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软骨一受损,膝盖“未老先衰”!医生:30岁后要这么养关节

曾意荣 三骨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人什么时候感觉自己变老了?不是头发花白、也不是皮肤松弛,而是自己的腿脚开始不灵便了。

一想到每天起床时,膝关节发出阵阵疼痛;上下楼梯,膝关节“咔咔”直响,下蹲起立更是费了老劲;一到阴雨天气,膝关节酸胀疼痛的让你起不了身,走路都成问题,任谁都会唏嘘一句:“老咯,不管用了!”

为什么人老腿会先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曾意荣主任解释,首先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是主要的运动和承重关节,在运动中承担人体60%的重量,因此,最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磨损。

等老了再养膝盖,晚了!骨科主任:保护膝盖得两步走

其次,膝骨关节炎退变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个过程,“就像汽车、火车运转需要润滑油一样,人体的关节也一样。”曾意荣说,人体在关节腔内会分泌润滑液,可以减少关节软骨之间的磨损。但可惜的是,这个润滑液不是持续分泌的,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人体质不同而减少直至消失。

“当润滑液缺少后,软骨之间不可避免的将直接进行摩擦,时间一长,软骨全部被磨光,这时候膝盖再做运动,就是骨与骨直接碰撞,疼痛感随之而来。”

软骨受损不可逆,早期先要“养”

膝关节的老化,追根到底还是因为软骨受损,直至被磨光。疼痛接踵而来,导致身体形态逐步畸形,身体其它组织器官也跟着加速老化、病变,引发各种并发症,使生命早衰、寿命减少。

等老了再养膝盖,晚了!骨科主任:保护膝盖得两步走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但却没有很好的及早诊断方法,这是因为软骨与一般的骨骼不同,上面既没有血管,也没有神经和淋巴组织,而且本身的软骨细胞含量较少,磨损在初期无痛感,患者往往不太重视,等到发生疼痛看到软骨已经磨损后,想它再长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曾意荣主任说道。

虽然软骨受损无法避免,但我们却可以控制它受损的速度以及延缓受损的时间。曾意荣主任表示,而想要做到这一点,30岁后就要开始“养”关节了。

第一步:合理的运动方式

二十岁的年纪,年轻气盛的都喜欢一些剧烈的、碰撞性的运动,例如篮球、足球等,但来到三四十岁时,若依然维持如此大的运动量,则会导致骨关节的提前退化,因此在运动方式上要有所取舍。

三十岁后男性不要剧烈运动,运动前要先热身,防止拉伤。三十岁的女性,身体新陈代谢减缓,可以选择室外慢跑,或者快步行走进行锻炼,每天坚持30分钟最好。

年龄到了四十多岁,男性应选择慢跑等低强度运动,保持心肺、关节的强壮,女性应尝试一定强度的力量训练,有助于降低骨质疏松及发胖几率。

五十岁以上的男性可选择有氧运动,如选择骑自行车、游泳、散步等既不增加膝关节的负重,有能让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得到锻炼。

等老了再养膝盖,晚了!骨科主任:保护膝盖得两步走

第二步:保持良好的姿势

注意日常坐立的姿势,不要翘二郎腿、扭着腰干活,避免长时间的下蹲,一旦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后,要适当的活动活动,都可以保护膝关节。

膝盖软骨已经受损怎么办?靠治

对于已经出现膝盖疼痛,软骨受损的患者又该怎么办?

曾意荣主任介绍,可以口服消炎止痛药,也可以注射保护软骨类的药品,实在不行还能够做手术,但是无论现代医学多么的高明,治疗的效果远不如患者自己减肥

已有研究证实,对于患有膝关节炎的60岁以上的肥胖患者,减肥加运动锻炼,能够明显的改善关节的功能和减轻膝关节的疼痛,甚至表示,10年中体重减少5公斤,可使膝关节的发生率降低50%。

等老了再养膝盖,晚了!骨科主任:保护膝盖得两步走

此外,定期注射玻璃酸钠对早期的关节退变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如果你的关节退化已经到了晚期,再使用该药品是没有效果的,需要进行关节置换。

我们总会说,等我老了,世界那么大,我一定要去看看!

但没有一个好膝盖,你是寸步难行,因此,小九劝你,趁还年轻,在忙赚钱的同时也别忘了“养”膝盖!

2018-10-19 14:16:00浏览5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脐周疼痛,隐隐作痛、大便不成形要检查什么
脐周疼痛,隐隐作痛、大便不成形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通常需要患者遵医嘱完善血常规、大便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1.血常规首先,血常规是一种较为基础的血液检查项目,能够反映身体是否存在炎症、过敏、贫血等问题。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出现异常,多提示为存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而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则提示身体可能存在过敏的问题,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则常用于评估体内是否存在贫血的问题。2.大便常规其次,大便常规可以直观地通过观察大便性状、颜色、气味等情况,来初步判断大便是否存在异常。同时,大便中白细胞增多常提示肠道炎症,而潜血阳性则表明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的问题。3.腹部超声最后,腹部超声属于无创的影像学检查,能够清晰地观察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如肝胆、胰脾、胃肠等。该检查常可判断脐周疼痛、大便不成形的症状,是否与存在胰腺炎、胆囊炎、急性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有关。此外,患者平时也要注意清淡饮食、饮食卫生,并做好腹部保暖措施,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不洁食物,或腹部受凉而加重上述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在专业医生操作下,通过胃镜检查、肠镜检查等项目来明确具体致病原因。
郝宝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女性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做什么检查
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时,常考虑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遵医嘱完善心肌酶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项目,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1.心肌酶检查首先,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心肌中的多种酶常会被释放进血液中,此时通过检测心肌酶在血液中的水平,常可辅助判断上述症状是否与心肌损伤有关。2.心电图其次,心电图是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常用检查方法,主要有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类型,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心脏节律和传导情况进行评估,常用于辅助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3.心脏彩超最后,心脏彩超则是一种基于M型超声、二维超声、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四种检查手段的综合性检查。其中,M型超声常用于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二维超声能清晰地显示出心脏结构的空间位置和连续关系。频谱多普勒是血流动力学的首选检查方式,彩色多普勒则可以通过显示心脏内部的血流方向、速度、范围,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内部血流紊乱或通路异常等问题。综上所述,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若考虑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时,常需要遵医嘱完善心肌酶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做什么检查
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可能涉及多种病因,为了明确诊断常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分析。1.实验室检查首先,实验室检查是初步判断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原因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等。血常规常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而动脉血气分析则是用于评估血液中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酸碱平衡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呼吸衰竭等问题。2.影像学检查其次,影像学检查通常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心肺组织的形态结构,因此可以较好的对引起上述症状的疾病,进行辅助诊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胸部X线、肺通气功能检查等。胸部X线多用于初步观察肺部的形态结构,以排查是否存在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而肺通气功能检查则是用于评估肺功能,来判断是否存在气道阻塞、肺功能受损等问题,对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常有较好的诊断价值。3.内镜检查最后,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的患者还可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来进行辅助诊断。该项检查通过口腔或鼻腔,将支气管镜置于患者的下呼吸道部位,用以观察患者气管和支气管部位是否存在病变。对于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常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此外,患者在明确具体病因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恢复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必要时也可遵医嘱进行吸氧治疗。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腹胀、腹痛、大便不畅要检查什么
腹胀、腹痛、大便不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通常需要完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项目,以明确具体致病原因。1.实验室检查首先,实验室检查是初步筛查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血常规、大便常规、呼气试验等。通过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相关指标,可以初步判断上述症状是否与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炎症有关。大便常规一般可以了解到患者的大便性状,而呼气试验主要是用于评估,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是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2.影像学检查其次,影像学检查能够直观地观察消化系统内部结构,常用的检查方式有腹部平片、腹部超声、消化道造影等。腹部平片多用于初步判断消化道梗阻或占位性病变的大小和位置,来判断大便不畅的原因。腹部超声则可通过观察胃肠、肝胆等腹部器官,来评估可能引发腹痛腹胀的原因。而消化道造影则是通过口服或灌肠造影剂,来观察消化道的形态和功能,对食管、胃肠等部位相关疾病引起的上述症状,常有较好的诊断指导。3.内镜检查最后,内镜检查是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能够直接观察消化道内部情况,来判断腹胀、腹痛、大便不畅的原因。胃镜检查常用来直接观察食管和胃部是否存在病变,而肠镜检查则是用来检查肠道是否存在炎症、溃疡、息肉等问题。综上所述,腹胀、腹痛、大便不畅属于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与胃肠、肝胆等消化器官的病变有关,通过完善一系列检查明确诊断后,通常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