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重庆西南医院感染科王宇明教授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就像海底的火山、地震一样不易被发现,所以有些病人并没有经历明显的慢性乙肝的过程就突然变成肝硬化的状态,部分患者甚至到了失代偿期才发现。”当乙肝炎症出现时,会对肝细胞产生损害,人体在修复的过程中,纤维结缔组织取代了部分肝脏组织,如果肝细胞长期发生炎症坏死,就会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最终导致肝纤维化,继而出现肝硬化、肝癌。从这个意义上讲,肝炎、肝硬化、肝癌一脉相承。
病毒复制贯穿乙肝进展始终
病毒复制是导致疾病进展的根本原因。台湾做出一项长达13年的重要研究,该研究发现,乙肝病毒的复制不仅与慢性乙肝的进展有着紧密关系,而且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也直接相关。重庆西南医院感染科王宇明教授指出:“乙肝病毒是万恶之源,是肝硬化、肝癌发生的唯一主导因素,只要存在乙肝病毒的复制,就容易发生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反之,则不易发生。”
目前的抗病毒治疗,不管是干扰素还是口服的核苷(酸)类似物,都不能直接杀死乙肝病毒,但可以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使体内的病毒减少到不可测的程度。但是,一旦抗病毒治疗停止,大部分乙肝患者会出现复发,乙肝病毒会再次大量复制。肝脏反复经历 “治疗-停药-复发”这样的恶性循环,可能会加重肝硬化的进展,甚至发生肝癌。
抗病毒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
新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在慢性乙肝时期开始抗病毒,可有效降低肝硬化、肝细胞癌变的发生;对于早期肝硬化的患者,及时抗病毒可降低发生严重肝硬化的风险,甚至能逆转早期肝硬化;晚期肝硬化时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起到缓解病情、减少肝移植的的效果;对于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同样可降低死亡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命。王宇明教授强调:“过去在没有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病人一旦出现肝硬化失代偿的状况,5年内约80%以上的患者会发生死亡。相反,同样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死亡率还不到两成。抗病毒治疗通过遏制病毒复制,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以拉米夫定为例,肝硬化患者坚持抗病毒治疗3年,肝癌的发生减少了近一半,坚持治疗10年,部分早期肝硬化被完全逆转,摘掉了肝硬化的帽子。因此,抗病毒治疗在以上三个阶段都可以延缓疾病进展,使患者受益。
更多精彩,请点击:共抗乙肝
(责任编辑:谢晓)
武汉市普仁医院 感染/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中西医结合肝病科
主任医师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肝病科
主治医师
九江市中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脾胃肝病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章丘市明水汇泉路308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房县大西关泉水路23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白石桥路14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北省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清江路83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遂宁市遂州北路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人民东路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