变化大,也容易刺激患者的皮肤。部分研究指出,食物也有可能是过敏原,如牛奶、小麦、贝类、鱼类。此外,化学药剂等含刺激性物质的日常用品或清洁剂也可能引发湿疹。2、遗传:若是家族有花粉过敏、哮喘、湿疹的病史,那么小孩将会有更高的可能性罹患湿疹。3、免疫失衡:工作压力、饮食习惯或是心理状态,都有可能引发免疫功能失调,容易造成皮肤发炎,进而导致湿疹。【湿疹治疗方式】一般而言,湿疹患者通常会先接受外用药物治疗以缓解发炎症状,以下是常见能有效治疗湿疹的药物:1、滋润剂:如凡士林,滋润皮肤,使其有充足水分,降低瘙痒以及不适感。2、类固醇:分外用及内服,是治疗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对于患者有许多副作用,如皮肤萎缩、变薄、皮肤色素改变、长毛、影响激素分泌等,切勿自行涂抹,须与医生讨论,方能有效控制病情。3、非类固醇药剂:其他能治疗湿疹的药物,且不会造成类固醇药剂的副作用,如抗生素、局部涂抹免疫调节剂药膏等。4、止痒剂:比如炉甘石洗剂,可对患处止痒,令患者不因搔抓而造成伤口二度伤害,但仅能短暂控制病情,并无法根治。另外,针对反复发作的湿疹,医生也会视情况为患者进行光疗,通过紫外线光照控制并减缓病情,能够有效降低服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4招改善湿疹】对于湿疹患者而言,除了通过医生开立的药膏或是口服药改善情形,平时皮肤保健也相当重要,因此提供以下4点改善建议,帮助尽早摆脱湿疹的不适:1、控制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因、辛辣、高油食物等,并多摄取蔬果,稳定免疫系统,减缓湿疹症状。2、擦去汗水:汗水会引发湿疹恶化,若是天气较热皮肤容易出汗,不妨随身携带纸巾,保持患处不受到汗水刺激。3、以乳液保养:由于湿疹会导致皮肤的角质细胞失水,使得肌肤增厚、干燥粗糙、起屑。为避免此情形,建议洗澡后或是睡前在皮肤涂抹乳液,能够帮助角质细胞回复健康,并改善湿疹。若干痒情形十分明显,或是患处经常得碰水,则应不定时涂抹乳液,以防止患处过于干燥而脱屑。4、避开过敏原:避免皮肤接触到过敏原或刺激物质,如香水、化妆品、清洁剂等,也能改善肤况、降低罹患湿疹可能。另外也建议使用温和或天然的沐浴乳、洗洁精等,以减少皮肤所受的刺激。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阴囊湿疹和阴囊皮炎一样吗
阴囊湿疹和阴囊皮炎不一样,二者在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上都存在差异。1、病因:阴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患者常感到阴囊部位瘙痒剧烈,皮疹呈多形性,包括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等,边界一般不太清晰,容易反复发作,转为慢性后可出现皮肤增厚、粗糙等表现。2、症状:阴囊皮炎通常是由局部刺激、感染、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引起。其症状主要为阴囊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干燥、脱屑,有时会伴有轻度瘙痒,与阴囊湿疹相比,其瘙痒程度相对较轻,皮疹形态相对单一,边界相对较清晰,一般不会出现水疱、渗出等情况。3、治疗方法:在治疗方面,阴囊湿疹的治疗主要是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乳膏等,同时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阴囊部位的清洁干燥。阴囊皮炎的治疗则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补充维生素、避免局部刺激等,外用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以滋润、保护皮肤为主。对于阴囊部位出现的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导致病情加重。同时要注意保持阴囊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摩擦和热水烫洗,选择宽松、透气的内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真菌性皮肤病和皮肤湿疹是一样的病吗
真菌性皮肤病和皮肤湿疹并不是一样的病。二者在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正确区分这两种疾病,对于患者及时接受准确治疗、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病情康复至关重要。真菌性皮肤病顾名思义,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致病真菌有皮肤癣菌、念珠菌等。这些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当皮肤长期处于多汗、不透气状态时,就容易滋生真菌。比如足癣,多发生在脚部多汗、常穿不透气鞋袜的人群中,真菌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量繁殖,侵犯皮肤角质层,引发病变。而皮肤湿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较为复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内部因素包括遗传、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等,外部因素有食物过敏(如海鲜、牛奶等)、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化学物质等)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变化)等。患者往往因自身免疫系统对这些内外因素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引发皮肤湿疹。真菌性皮肤病症状具有一定特征。以体癣为例,初起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逐渐向周围扩展,形成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红斑,边缘常有丘疹、水疱,中央趋于消退,呈环状或多环状。股癣则好发于腹股沟、会阴等部位,同样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伴有瘙痒,且因该部位皮肤较为娇嫩,搔抓后易出现糜烂、渗液。皮肤湿疹的症状表现多样,急性期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密集丘疹、水疱,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瘙痒剧烈。亚急性期红肿、渗出减轻,以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则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瘙痒症状时轻时重,且湿疹的皮疹形态相对不规则,可泛发于身体各处。若怀疑患有真菌性皮肤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等检查。确诊后,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对于皮肤湿疹,首先要尽量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通过斑贴试验等明确过敏原。治疗上,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脸上湿疹过敏一直反反复复怎么办
脸上湿疹过敏一直反反复复,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建议患者定期复诊,观察湿疹恢复情况。1、一般治疗:日常护理对控制脸部湿疹过敏反复极为重要。保持脸部清洁,每天用温水轻柔洗脸,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面奶、肥皂等清洁产品,防止破坏皮肤屏障。洗脸后,及时使用温和、无刺激、具有保湿功效的护肤品,维持皮肤水分,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同时,避免搔抓脸部湿疹部位,搔抓不仅会加重皮肤损伤,还可能引发感染,使病情恶化。2、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是治疗脸部湿疹过敏的常用手段。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有效减轻湿疹引起的皮肤炎症、红肿、瘙痒等症状。对于脸部湿疹伴有明显瘙痒的情况,可外用炉甘石洗剂,能起到收敛、止痒的作用,缓解患者不适。若湿疹过敏症状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通过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减轻过敏反应,缓解瘙痒。药物治疗需遵医嘱进行。3、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治疗可用于脸部湿疹过敏。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能抑制皮肤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促进皮肤损伤修复。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皮肤对紫外线的耐受程度,调整照射剂量和时间。建议若脸部湿疹过敏反复不愈,应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及过敏原。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脸部皮肤渗出增多、发热等,应立即复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策略。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