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乙肝抗病毒治疗 吃药须讲究

王豪 肝病研究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专家指出,乙肝患者要长期服药,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化验指标。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其基本治疗目标是清除或永久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降低致病性和传染性,消除或减轻肝脏的炎症和坏死。

  但何时停药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部分乙型肝炎患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和肝病科副主任王豪教授指出,慢性乙肝患者服药确实很有讲究,不能随意停用,一定要听从医嘱。

  吃药不能清除病毒?

  很多慢性乙肝患者会为此而感到心情焦虑,其实大可不必。王豪教授说,人们都明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需要终身服药,其实乙肝也是这样,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乙肝不像肺炎、肠炎那样,经过治疗后细菌很快能被清除。所以,乙肝患者应当树立这样观念,即治疗慢性乙肝不能速战速决,必须打持久战,必须坚持长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利用自身免疫力逐渐清除病毒,以达到进一步控制乙肝病毒活跃复制的目的。就拉米夫定来说,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药物见效后还要至少坚持半年

  王豪教授说,虽然乙肝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当病情控制到一定程度时,是可以考虑停药。

  据王豪教授介绍,目前比较公认的停药标准是,治疗前乙肝病毒DNA阳性,e抗原阳性,转氨酶升高1倍以上,治疗后乙肝病毒DNA转阴,e抗原阳性转为e抗体阳性,即所谓的“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转氨酶恢复正常,肝功能正常,症状基本消失。但王豪教授强调,即使乙肝患者在检测中达到上述指标,仍不能立刻停药,应该继续服用半年以上,维持这种效果,一定等到病情稳定后,方可停药。

  王豪教授指出,“停药反跳”的问题在所有的乙肝类药物中都存在。医生在给乙肝患者停药之前,应该先告知可能发生的“反跳”,并叮嘱患者在乙肝复发之后要及时治疗。不论有没有复发,定期检查都是必需的。王豪教授强调,在刚停药阶段,一般应每个月都到医院检查一次,三个月后可改为两三个月复查一次,但最长不应超过三个月。

  擅自停药后果严重

  在采访过程中,王豪教授还多次强调:“乙肝患者一定不要擅自停药,不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凡是按照医嘱要求停药的患者,则很少会出问题。

  不少乙肝患者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觉得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了,又觉得买药得花很多钱,于是擅做主张就把药给停了,殊不知因为这不恰当的停药会导致其病情加重,或突然恶化。

  王豪教授说,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在服药期间,乙肝患者也应定期做检查,一般每3个月做一次为宜。

(实习编缉:李杏)

2007-11-16 08:18:00浏览12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付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乙肝和丙肝有哪些区别
乙肝一般是指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一般是指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原学不同、主要传播途径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及预后不同、母婴阻断不同等。 1、病原学不同 丙型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为RNA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为DNA病毒。 2、主要传播途径不同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是注射、针刺、有创检查未彻底消毒,而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主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 3、临床表现不同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多表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病情较轻,多数患者可转为慢性。急性乙型肝炎多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病情偏重。 4、治疗及预后不同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程很短,一般12周,可治愈。而乙型病毒性肝炎需长期用药治疗。 5、母婴阻断不同 丙型病毒性肝炎无母婴阻断措施,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者母亲妊娠期间部分需要抗病毒治疗,分娩后婴儿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型肝炎疫苗实现母婴阻断。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在饮食上可以吃清淡的食物,如小米粥、米汤等,也可以吃水果和蔬菜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猕猴桃、白菜等,提高身体中的抵抗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