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退化性疾患,在退化基础上经反复积累性损伤致纤维环破裂、椎间盘组织突向髓腔造成神经根或马尾受压,产生一系列症状及体征。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是常见的骨科疾病。
病史、体检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常见的症状是腰痛并伴有坐骨神经放射痛,症状有时轻时重的改变,随腹压及颅压增高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可加重。主要的体征是由于神经根受压所导致的,如脊柱有抗痛性畸形,活动不对称,在突出的椎间隙棘突旁有压痛并伴有放射痛,直腿抬高受限,腰3~腰4推间盘突出的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随着突出的椎间隙不同,常有相应的腿反射及感觉的改变。这些症状及体征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本病95%左右发生在腰4~腰5椎间隙及腰5~骶1椎间隙,少数发生在腰3~腰4推间隙而压迫股神经。
诊断:有针对性地使用现代影象学检查方法,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临床诊断。
治疗:由于病因病理复杂,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病情、影像学检查临床有非手术、手术、介入等治疗方法。绝大多数腰推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经绝对卧床休息及热疗非手术疗法来消除或缓解症状。而麻醉下重手法推拿要慎用。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