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消除乙肝抗病毒治疗误区

  来自中国卫生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慢性乙肝病人约两千万。我国每年因慢性乙肝(包括肝硬化、肝癌)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915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25亿人的工资。

  近年来针对乙肝患者新推出的检查项目越来越多,有的患者一年要检测十多次。其实,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需要将这些指标检查一遍的,其中更有38%的患者轻信虚假广告所谓的“转阴”治疗,花费成千上万。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常见误区主要有:

  误把乙型肝炎标志物,俗称"两对半"阳性者当作乙型肝炎患者。携带者肝功正常,可以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过分追求澳抗阴转是误区

  对携带者来说,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只能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体内病毒复制水平。对携带者来说,HBeAg和HBsAg无致病性,并不能反映肝脏病变的程度。

  不要误信小广告的宣传,盲目就医。

  携带者机体对乙肝病毒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此时各种抗病毒治疗疗效不佳,不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可能还会引起不良反应。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于医学观察对象,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不主张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受了或正在接受这样或那样的治疗。实践证明,这种"集大成"式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严格按国家颁布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规范乙肝检查与治疗是避免过度、盲目治疗的最有效的办法。目前,全世界对乙肝都没有很满意的治疗方法,而一些非法医疗广告一般都鼓吹“大三阳”转“小三阳”,“小三阳”全部转阴。

  在现阶段,尚无一种治疗手段具有“治愈”或“根除”慢性乙肝的功效。据悉,当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的目标是,延缓肝炎进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根据医学界最新的观念,大小三阳不一定非治不可,只有那些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的患者才考虑治疗。

  (责任编辑:单文贤)

2011-08-29 04:44:00浏览10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治疗胆汁反流的中药方子
治疗胆汁反流的中药方子,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选择,多考虑是饮食不当、情志不畅等原因引起的,也不排除是肝胆湿热、胃阴不足、肝气犯胃等原因引起的,建议遵医嘱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 患者如果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从而引起胆汁反流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爬山等,可以增强体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情志不畅 若是长期情绪抑郁,可能会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从而引起胆汁反流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是指湿热邪气淤积在肝胆,疏泄功能失常,可能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口苦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茵陈五苓丸、龙胆泻肝丸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改善。 4、胃阴不足 若是长期饮食不节或用药不当,可能会导致胃阴不足,使胃失去阴液濡养,胆汁上泛,出现口苦、口干、咽干、胃脘疼痛、呃逆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熬夜。 5、肝气犯胃 肝气犯胃是指肝气不舒、横逆犯胃,可能与情志因素、病邪侵扰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脘疼痛、嗳气、呕吐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舒肝健胃丸、柴胡舒肝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改善。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