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6种情况HBV处于高传染期

  在病毒性肝炎中,医学家对甲型、乙型肝炎的研究最为深入。甲型肝炎在潜伏末期和黄疸前期,粪便中已排出很多甲肝病毒,在潜伏末期至出现发热症状的10天内排出的病毒最多,是传染性最强的日子,出现黄疸后,排出的病毒开始减少,到黄疸出现后20天,不再排出病毒。黄疸的深浅,转氨酶的高低,与疾病的轻重程度成正比,而并不表明传染性的强与弱。

6情况HBV处于高传染期
 

  乙型肝炎起病比较隐匿,不少病人很可能在获知得了乙肝时,已属于慢性肝炎阶段。乙肝传染性的强弱取决于病毒是否仍在体内继续复制。如果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IgM的滴度、DNA聚合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几项化验呈阳性,表明有传染性,阳性的强与弱和传染性的强与弱成正比。

  对于预防甲肝来说,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不能以其他疾病来解释的发热、恶心、胃口大减,在未作肝功能化验之前,在家中不妨先作饮食、生活用具的隔离。以乙肝来说,如果患者出现乙肝病毒复制的化验指标,则家人应避免与之发生血源接触(如月经卫生巾应焚烧、性生活时需用避孕套),最好的办法则是注射乙肝疫苗。

  怎样判断乙肝传染性:

  乙肝的发病呈家族或单个散发,先天或出生时感染者,一般病毒携带往往呈慢性甚至终身携带,后天感染者的一般很少发生慢性乙肝。从这个角度看乙肝的传染性主要是针对家族成员以及血液,血制品,手术,外伤等情况而言。一般接触几乎不会导致HBV感染而引起慢性乙肝。绝大多数的正常人,接触HBV后,体内都有正常的免疫临视系统及处理系统,病毒侵入体内,可及时被发现并于以清除,这样一个过程,大多数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和完成。如果出现以下几情况,均可以为HBV处于高传染期。

  1,乙肝“两对半”(HBV五项指标)检查时出现大三阳的情况,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G)同时阳性,这是HBV经典组合模式。其中E抗原阳性是HBV复制的直接证据,这种情况出现,表示体内有HBV复制,传染性强。

  2,乙肝“两对半”检查,出现小三阳的情况即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时阳性。同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呈阳性,说明HBV有变异情况发生,虽然E抗原为阴性,但及HBV-DNA却为阳性,足以说明HBVAB处于复制状态传染强。

  3,乙肝“两对半”检查,出现表面抗原,核心抗体为阳性,甚至于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时,HBV-DNA检测仍为阳性,这依然反映HBV仍处于复制状态,传染性强。

  4,乙肝“两对半”检查,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但核心抗体的免疫球旦白M(抗HBCIGM)为阳性,也说明具有传染性。

  5,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部为阴性,但是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HBV-DNA或抗HBCIGM为阳性,也可说明HBV仍具传染性。

  6,如果血液HBV检查没有发现阳性指证,但及肝功持续异常,经肝组织活检,发现HBV E抗原或核心抗体为阳性,仍可说明乙肝有传染性,衡量乙肝是否传染的最重要指标是HBR-DNA和E抗原,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这两项呈阳性,就可认为,具有传染性。

(实习编辑:李杏)

2007-12-30 08:53:00浏览3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中风后头疼是怎么办
病人中风过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症状,头痛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有过中风经历,一旦出现头痛,往往会让人感到担忧。那么,中风后为什么会头痛呢?如果头痛发作,又该如何应对呢?【为什么中风后会头痛?】病人中风(也称为脑卒中)或大脑血流发生改变,都会导致大脑肿胀和脑部受损,进而引发头痛。如果是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更容易出现头痛症状。中风后的头痛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1、药物因素:服用过多止痛药可能会引发头痛。此外,服用治疗中风的药物,如具有稀释血液或降血压作用的药物,也可能导致头痛。2、紧张型头痛:紧张型头痛较为常见,会在头部两侧持续发作,一般这种头痛相对容易缓解。3、偏头痛:偏头痛发作时,病人会感到剧烈头痛,通常还伴有恶心和疲倦感。【中风后头痛该怎么办?】如果中风后出现头痛症状,应告知医生,让医生进一步判断头痛是由中风引起,还是由其他重大疾病导致,以便进行更准确的后续治疗。一般来说,不必过于担心头痛问题,因为医生会查明头痛原因,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头痛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a、使用止痛药:可帮助缓解疼痛和炎症。b、多休息:舒适地躺在床上,避免胡思乱想,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c、医生会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要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治疗。d、健康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e、戒除坏习惯:比如戒烟或避免过量饮酒。通常情况下,中风后出现的头痛大多能得到有效改善,所以不必过于担忧。尽早咨询医生,就能尽快缓解头痛症状。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中风(脑卒中)的危险性众所周知,患者需要立即接受照顾与复健。但是,您知道除了会导致死亡和瘫痪之外,中风还会对健康产生哪些影响吗?这篇文章将带您一同了解。【中风对健康的影响】1.瘫痪:瘫痪或肌肉无法运动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之一,通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会影响脸部、一只手、一条腿,或者整个半身。这种情况被称为偏瘫,又称半身不遂。受半身不遂困扰的患者,会发现穿衣、用餐或走路等日常活动变得困难,从而饱受煎熬。另外,如果伤及小脑,可能导致运动失调,出现走路、平衡和仪态方面的问题。2.知觉障碍:某些中风患者无法感知温度、疼痛或触碰,甚至无法辨别手上握着的物体。部分患者仍能感觉到疼痛、麻木、四肢无力,并且身体某些部位会出现感觉异常等状况。中风还可能影响控制排尿的能力,造成尿失禁,使患者无法意识到需要排尿,或者无法控制膀胱肌肉,进而引发便秘和无法控制肠道的情况。3.语言障碍:资料指出,四分之一的中风患者会经历语言障碍。这是因为中风伤害了脑部的语言中枢,从而影响了沟通能力。如果伤及大脑布洛卡区,会导致表达型失语症,患者可能无法在脑中将文字组成正确流畅的句子,难以用书写或口语表达想法;而如果伤及大脑韦尼克区,会导致听觉失语症(接受性失语症),患者可能无法理解书写的文字或别人所说的话。4.记忆力受损,思考能力变弱:中风可能损害脑部某些控制思考、记忆和学习的区域,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丧失和思考困难的情况,也可能丧失做决定、做计划、判断力、学习力、理解抽象概念,以及进行较复杂心理活动等能力。5.情绪问题:中风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害怕、伤心、生气,这些情绪是因中风而失去生理和心理功能的自然反应。然而,患者可能无法控制情绪,进而演变成抑郁症。抑郁症是中风所引起的情绪障碍中较为常见的,其症状和征兆包括体重暴增或暴减、疲劳、易怒或产生自杀念头,患者还可能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担。6.行为改变:中风可能导致行为改变,患者会变得不善于社交活动,不想与他人沟通,包括家人、朋友、同事或生活圈子里的任何人,并且家务和生活起居需要他人帮忙打理。同时,患者可能还会面临情感压力。中风会对脑部造成影响并引发各种病症。即使从中风中存活下来,患者仍然可能需要面对疼痛、麻木、虚弱、说话和饮食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预防、照顾和复健至关重要,不能马虎对待。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中风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中风过后的康复之路并不容易,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调养身体,恢复时间可能需要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具体因人而异。因此建议患者及亲友不妨参考以下内容,做好康复训练准备。【康复训练方案包含哪些?】中风会影响部分大脑,患者可能无法自行完成以前轻易就能做到的事情,因此必须寻求专业人士安排康复训练与照顾计划,帮助患者重新掌握生理功能,并学会一些已经丧失的技能,以此增强独立性、自信心和生活质量。●康复训练方案包括:1.强化动作技巧:包括能帮助患者强化肌肉与改善肌肉协调的运动,例如学习如何吞咽。2.不同范围的动作治疗:包括帮助减少肌肉痉挛和增加动作范围的运动,以及增强部分肌肉肌力的训练,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训练等。3.移动训练:帮助患者使用拐杖等辅具,这项训练能提升走路的顺畅度。4.电疗:用电来刺激肌肉,帮助肌肉恢复机能。5.大脑刺激:非侵入性刺激,帮助改善活动技能。6.沟通问题治疗:帮助患者改善听、说、写技巧。7.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处理情绪问题,改善心理健康。8.药物治疗:有时会用药物来治疗因中风引起的抑郁症或疼痛。【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在住院期间尽早开始,这样能有更多机会恢复失去的能力和技巧。不过医生会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在没有紧急病情时开始训练,并且关注、预防中风再次发生。【康复需要多久的时间?】康复所需时间,会依照中风的严重程度、相关的并发症、身体受影响的部位、治疗类型以及对治疗的反应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以很快康复,有些则需要花费好几年时间,甚至部分患者无法完全恢复。建议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询问有关康复的事宜,然而,要准确衡量康复时间是相当困难的。总结而言,不要让时间成为负担,这会使您感到压力和焦虑。记住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通过逐渐康复训练,患者会看到身体状况的好转,心理上的困难也会逐一得到调适。不妨多思考人生的意义,多期待康复后的人生规划,想想还有哪些梦想尚未完成。相信经历波折后的人生会愈挫愈勇,也可以借此多鼓励有同样遭遇的朋友。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中风后肌肉痉挛应该怎么办?怎么治疗
中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并不容易,有些患者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开始变得紧绷僵硬,无法像以前那样自如活动,这种情况被称为肌肉痉挛(肌张力增高、不自主肌肉过度收缩)。幸运的是,医疗康复团队可以凭借专业知识,帮助患者解决这一问题。【治疗肌肉痉挛的方法】1、运动:运动是治疗肌肉痉挛的重要手段。中风后,医生会建议患者与康复治疗师沟通,制定康复方案。例如,患者可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如缓慢地屈伸手腕、脚踝;进行肌力训练,使用弹力带等辅助工具增强肌肉力量;还可以进行平衡训练,在康复治疗师保护下练习站立平衡等。在某些情况下,康复治疗师还会建议采用冷敷和电疗的方式,促进肌肉更好地恢复。冷敷可以通过降低肌肉温度,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和肌肉兴奋性;电疗则是利用电流刺激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和放松,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和功能。2、辅助器具:可以使用支架使肌肉保持在正常位置,或是打石膏、使用小夹板固定,能够帮助拉长肌肉,防止肌肉短缩。使用支架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尺寸和肌肉痉挛部位进行精准适配,一般需要定期调整以确保效果和舒适度;打石膏或使用小夹板固定时,要注意观察皮肤状况,避免压迫过久导致皮肤破损,通常固定时间根据肌肉恢复情况而定,一般在几周到几个月不等。3、药物:药物在肌肉痉挛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以下几种肌肉松弛剂:a、巴氯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是临床上治疗肌肉痉挛常用的药物之一,可减少肌肉痉挛和紧张感,缓解疼痛,改善动作活动范围。副作用包括肌肉协调能力下降、出现幻觉、肌肉无力等。b、替扎尼定:通过抑制神经冲动,能减少肌肉痉挛,但效果持续时间较短。副作用有嗜睡、口干、低血压等。c、丹曲林:用于阻断引起肌肉收缩的信号。副作用包括乏力、恶心、呕吐、抑郁、腹泻等。d、其他:如地西泮或氯硝西泮类药物等。在很多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后要求患者联合使用几种药物。联合用药时,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此外,注射神经阻断剂对治疗肌肉痉挛也有帮助,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注射比口服药物更有效、更安全,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有两种常用于治疗肌肉痉挛的注射针剂,分别是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和苯酚:a、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通过阻断导致肌肉紧绷的神经信号传导发挥作用,可能需要多次注射,且效果并非永久。其副作用包括乏力、吞咽困难、注射部位疼痛等。b、苯酚:效果可能比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更持久,常见副作用有疼痛、灼热感、刺痛、肿胀等,但从安全性考虑,一般作为二线选择。4、外科手术: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肌肉痉挛,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手术时,如果上肢存在问题,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采用肌腱延长术等方式,对紧绷的手部屈肌或伸肌肌腱进行适当处理,以改善肌肉张力和关节活动度;如果患者行走困难,则会通过手术对大腿后侧肌群或小腿的屈肌进行松解或延长,调整肌肉力量平衡,改善步态。5、居家疗养:患者在家中也需要悉心照顾自己,以下是一些预防肌肉痉挛恶化的方法。a、不要穿太紧的衣服。b、避免压力过大。c、调整姿势,保持舒适的体位。d、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疲劳。e、调节室内温度,保持舒适的温度环境,避免过冷或过热。肌肉痉挛是中风后常见的症状,虽然会限制患者的活动,但通过康复治疗、药物治疗甚至外科手术,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活动能力。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