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辨别腰痛,对症治疗

崔晓明 骨科 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生活中长期劳作或坐姿不正确,都会导致腰疼腰酸。所以很多人都会迷茫自己得的到底是腰间盘突出还是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其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受外力作用,导致相邻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慢性腰肌劳损起病缓慢,病史较长。重体力劳动者急性腰扭伤,而没有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或长期保持不良坐姿、卧姿,就会引起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与外伤有关,往往是急性发作,常有慢性腰痛病史。其中青壮年约占80%,多见于男性。

  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为隐隐作痛,可分为三种:只有腰痛,只有腿痛,以及既腰痛又腿痛。多伴有放射到膝关节以下的下肢疼痛、麻木、肌无力,往往至少一个方向的弯腰困难。腰肌劳损主要多表现为腰部酸胀或剧烈性疼痛;部分患者的疼痛可放射到臀部和大腿根部,但不会超过膝关节;此外腰肌劳损对腰部活动度的影响不大,通常是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时,腰背痛加剧,活动一会儿后可明显缓解。

  临床上,利用X光、CT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鉴别二者。腰肌劳损检查脊柱外形一般正常,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椎正侧位X片可见腰椎侧弯,相应椎间隙变窄,两侧不等宽,骨赘形成等。

  腰肌劳损可通过理疗、按摩、针灸和射频等方法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复杂,通常采用阶梯治疗,其保守治疗方式与腰肌劳损相似,可以通过消除神经压迫产生的炎症来改善症状,若疗效不佳可采用微创或开放手术等解除突出腰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武汉市中心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  汪 阳

2018-04-20 00:52:11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的人吃什么最好
脑梗塞现在常称为脑梗死,脑梗死的人没有吃什么最好的说法,患者应当健康饮食,营养均衡,禁烟禁酒,低盐低脂、高纤维、足量维生素饮食,增强体质,防治感冒。患者应当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 1、饮食护理 饮食中应选择既安全又有利于进食的体位。能坐起的病人可以坐起进食,头略前屈。不能坐起的患者采取仰卧位下将床头摇起30°左右,头下垫枕使头部前屈。此种体位下进食,食物不易从口腔中漏出,又有利于食团向舌根运送,还可以减少向鼻腔逆流及误吸的危险。对能吞咽的患者,空吞咽和吞咽食物交替进行。对不能吞咽的患者,应鼻饲饮食,患者家属应了解鼻饲方法及注意事项。也可在吞咽时头侧向健侧肩部,尤其适合偏瘫的患者。还可用点头状吞咽,吞咽时配合头前屈、下颌内收如点头样的动作,加强对气道的保护,利于食物进入食管。用杯子饮水时,保持水量在半杯以上,以防患者低头饮水的体位增加误吸的危险。 2、心理护理 因偏瘫、失语及肢体和语言功能恢复速度慢、需时长,日常生活需依赖他人照顾,可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应关心、尊重病人,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任何刺激患者的行为和语言。 3、用药护理 患者家属应熟悉患者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用药。不要自行加减,以免加重病情。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在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小中风时,孕妇禁用哪些
中风一般是指脑卒中,小中风一般指暂时性缺血中风。通常情况下,在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及暂时性缺血中风时,孕妇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同时不建议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咖啡因类饮品。 1、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但是妊娠前三个月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异常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因此,孕妇应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2、氯吡格雷片 氯吡格雷片也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疾病。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氯吡格雷片,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畸形的情况,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孕妇应禁用氯吡格雷片。 3、华法林钠片 华法林钠片是一种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防治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华法林钠片,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发育异常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因此,孕妇应禁用华法林钠片。 4、生冷寒凉的食物 如冰淇淋、冰镇饮料等。因为这些食物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进而会影响气血循环和经络通畅,不利于病情的好转。 5、咖啡因类饮品 如浓茶、咖啡等。此类饮品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饮用后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流产的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建议孕妇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小中风可以治愈吗
小中风一般可以治愈,小中风在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脑部、脊髓以及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导致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一般因为小中风是因为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改变以及血栓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血流动力学改变 如患者患有高血压,那么在血压波动或者血压偏低时,脑供血灌注不足,发生血管的痉挛,导致缺血出现小中风的情况发生。高血压中风的患者在康复期,如无吞咽困难,所以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柔软的膳食平衡为主。其次,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如非洛地平、贝尼地平等监测血压,通过各种手段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2、血液成分改变 如果遗传性血液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血液成分发生变化,阻塞血管影响脑供血,导致短暂性脑供血发作,也可能会造成小中风的情况发生。通常患者可使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还可以给予动脉取栓或动脉溶栓治疗。 3、血栓形成 脑部的小动脉硬化后,可能会形成血管壁的小斑块,而小斑块脱落后通过血管形成堵塞,可能会造成小中风。如果在血栓中风发病后4-5个小时内紧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就很可能把阻塞的血管再通开,使脑血管缺血影响到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或其他功能的脑组织得到再次灌注。也可以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如血管内拉栓、取栓等方法,把阻塞血管的血栓取出来,使机体功能得到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