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的小李,从小就无法长时间步行,明明同样的路程,旁边的人都没事,偏偏就他一个人老喊“脚痛”,想坚持一下还会出现腰痛等不适。怕被人笑话“娇气”到医院检查发现腿和腰椎都没有事,最后辗转几家医院才发现腰痛的症结出在步态上,小李内八字严重,导致了他整个下肢生物力学失衡,影响到了脊柱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对步态进行长期矫正训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楚怀阐述康复医学未来
2017年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椎伤病康复分会学术年会暨第一届中山大学康复医学前沿论坛
在2017年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椎伤病康复分会学术年会暨第一届中山大学康复医学前沿论坛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楚怀教授表示,随着慢性病的高发、社会老龄化,以及对健康、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康复医学也即将从循证医学向精准医学迈进。
以小李为例,以前治疗会只针对腰腿不适进行一般的治疗,而真正引发“元凶”却被忽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例子并不少见。而现在,在大量临床研究的指导下,准确检测评估,明确小李的腰痛元凶是足踝力学不良,针对这个靶点进行足踝矫形与力学调整治疗,患者的腰痛逐步就消失了,这样便避免过度的医学干预,避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颈肩腰腿痛,多是姿势控制不佳导致
有数据统计,从出生到死亡,一个人发生腰痛的比例高达85%,颈痛的比例高达70%,肩痛发病率30%,膝痛发病率30%。“如此高比例患者倍受颈肩腰腿痛的困扰,主要是因为姿势控制不佳导致疼痛的发作。”王楚怀教授表示。
何谓姿势控制?王楚怀介绍,在人体内部姿势控制主要由三种控制方式共同完成,第一是随意控制,正如想走就走、想停就停,随心所欲;其次是反馈控制,感受失去平衡,通过外周的感受器反馈给大脑,大脑通过神经下达到肌肉,进行控制;再次是前馈控制,中枢神经综合运动意向及感觉预期等信息,提前通知控制姿势的肌肉做好准备,从而控制身体姿势。
在这部分中,感受器官、大脑、肌肉三者任意一项出问题,都会导致姿势异常,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发生颈肩腰腿痛。以产后腰痛为例,主要是因为腹部、背部、盆底等部位肌肉也变得较软弱无力,骨盆韧带在一段时间内尚处于松弛状态中,核心肌群不得力,脊椎不稳等,从而引起腰痛。
腰腿疼痛康复训练,一定要选好时机
对于腰腿疼痛的治疗大体可分为三各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第二阶段是力学治疗,包括手法、牵引、矫形等,第三阶段是运动治疗,包括姿势控制、稳定锻炼等。
“治疗靶点、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法一定要选对,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急性期的患者强调合理卧床休息,使用用消炎、消肿、镇痛的药物或理疗,通常疼痛较快得到缓解。然后采用手法、牵引等力学疗法,为椎间盘减压、生理曲度调整和脊椎排列调整,使症状进一步控制。”王楚怀表示,炎症得到控制、减压见效,症状缓解后,应该及时进行第三阶段的运动治疗,也就是脊椎稳定训练、核心肌群训练、姿势及运动模式调整,主要采取体操、功能训练等运动疗法。“如果不重视脊椎稳定、核心肌群的训练,不改善错误的姿势和运动模式,颈肩腰腿痛就像斩草而不除根,以后仍会不断复发。”王楚怀强调,这对颈肩腰腿痛的预防非常重要。(通讯员:彭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