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大三阳的生育、生理及生活

  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生育时有可能将病毒传给其子女,而且感染率很高,可达30%~90%,尤其是“大三阳”女性,如不加预防,其子女感染率可在90%以上,所以在怀孕生育时应尽量降低母亲体内的病毒的数量,降低她们的传染性,减少对婴儿的威胁。

  乙肝患者能否结婚生育?

  我国是乙肝大国,发病率很高,但乙肝患者一样可以结婚生育。建议患者在结婚之前应告诉对方,以让他在婚前做好预防准备,避免感染上乙肝病毒。因为乙肝病毒虽然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但也可通过性交等亲密接触传播,所以结婚前,健康一方应先注射乙肝疫苗,待自身产生抗体后,方可结婚。

  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生育时有可能将病毒传给其子女,而且感染率很高,可达30%~90%,尤其是“大三阳”女性,如不加预防,其子女感染率可在90%以上,所以在怀孕生育时应尽量降低母亲体内的病毒的数量,降低她们的传染性,减少对婴儿的威胁。通过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并给新生儿注射疫苗等,以达到阻断母婴传播的目的,还是有可能做到的,具体方法是:

  ①HBsAg阳性,HBeAg阴性母亲,对子女的传染性相对较弱,所以一般给新生儿常规的乙肝疫苗注射即可。

  ②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母亲传染性强,单纯疫苗注射常常不能奏效,所以应采取双重阻断,即在给予新生儿乙肝疫苗注射的同时,注射高效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这种方法可明显提高阻断率,因为HBIG可以杀死在分娩时已经进入新生儿体内的病毒。

  ③降低母亲的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在HBsAg阳性的女性怀孕前给予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病毒含量,或在怀孕后期、分娩前2~4周,给予适当的抗病毒药,以降低病毒含量,可降低分娩时对新生儿的感染率,从而达到母婴阻断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母婴阻断措施并不能阻断所有的母婴传播,因为还存在宫内感染和个体差异。

  对于HBsAg阳性的母亲不提倡母乳喂养,因为其乳汁中含有乙肝病毒颗粒,对婴儿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且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抵抗力差,受到病毒感染时,常常不能有效地识别和清除病毒,而导致感染的慢性化。

  乙肝大三阳患者能过性生活吗?

  性生活是夫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乙肝大三阳患者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禁欲,那是不对的。但是,毕竟有病在身,夫妻性生活要有节制,双方都应理解和遵守。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慢性活动性乙肝、活动性肝硬化患者,都应暂时避免房事。如此时放纵性生活,可以引起肝病复发或加重。乙肝病毒携带者、轻度的慢性乙肝、静止期的肝硬化患者可以进行房事,但应控制频度。在肝功能波动期间,血清转氨酶、胆红素上升,应该停止夫妻生活。乙肝患者进行性生活要掌握适度原则,其原则以同床后第二天无疲乏感作为标准。如房事后第二天感到疲倦、腰酸乏力食欲不振,即提示性生活过度,应自觉纠正,延长间距或暂停性生活。对于乙肝患者的配偶,防护措施一定要到位,乙肝患者的配偶一定要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双重免疫接种,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一般来说,配偶一方如没有进行上述保护措施,则必须使用避孕套等防护工具才可进行性生活。因为乙肝患者的精液、血液或阴道分泌物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以借性生活相互传染,感染率达10%—15%。

  大三阳患者该如何找工作?如何工作?

  大三阳找工作是受很大影响的,因为大三阳患者的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是有碍于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疾病,所以,乙肝大三阳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不得从事理发美容业、公共浴室业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如果肝功异常时更是影响找工作。只可以找对体力支出要求较低的工作岗位,脑力劳动最好。因为大三阳的人对体力要求不能太累,主要靠休养、营养,是富贵病。

(实习编辑:李杏)

2010-09-17 05:14:0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孙海涛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补肾壮阳的中药吃了会流鼻血吗
补肾壮阳的中药吃了可能会流鼻血,可能是补肾壮阳的中药导致上火从而引起流鼻血,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肺经风热、肝火等。1、上火补肾壮阳的中药一般都是具有温热性质的,如果患者长期或者大量服用补肾壮阳的药物,就会导致身体出现上火的症状,表现为口干舌燥、流鼻血、咽喉肿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多吃一些降火的食物,比如苦瓜、黄瓜、西红柿等。2、肺经风热肺经风热是指风热之邪侵袭肺经引起的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点滴的鼻血,血色较为鲜红,还可能会伴随出现鼻腔干燥、灼热感等情况。患者可以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3、肝火肝火是指肝经火胜,犯及肝经所表现出来的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失眠多梦、面红目赤等症状,肝火旺盛的患者如果服用补肾壮阳的药物,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流鼻血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多吃一些清肝泻火的食物,比如苦瓜、菊花、金银花等。除以上原因外,也可能是由于心火炽盛、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原因所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补肾壮阳提高性功能的中药有哪些
补肾壮阳、提高性功能是中医治疗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鹿茸、淫羊藿、巴戟天、锁阳、肉苁蓉等中药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但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 1.鹿茸 鹿茸具有温补肾阳、益精血的功效,对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精神萎靡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可研末后冲服,也可入丸剂或泡酒服用。服用时应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阴虚火旺者禁用。 2.淫羊藿 淫羊藿能温补命门之火,适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遗精早泄、阳痿不举等症。其还能够祛风除湿,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挛急等病症。本品可煎汤内服或泡酒,使用淫羊藿需注意个体差异,不宜过量或长期连续使用;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3.巴戟天 巴戟天可补肾助阳,用于肾阳亏虚所致的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症。此外,它还有强健筋骨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通常可煎汤内服,服用巴戟天时应注意适量,不可过量;阴虚火旺者忌服。 4.锁阳 锁阳具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阳痿早泄、大便秘结等症状。本品宜入煎剂,也可煲汤,脾胃虚弱者慎用。 5.肉苁蓉 肉苁蓉可以补肾阳、益精血,对于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该药可入煎剂,也可煮粥食用,阴虚火旺者禁用。 以上几种中药均属于滋补类药物,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还要适当锻炼身体,如跑步、游泳等,每周3-5次,有利于身体健康。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补肾的中药有哪些
女性补肾的中药一般有枸杞、肉苁蓉或者是何首乌等,中药的服用必须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1、枸杞枸杞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腰酸、四肢发冷、胃寒性功能减退等。如果患者是阴虚体质或者是实热体质,过多食用枸杞会导致出现流鼻血、大便干结或者是喉咙肿痛等症状。同时枸杞滋腻性比较强,如果是脾胃虚弱的人群不建议服用枸杞,否则可能会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形或者是腹痛等不良反应。2、肉苁蓉肉苁蓉是一味中药,具有温阳补肾、润肠通便和理气止血等作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等。腹泻便溏者需要禁止食用肉苁蓉,而对于阴虚火旺、胃肠实热而大便干结者,也需禁止食用肉苁蓉。3、何首乌何首乌味苦、甘、涩,性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祛风等功效,临床上适用于肾阴亏损、发须早白、腰膝软弱等。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以免导致症状加重,还需避免过多食用何首乌。此外,补肾的中药还有人参、五味子等,在生活中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寒凉的食物,例如绿豆、西瓜等,以免导致肾虚的症状加重,还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喝中药补肾,好转的现象有哪些
喝补肾中药好转的现象,主要包括精神状态良好、腰膝酸软症状减轻、性功能逐渐恢复、睡眠质量提升、食欲好转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精神状态良好如果患者存在肾虚的情况,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疲劳乏力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补肾的药物进行治疗,通常能够达到改善肾虚的效果。此时患者的精神状态一般较好,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2、腰膝酸软症状减轻如果患者的肾虚程度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肢体无力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性功能减退。患者遵医嘱喝补肾中药后,一般能够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症状,同时也能够改善性功能障碍。3、性功能逐渐恢复肾虚可能跟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有关,也有可能是肾脏的功能受到损伤导致的,患者会出现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喝补肾中药后,肾虚引起的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症状通常能够逐渐恢复,性功能也会逐渐恢复正常。4、睡眠质量提升肾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导致精神不振,在医生的指导下,喝补肾中药后,能够改善睡眠质量,也能够使睡眠更加充足。5、食欲好转肾虚的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而中药的味道较为苦涩,此时患者适量喝中药,可以促进患者的食欲,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患者在喝补肾中药时,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在服用补肾中药后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