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是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畸形,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发病率为2%左右。在这些患儿当中,有不少是先天性的脊柱侧凸,或者是幼儿发病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其中不少在10岁之前畸形已经比较严重,弯度达到或超过了40°,已经必须要进行手术矫正了。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海涌
由于脊柱侧凸的手术矫正是通过在体内放置金属固定系统来进行畸形的矫正,而且在矫正的同时还需要将矫正后的部分脊柱予以植骨融合起来。融合后的部分脊柱是无法继续正常生长发育的,这对于10岁以内的还没有开始生长发育的幼儿来讲,身体尤其是脊柱的生长所受到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长大以后会造成身体躯干部分短小的现象。
在过去,对于这种比较严重的幼儿脊柱侧凸,通常有2种治疗的方法。
一种是采取矫形支具矫正的保守方法,试图矫正部分畸形或控制畸形的发展速度,待年龄大了以后在进行矫正固定融合手术;但是往往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而无法配合切实佩带支具,或者是畸形发展速度较快而支具无法控制,等到年龄大了以后,畸形已经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失去了矫正的机会,而且由于畸形的严重使心肺功能出现了损害,严重的会使患儿无法耐受矫正手术。
另一种是在10岁之内进行矫正固定融合手术,手术部位的融合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出现身体躯干部分短小的不良现象。由于在手术部位植入的装置与骨头融合而“长死”,有些患儿术后还可能出现脊柱的扭曲和旋转,医学上称为“曲轴”现象。“曲轴”现象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致力攻克的难题。除此之外,上身短小还同时存在胸廓短小的情况,这对于孩子的心肺发育有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肺功能受限,影响寿命。
如何既矫正畸形又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一直成为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难题。很多患儿和他们的家长也都期待着能够有一种既能矫正脊柱侧弯又不影响脊柱生长和运动、还能预防曲轴现象发生的一种理想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朝阳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团队在海涌教授的带领下,自2002年开始采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生长棒矫正技术,先后为80余名幼儿脊柱侧凸患者进行了不融合的脊柱侧凸矫正手术。这些接受生长棒矫正技术的患儿,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是12岁,侧凸的弯度最小41°,最大达到92°。通过手术,原来弯曲的脊柱都获得了良好的矫正,矫正率达到76%,获得了满意的矫正效果。而这一技术的应用,也为幼儿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福音。
这种技术适用于年龄小于10岁的大于40度的先天性和特发性脊柱侧凸,其优点是在矫正的同时保持了脊柱的生长和发育;缺点是需要多次手术。生长棒矫正手术的大概治疗流程如下:
1)第一次手术,进行生长棒置入矫正,不做融合;住院2-3周,费用4万元左右。
2)以后每半年拍片复查一次,根据情况进行生长棒调整延长,需要住院10天左右,费用8000元左右。调整手术的时间一般是1年1次,直到13-15岁左右做最终融合手术。
3)最终矫正融合手术,一般在13-15岁左右进行,需要住院3周,费用6万左右。
4)在进行生长棒矫正和调整延长期间,需要患者佩戴支具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