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得了慢性乙肝怎么科学治疗

  怎样才能做到科学、规范、合理的治疗,是广大患者非常关心的事情。笔者认为:

  1、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由于慢性乙肝是一慢性甚至是终身性疾病,在生命的过程中其病情往往要经历不断反复、发展甚至恶化等,是一慢性疾病过程长,因此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就显得非常重要,要克服悲观厌世的情绪,树立长期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念和勇气,尽量克服不良情绪给身体带来的伤害。

  2、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过度酗酒、劳累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适度运动。营养适中,防止营养过剩。避免任何对肝脏有不良刺激的食品、药物等。

  3、定期检查,动态了解病情变化: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病情发作与缓解交替进的疾病,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成为其发展的恶性三部曲,但在这过程中病情的演变是一个动态变化,因此定期检查,了解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尽量延缓或阻断恶性三部曲的发生或进展的速度,就显的非常重要。

  4、科学、规范、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慢性乙肝是一临床病情非常复杂的疾病,尤其在我国大多数患者系母婴垂直传播或幼年期感染,病程比较长。慢性乙肝的自然病程大致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期和再活动四个阶段。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免疫清除期的治疗是控制慢性乙肝发展最关键的阶段,而这个阶段最主要的表现为肝功能的反复异常、病毒复制活跃、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

  因此在治疗时,必须做到:

  ① 全面检查,了解病情,为制定方案和客观评价治疗反应提供依据;

  ② 明确HBeAg阳性或阴性的慢性乙肝;明确HBVDNA水平的高低;明确有变异株的发生

  ③ 根据肝脏代偿能力,积极抗病毒治疗。目前得到学者公认并且在临床上市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有干扰素,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地卡伟、替比夫定等两类药物,由于这两类药物作用的靶位点不同,机理有别,在作为一线抗病毒药物使用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单独、联合、序贯等方法,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④发挥中医药整体优势: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主要采用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多种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和临床具体症状表现,分别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健疏肝理气、养阴柔肝、滋补肝肾、软坚结、化痰通络等多种方法。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上述中药对慢性乙肝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具体表现为:可抑制病毒活性,降低病毒载量;可改善肝脏组织的微循环,有促进肝细胞的免疫损伤修复作用;减轻胶原物质在肝脏中沉积,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减轻肝细胞炎症、变性、坏死,有保护肝细胞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促进病毒清除能力的作用;有清除内毒素对肝脏的损伤,恢复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作用;与西药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有起到增加疗效,降低毒副、减少病毒变异的发生广泛的作用。

  只要经过科学、规范、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数慢性乙肝患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或延缓病程进展,甚至少数患者可望得到缓解,同时也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因此广大慢性乙肝患者应该充满信心。

相关阅读推荐:

  抗病毒不能序贯治疗是什么意思?

  如何判断口服抗病毒治疗效果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单文贤 实习编辑:柯宗兴)

2011-08-01 05:42:00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口炎清颗粒是开水冲服吗
口炎清颗粒通常是通过开水冲服的方式服用。正确的冲服方式对于药物发挥最佳疗效、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口炎清颗粒由天冬、麦冬、玄参、山银花、甘草等多种中药材经现代工艺制成。这些中药成分在开水的高温作用下,能够加速崩解与溶解。例如,其中的多糖类、苷类等有效成分,在开水冲泡时,能更快速地从药物颗粒中脱离,均匀分散于水中,形成易于人体吸收的溶液状态。相比其他温度的水,开水能最大程度促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释放,从而为后续被胃肠道吸收、发挥药效奠定良好基础。若冲服水温过低,药物可能无法充分溶解,部分有效成分难以释放,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发挥。从药物稳定性来看,开水冲服能保证口炎清颗粒在溶解过程中,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该颗粒剂中的成分在适宜的温度(开水温度)下,相互之间的化学反应能够有序进行,不会因温度过低导致溶解不充分。此外,开水本身经过煮沸消毒,可减少因水质问题引入细菌、微生物等杂质,降低在冲服过程中药物被污染的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用药。若采用未经煮沸的生水冲服,生水中的微生物可能与药物成分发生不良作用,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在服用口炎清颗粒时,务必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适量开水冲服。一般加入150-200毫升的开水,搅拌均匀,待水温适宜后(一般冷却至40℃-50℃)服用,避免烫伤口腔及食管黏膜。若在用药期间,口腔炎、咽炎等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重新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