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慢性乙型肝炎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全球的健康难题。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目前国内外《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均认为慢性乙肝治疗的长期目标是:预防肝功能失代偿;减少和预防肝硬化和/或肝细胞癌的发生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短期目标是“双达标”,即一方面尽可能将乙肝病毒DNA抑制 到检测不到的水平、一方面及早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
迄今为止,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正式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核苷(酸)类似物有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其中,替比夫定不但在“双达标”方面更胜一筹,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上述四种药物中唯一的妊娠B级药物。
除了在“双达标”方面有良好表现之外,替比夫定在安全性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替比夫定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显示替比夫定无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
在核苷(酸)类似物中,只有替比夫定被美国FDA列为妊娠B类药物,而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等药物均属于妊娠C级。在2008年最新的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中明确指出“若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妇女发生怀孕,可继续使用妊娠B类药物”。
临床上的应用经验证明,替比夫定是一种安全 的药物。GLOBE研究显示,替比夫定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拉米夫定组相似。发生率在5%以上的不良事件为上呼吸道感染、头痛、疲劳、鼻咽炎、血磷酸激酶(CK)升高、上腹痛、腹泻、恶心和头晕等。治疗52周时替比夫定组发生3—4级ALT升高的比率为4%,拉米夫定组为8%。3—4级CK升高的发生率,替比夫定治疗组为9%,拉米夫定治疗组为3%。而且绝大多数CK升高的患者无症状,在继续治疗的下一次随访时通常可明显降低。
CK升高是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慢乙肝中的普遍现象,不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替比夫定都有CK升高的报道。
关于CK升高的意义有待进一步讨论。 总而言之,替比夫定作为一种新型的核糖类抗病毒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均证实了它良好的安全性,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少,显示出相当的优势。
(实习编辑:李杏)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
主任医师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二医院 肝病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抚顺路60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169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广州市东山区越秀南路124号(即越秀南车站附近)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宜都市陆城清江大道25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东省东营市城东南一路317号
二级甲等 其他卫生事业机构 公立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镇三街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