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疗乙肝 去邪、扶正双管齐下

  北京解放军302医院肝病科主任张鸿飞教授指出,治疗慢性乙肝不但要有效抑制病毒,还要改善患者的免疫调节功能,从而在有限的治疗时间内,使病情获得长期、稳定的改善。对e抗原阳性患者而言,免疫功能改善的标志就是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因此,治疗过程中还应加强e抗原的监测。

  中国是全世界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3.5亿至4亿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超过1/3的人在中国,约有9300万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约有2~3千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目前,中国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肝脏损害和肝癌。

  治疗乙肝:抗病毒与调节免疫需双管齐下

  慢性乙肝的进程就是乙肝病毒与人体免疫系统较量的过程。北京解放军302医院肝病科主任张鸿飞教授形象地指出,治疗乙肝需要双管齐下,通俗地讲就是,一方面要“去邪”,即抗病毒治疗,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另一方面要“扶正”,即通过免疫调节改善机体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而近年来,免疫调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广大医生认识到,要在抗病毒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争取改善病人的免疫力。

  通过有限疗程停药,先要实现双达标

  “有限疗程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帮助患者实现停药,而且停药后病毒仍旧受到持续抑制、病情不会反复。” 张鸿飞教授指出,“如果选择了正确的治疗方法,接受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病人完全不必终身服药。”

  要想最终实现停药,免疫功能的恢复是前提。张鸿飞教授指出,因此要想实现有限疗程,抗病毒药物不仅要能有效抑制病毒,还要具有免疫调节的效果,“既能去邪,又能扶正”。具体到e抗原阳性患者,要想知道治疗是否有效,需要查两个指标,即乙肝病毒DNA和e抗原,前者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是否活跃,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DNA表明病毒复制已被较好地抑制,后者目前被许多临床医生视为免疫功能的“风向标”,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e抗原消失,出现e抗体)是e抗原阳性病人免疫力恢复的重要标志。“只有乙肝病毒DNA呈阴性,随后实现了e抗原血清学转换,我们的治疗才算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这个治疗目标,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双达标’,‘双达标’是实现有限疗程的前提。”

  为此,根据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应该选择既能强效抑制病毒、又能提高e抗原转换率的药物进行治疗。临床试验显示,在乙肝病毒 DNA抑制率方面,核苷(酸)类似物高于干扰素,其中以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较高。在e抗原血清学转换方面,则干扰素更有优势,而核苷(酸)类似物中只有替比夫定在e抗原转换方面的表现与干扰素接近。APASL 2010年发布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替比夫定治疗4年,患者累计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为54%;而对于接受替比夫定治疗24周时乙肝病毒 DNA检测不到的患者,4年的累计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更可高达66%,所以对于实现有限疗程的治疗策略而言,替比夫定是目前最有优势的药物。

  e抗原监测更重要

  除了选择适当的药物之外,治疗效果的保证还需要密切监测临床指标。通过定期监测,可以评估及预测疗效、并及时识别不良反应。张鸿飞介绍道,治疗24周监测乙肝病毒DNA的意义已得到广大医生的认可,本届大会上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显示,监测e抗原水平比监测DNA更有价值。大会发布了在替比夫定治疗期间e抗原水平的持续下降,且基线和24周e抗原水平可以预测1年的疗效的报告,此研究将为医生在临床上预测患者远期疗效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未来将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实习编辑:李杏)

2010-05-20 05:30:00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胰岛素峰值延迟是胰岛素抵抗吗
胰岛素峰值延迟可能是胰岛素抵抗,也可能不是胰岛素抵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1、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峰值延迟是指患者胰岛素的降糖效果降低,导致血糖升高的情况。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同时伴有胰岛素峰值延迟,则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因为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胰岛素降糖效果下降。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阿卡波糖等药物进行治疗。2、不是胰岛素抵抗如果患者未患有糖尿病,且体内其他指标正常,只是出现胰岛素峰值延迟,则可能不是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可能是患者近期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高血糖等因素导致的,建议患者可以调整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蛋糕等。同时,患者也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导致该症状的出现,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或者是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后,胰岛素峰值延迟的情况会得到改善。建议患者平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行等,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同时,患者也要注意监测血糖,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胰岛素抵抗在中医里属于什么情况
胰岛素抵抗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通常情况下,胰岛素抵抗在中医里属于脾虚、气虚、肾虚、痰湿、湿热等情况。1、脾虚脾虚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不能将血液中的葡萄糖等物质转化为能量,从而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患者会出现口干、口渴、消瘦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2、气虚气虚是由于元气不足,导致身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等药物进行治疗。3、肾虚肾虚是由于肾脏的精气不足,导致身体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患者会出现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头晕耳鸣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4、痰湿痰湿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体内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患者会出现咳嗽痰多、舌苔白腻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二陈丸、六君子丸等药物进行治疗。5、湿热湿热是指湿热蕴结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患者会出现身体困倦、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