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定期检查防大小三阳变脸

  乙肝经常会出现两次结果不一样的情况。半年前刚查过是“大三阳”,可最近再查可能就会是“小三阳”是病毒情好转了,还是其它原因。其实乙肝病毒是会“蒙人”的。它不仅会像特务那样悄悄地“潜伏”到人体内,让人不易察觉;还能在乙肝的检测指标上变点儿“花样”,“造”点儿“假”,来个“假小三阳”,使人们对它失去警惕性。

  “大三阳”和“小三阳”

  在故事开始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大三阳”和“小三阳”。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的重要指标是乙肝两对半:HBsAg和抗-HBs是第一对,HBeAg和抗-HBe是第二对,由于HBcAg在血中不易检测出来,所以只剩下了抗-HBc半对。在这五项指标中,如果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指标为阳性,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大三阳”感染者;如果HBsAg、抗-HBe和抗-HBc三项指标为阳性,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小三阳”感染者。一般来说,e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因此,乙肝“大三阳”感染者的体内有活动性病毒复制,病毒基因(DNA)的检测为阳性,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而乙肝“小三阳”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病毒复制较少,DNA检测为阴性,肝功能多为正常。

  “小三阳”也有“假的”

  丁女士是一位乙肝感染者,十几年前发现“澳抗”阳性,单位检查身体时,转氨酶总是偏高。因为丁女士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是“小三阳”,而且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故未加以注意。十几年过去了。近两个月来,丁女士总觉得肚子发胀,腿发沉,吃饭也不如以前香了。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的肝炎已经发展成了肝硬化,肝功能不正常,还有了少量的腹水。医生立即给丁女士办了住院手续,让她住进了医院。经过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最后,医生又为她进行了抗病毒治疗。经过治疗,丁女士恢复了健康。

  乙肝病毒“学”会了“蒙人”

  丁女士想不通:“不是说‘小三阳’比‘大三阳’好吗?我怎么会得了肝硬化呢?”医生告诉她:“你的‘小三阳’是‘假’的,因为你的乙肝病毒复制指标DNA的滴度很高,转氨酶也不正常,说明体内的病毒在复制,并有肝损害存在。”丁女士只知道名着《西游记》中有真假孙悟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有真假古兰丹姆,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乙肝“小三阳”也有“假”的。难道乙肝病毒也“学”会了“蒙人”,来了个真假“小三阳”?

  乙肝病毒就是会“蒙人”。它不仅会像特务那样悄悄地“潜伏”到人体内,让人不易察觉;还能在乙肝的检测指标上变点儿“花样”,“造”点儿“假”,来个“假小三阳”,使人们对它失去警惕性。

  “假小三阳”的实质是病毒变异这种“假小三阳”是一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这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感染在欧洲地中海地区和亚洲地区多见,其流行率占慢性乙型肝炎的40%~80%。这种变异病毒在复制时不产生e抗原,因此常表现为e抗原阴性,而e抗体阳性。这种情况常被人误认为是病毒静止状态而忽略了它的监测和治疗。但病毒并不“老实”,它在体内一直处于复制状态,患者常伴有持续性或间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导致病情不断进展。这种状态的病毒使用干扰素治疗的疗效往往不佳,而且容易产生耐药。其实,要想鉴别真假“小三阳”并不难。如果是“小三阳”感染者,在发现肝功能异常时,只要检测一下血清的乙肝DNA水平就可以知道。如果乙肝DNA阳性,就很可能是这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感染。需要定期复查,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有些情况需要与“假小三阳”鉴别“小三阳”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出现肝功能异常除了感染了前C区变异病毒这个原因外,还有以下几种原因,应注意鉴别。

  第一种原因是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这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病毒改变了肝细胞膜的一些成分,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肝细胞发动了攻击,造成肝损伤。这种情况多见于女性患者,可以通过检测自身抗体来确诊。

  第二种原因是可能重叠感染了其它肝炎病毒。有一位e抗原阴性的乙肝患者,肝功能反复异常,但DNA是阴性。由于久治不愈,医生为他检测了丙型肝炎抗体,结果为阳性,确诊为乙型肝炎重叠丙肝病毒感染。经干扰素治疗后肝功能恢复了正常。另外,乙肝患者还容易重叠感染丁肝病毒。这种情况可以检测一下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的指标来确定。

  第三种原因是肝炎病毒以外的原因。如长期饮酒,合并有脂肪肝或使用一些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等等。

  总之,乙肝“小三阳”感染者不要麻痹大意,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发现异常后要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找到原因就好治病。

(实习编辑:李杏)

2010-02-04 06:05:0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心脾两虚吃归脾丸上火怎么办
心脾两虚吃归脾丸上火,可以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治疗。1、一般治疗归脾丸属于一种中成药,是由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作用,通常用于改善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多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服用归脾丸后出现上火症状,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停止用药,并密切关注身体情况。同时,患者应多喝温水,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2、物理治疗如果服用归脾丸后出现上火症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可以选择心俞穴、脾俞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有利于改善上火引起的不适症状。3、药物治疗如果上火症状比较严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针灸、按摩、刮痧等方式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服用归脾丸时,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服用。用药期间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治疗。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脾胃虚弱、上火吃什么中成药
通常情况下,脾胃虚弱、上火可以吃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人参健脾丸、黄连清胃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盲目服用。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主要是由茯苓、莲子肉、薏苡仁等多种中药材组成,具有补脾胃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便溏等症状。2.香砂养胃丸:该药物主要成分有木香、陈皮、半夏曲以及党参等中药制成,具有温中和胃的作用,对于改善脾胃虚寒所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者是腹胀腹泻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3.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是一种中成药制剂,药品类型为扶正剂,通常是由干姜、甘草、大枣以及制附子等药材组成的,具有温阳祛湿、益气健脾的功效与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脾胃虚寒所致脘腹冷痛、手足不温等症状。4.人参健脾丸:人参健脾丸属于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人参、麸炒枳实、山楂、六神曲、炙黄芪、当归、酸枣仁等,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饮食不化、嗳腐吞酸、消化不良等症状。5.黄连清胃丸:黄连清胃丸的主要成分是人工牛黄、栀子、玄参、地黄、牡丹皮、黄芩、石膏、冰片等,能够起到清热解毒、凉血降火的功效,一般用于治疗心烦口渴、牙龈肿痛、咽喉疼痛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擅自服药或增减剂量,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如果脾胃虚弱上火严重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辨证下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又容易上火怎么调理
脾胃虚寒又容易上火一般可以通过规律饮食、适当运动、生活护理、药物治疗、艾灸疗法调理。1、规律饮食脾胃虚寒又容易上火可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原因所引起,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需要避免食用寒凉、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烧烤等。这样对脾胃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还可以预防上火。2、适当运动如果患者平时缺乏运动,导致抵抗力低下,则会产生脾胃虚寒又容易上火的情况。患者需要在平时适当地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做一些如打太极、慢跑等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血液的循环,可以使脾胃功能逐渐恢复且增强。3、生活护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着凉受风。还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阴暗、潮湿的环境对恢复造成影响。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不适症状。4、药物治疗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一些健脾养胃的药物进行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以及山楂丸等药物,容易上火的患者可以吃牛黄解毒丸、三黄片和黄连上清丸等药物降火。5、艾灸疗法若通过以上方式无法得到有效改善,患者可以到正规医院接受中医艾灸的方式进行处理,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也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除以上方法外,也可以通过艾叶泡脚来调理,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更快地将体内的虚火和寒气排出体外。建议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避免吃得过饱,尽量少食多餐,以免加重病情。平时还应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不良情绪,以免影响疾病的恢复。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中医为什么说吃鱼是上火的
大部分鱼肉都会生热,鱼肉属于温性食物,在中医角度上分析,对于阴虚内热之人食用鱼肉都会引起上火的症状出现,一般建议阴虚内热的人不要食用。容易引起上火的鱼有带鱼、鲢鱼、鳝鱼等,这些鱼吃多了容易出现上火的现象。 1、带鱼 带鱼是温性食物,过多食用容易引起上火。出现上火的症状后,可以通过口服清热、解毒、凉血的药物进行改善,如穿心莲片、牛黄解毒片等。还应做到忌辛辣刺激、海鲜、烧烤类食物,饮食清淡。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青菜水果,比如苹果,香蕉等进行调节,并且应当注意多喝水。 2、鲢鱼 鲢鱼味甘,性温。能补脾益气,暖胃,过多食用会上火。鲢鱼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白,既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改善疗效。吃鲢鱼上火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花椒、大蒜等,并且注意清淡饮食,多样化膳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有效地减少上火的症状,临床上火一般表现为口腔溃疡,口角炎等,常用的药物有蒲地蓝、金银花、甘草等。 3、鳝鱼 虽然黄鳝营养丰富,具有保护视力的作用,但鳝鱼性温,吃多也容易上火。若本身上火的人,不宜吃黄鳝,黄鳝是一种偏燥的食物,上火的人吃了之后,容易加重体内的火气,出现大便干燥等症状。上火应多喝水,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促进肠蠕动以帮助消化。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