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西医疗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乙肝 > 乙肝西医疗法

治疗慢性乙肝 新方法更有效

举报/反馈
2010-12-08 00:41:0039健康网社区

  在第61届美国肝病研究会年会上,关于慢性乙肝治疗方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王江滨教授所作的关于“慢性乙肝干扰素RGT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疗效”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现状:治疗慢乙肝——打干扰素或吃核苷类药

  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母婴传播,许多慢性乙肝病人从婴幼儿时期就感染了病毒,感染时间比较长,病情迁延反复,治疗时间长且治疗史比较复杂,并可能已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从而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

  据专家介绍,目前慢乙肝有两大类治疗方案,即核苷类药物抑制病毒和干扰素治疗激发宿主免疫从而控制病毒。对病情复杂的病人,也可根据病情的变化合理组合搭配,优选出适合病人的方案。

  这两大类治疗方案最大的不同是:干扰素是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机制,相对治疗的HBeAg转换率高,并且在HBeAg转换的基础上部分人有望实现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而核苷类药物主要是抑制病毒复制,需要长期服用,有耐药风险,HBeAg转换率相对较低,极少发生表面抗原转换。

  一般的用药原则是,病人的病情合适的话,可首选干扰素;若已有肝功能失代偿或合并其它疾病(比如肿瘤),则选择核苷类药物,以达到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从而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肝纤维化,从而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但采用核苷类药物抑制病毒,最快6个月左右病人就会出现耐药。一旦出现核苷类药物耐药,需要联合或换用其他药物。用药时间长而耐药发生率较高,导致不少病人因经济原因无法支付而放弃。

  新思路:免疫引起的病让免疫控制解决

  从发病机制来看,慢性乙肝是免疫介导的疾病,当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并在清除病毒过程中造成免疫损伤时即发展为慢性乙肝。如何调动机体有效的免疫力对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使乙肝病毒被清除,并能在停药的基础上仍然能维持疗效?这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

  “实现持久免疫控制对慢性乙肝患者来说意味可免于可能的终生治疗并预示良好的预后,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且有望在此基础上获得表面抗原的清除。”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解释道。

  干扰素的双重机制是在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可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使患者在停药后机体仍能维持疗效,从而获得真正的持久免疫控制。研究数据显示:对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2a治疗48周后随访半年可获得HBeAg血清转换的比率为32%,部分研究中心的病例随访1年升HBeAg血清转换可增加到42%;对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时HBV DNA的应答率(低于检测下限)为43%。

  新方案:干扰素打持久战或“两招”联用

  陈新月教授和王江滨教授在肝病会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在慢性乙肝干扰素治疗中,实施RGT方案可优化治疗效果,能帮助更多的患者获得持久的免疫控制,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甚至是表面抗原转阴。RGT治疗方案即Response Guided Therapy,是指在慢性乙肝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应答情况来指导治疗,可以选择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或延长干扰素治疗疗程等优化措施。该研究指出:聚乙二醇干扰素a-2a联合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患者至48周时,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50%和43%,延长联合疗程至96周,两组患者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提升至75%和74%,两组的96周表面抗原转换率分别为30%和24%。

(实习编辑:杜念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