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急性运动损伤的RICE原则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带来身心愉悦,但运动难免会发生一些损伤。掌握一些运动伤的救治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运动时若发生急性的撞伤、关节韧带扭伤或肌肉肌腱的拉伤,应该立刻停止运动,同时对受伤的部位进行冰敷,使用弹性绷带施行压迫性的包扎,并设法抬高患部。
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将患部抬高,一般以心脏位置为参考)是处理急性运动伤害的四大原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RICE原则。
停止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由于继续活动所引起的疼痛、出血、肿胀,防止伤势恶化;压迫和抬高患部的目的也是为了止血和消肿;而冰敷除了上述预防伤势恶化、止血、止肿的作用外,还有止痛和放松肌肉的效果。最新的研究指出, 48 小时内都是冰敷的最佳时机,如果症状严重,必须连续 72 小时冰敷。 这样的说法显然与传统的‘24 小时内冰敷,之后采取热敷’有所区别。冰敷的时候,最好每次能进行 20 至 30 分钟,冰敷时间若不够,无法发挥效果,冰过头则可能冻伤皮肤。冰敷次数愈多愈好,否则冰敷间隔时间过长,局部体温恢复,冰敷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