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底,国家药监局(SFDA)一份通告,在数以百万计的乙肝患者中激起不安:他们服用的乙肝抗
病毒药物—替比夫定(商品名:素比伏)和拉米夫定,可能引起罕见的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症,而这
种疾病,严重的话会导致急性肾衰竭或多种脏器功能衰竭,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相比拉米夫定,替比
夫定的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相对高一些,所以更为人所担心。
相比这份迟来的警示通告,是三起有迹可循的死亡病例:2008年12月,年仅18岁的安徽青年李力立,在
服用替比夫定10个多月后,发生横纹肌溶解症而死亡,引发了一场长达1年多的官司;而在李力立之前,
浙江省就已有两人,服用替比夫定后出现横纹肌溶解而死亡。
他们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而国家药监局这份通告,却让不少乙肝患者心生恐慌:替比夫定与横纹肌溶
解症之间,有怎样的关联?这药还能安全使用吗?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副主编蔡东,接到许多网民的咨询。在她看来,这并不
意味着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的安全性存在问题。
“替比夫定确实是有不良反应,它就像个淘气的孩子。但只要医生看紧一点儿,它就不会出这个问题了
。”蔡东说,“我们参加研究的医生会督促病人,发现问题会及时处理。所以这个药在我手里头用,它
就很安全,但不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医生或者遇到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它就变得不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