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天津日报关于颈椎病的文章

    最近天津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颈椎病方面的文章,跟大家共享...办公室坐久了常头晕,年轻人5成眩晕病根在颈部。  本报讯(记者刘冬梅)盛夏时节,坐在凉风习习的空调房间里办公应该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常常突然而至的头晕目眩,却让一些都市白领苦恼不已。市脊柱外科研究所的一项最新调查发现,颈性眩晕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年轻人已占患者总数的近1/3,在坐办公室的白领阶层中高发。

    天津市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学利教授说,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而在年轻眩晕患者中,约有50%为颈性眩晕。颈性眩晕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颈椎方面的疾病造成的眩晕,这种疾病常于颈部在某一体位变化时出现,特别是在猛然回头转颈或过度后屈时,颈部的血管神经受到意外刺激而发生眩晕,然后患者会突然感到视物不清,站立不稳。有的患者在眩晕的同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虚脱等症状。轻者可数秒或数分钟发作,重者会断断续续持续数日或更长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张学利介绍说,长期伏案易伤颈部造成颈性眩晕,所以在白领阶层中高发,特别是常坐办公室的秘书、会计、设计绘图、操作电脑人员等。这是因为颈项韧带不仅支撑头颅的重力,还是颈椎骨排列的中轴轨道。颈椎骨的棘突从第二椎到第六椎是叉形的,叉形棘突相互之间有坚强的棘间韧带,并和颈项韧带相连。如果长期伏案工作,颈椎长时间固定于一个位置,尤其是坐着写字时驼背哈腰,颈椎则向前屈,颈后肌处于强直状态,违背了颈椎前凸、胸椎后凸的生理曲线而产生疲劳,导致维持体位平衡的神经功能失调。日积月累,颈部韧带发生损伤,影响颈椎的排列,颈椎小关节紊乱,颈椎曲度的改变,易引发颈椎骨刺、骨赘、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失稳等退行性病变。病变部位如压迫或刺激经过颈椎的椎动脉,使之收缩,可出现暂时性脑供血不足;若猛然转头或过度后屈颈部时易发生眩晕,并且由于血管痉挛,造成大脑缺血、缺氧,患者精神不振,影响生活质量。  颈部受凉也是眩晕的诱发因素之一,而白领们在夏季身处空调环境中,已经受损的颈部一旦受到过度冷风刺激,很容易诱发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年轻人已占患者总数的近1/3,在坐办公室的白领阶层中高发。 记者 姚文生 摄  防“晕”  坐卧站立别太随意  预防颈性眩晕的关键是加强自我保健,养成良好的姿势习惯。对此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学利教授说,颈性眩晕是由颈部疾病引发的眩晕,但并不是说只注意颈部保健就可以了,正确的坐卧站立姿势,对预防颈性眩晕非常重要。  眩晕出现  及早查原因  张学利说,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颈交感神经机能亢进所致,临床上非常容易与其他原因造成的眩晕相混淆,延误治疗。诊断时关键在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尤其是耳源性、眼源性眩晕,以及与脑源性和动脉硬化性等因素造成的眩晕相鉴别。  颈性眩晕发病突然,病人会突然摔倒或者与其他物体相撞受伤,往往发病后病人意识会很快恢复,但是一旦由此造成受伤却需要很长时间医治。因此,出现眩晕症状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不要因为发病短暂而忽视。  平时养成  良好姿势习惯  张学利说,科学预防可以避免颈性眩晕发生。要多活动颈部,可以明显起到预防颈性眩晕的作用。每天都应该多次从各个方向活动颈部。年轻人工作间隙、老人在平常生活中,要经常随呼吸做自然的提肩动作,每隔十几分钟应抬头后仰休息片刻。活动颈部时,下巴要点到胸骨处,呈90度,再后伸,并向左右两旁侧倾10至15次,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锻炼颈项韧带,利于保持弹性和韧性。尽量不突然扭转颈部,不过度持久地仰头,某些需较长久维持头部于一定位置的职业,应定时做工间操,活动颈部。颈椎病与骨质疏松也有关系,应常喝牛奶,适度晒太阳,必要时服用钙剂。  张学利提醒说,正确的坐卧站立姿势,对预防颈性眩晕非常重要,久坐办公室的年轻人平时对此应多加注意。  坐姿臀部要充分接触椅面,腰部挺直,双肩后展,使头、颈、肩、胸保持微微绷紧的正常生理曲线,尽量拉近与工作台的距离,将桌椅高度调到与自己身高比例合适的最佳状态。  站姿 后腰收紧,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绷紧,膝盖内侧夹紧,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有一种在微微绷紧中轻松自如的感觉。  走姿 双脚尽量走在一条直线上,走时脚跟先着地、脚掌后着地,并且胯部随之产生一种韵律般的轻微扭动,双手微微向身后甩。  卧姿以右侧卧为宜,枕头的软硬度及高低应合适,其高度最好是自耳到同侧肩外缘的高度,即侧卧时正好保持颈部的固有位置,不倾斜。仰卧时,枕头放置在头与肩部之间,从而使颈椎的生理前凸与床面之间的凹陷正好得以填塞。  多做交替运动除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外,平时将体力和脑力劳动交替、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交替、动静交替、左右交替、上下交替、前后交替等融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伏案工作之余,做工间操;工作间隙可用手指梳发,从头额部向后梳至枕部,感到头皮发热舒适为度;以手摩面,可揉太阳穴,轻刮眼眶、鼻梁;叩齿,稍用力咬合轻叩上下牙齿;搓耳和拉耳垂,以有热感为宜。按摩头面部,促进血液循环。将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记者 刘冬梅 通讯员 李哲  

    个人观点:

    虽然很多长期做办公室的人会产生这样和那样的不舒服,但是很多的病人病情不是很重,没有达到需要住院或者去医院就诊的地步,我们很多的时候门诊的病人都是因为心理上的因素,担心自己是不是真的出现了什么病症,其实这种担心是很对的,但是需要正确的面对和处理。不要过分的担心,如果您感觉自己的症状比较重,及早就医,切忌乱投医...

2016-04-01 20:21:14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新冠阳过之后不来大姨妈是怎么回事
新冠阳过之后不来大姨妈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包括精神心理因素、生活方式改变等;疾病因素则涉及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一、非疾病因素:1、精神心理因素:感染新冠后,身体经历了病毒侵袭,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变化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从而使月经周期出现异常,出现月经推迟不来的现象。一般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如听音乐、适量运动、与亲友倾诉等方式缓解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月经周期通常会逐渐恢复正常。2、生活方式改变:感染新冠期间及康复后,部分人的生活规律可能被打乱,如睡眠不足、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过度劳累可能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而饮食不规律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这些都可能对月经周期产生影响。建议恢复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状态。二、疾病因素:1、内分泌失调:新冠感染可能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特别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异常。这种内分泌失调可能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甚至闭经。建议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激素水平检测。2、多囊卵巢综合征:本身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感染新冠后可能会使病情加重或内分泌紊乱更明显。该疾病会导致卵巢多囊样改变,雄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月经稀发、闭经等症状。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同时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月经周期、降低雄激素水平。建议患者在出现月经不调时,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康复。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清宫之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女性清宫后需要充分休息与适度活动、饮食调整、保持个人卫生以及遵医嘱用药与定期复查等事项。1、充分休息与适度活动:清宫后,女性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促进身体恢复。医生通常建议前两天卧床休息,之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至少两周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适度活动身体也是有益的,如适当散步,有助于子宫收缩、宫腔内积血排出。2、饮食调整:应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铁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豆制品、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以帮助身体恢复。避免辣椒、冰淇淋、炸鸡等辛辣、寒凉、油腻的食物,以免刺激消化系统或影响恢复。3、保持个人卫生:清宫后要注意私处清洁,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部,保持外阴干燥、清爽,避免因清洁不当造成细菌感染。使用卫生巾而不是内置式卫生棉条,并定期更换,以减少感染的风险。避免使用浴缸泡澡,1个月内避免同房、盆浴、游泳、冲洗阴道,以防感染。4、遵医嘱用药与定期复查:若经过医生诊断确有必要,一般还需要遵医嘱服用抗感染、活血化瘀的药物,促使宫内残余组织和淤血的排出,帮助子宫内膜修复。还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以监控宫腔恢复情况和排除感染等问题。清宫术后半年一般需要每月复查一次,之后一年复查一次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清宫后应观察是否腹痛、阴道流血。清宫术后阴道会有少量流血,一般会持续一周左右,并且流血量不会超过月经量。如果流血时间超过10天,或者流血量超过月经量,可能是宫腔内存在残留组织,应及时就医复查。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月经结束之后五六天又来了是怎么回事呢
月经结束之后五六天又来了,原因包括生活作息不规律,以及疾病因素如排卵期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内分泌失调等。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建议进行妇科检查、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长期熬夜、日夜颠倒,会影响生物钟,干扰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进而影响月经周期。应养成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促使内分泌恢复正常。二、疾病因素:1、排卵期出血:在月经结束五六天后,可能进入排卵期。此时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部分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支持而出现少量脱落、出血,一般出血量少,持续1-3天。若出血量少且无其他不适,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若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可遵医嘱补充雌激素,如戊酸雌二醇。2、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息肉,会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和修复,导致异常出血。可遵医嘱通过宫腔镜手术切除息肉,达到治疗目的。3、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干扰月经周期。若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治疗;若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克罗米芬、来曲唑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日常应注意经期卫生,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注意腹部保暖,尤其避免受寒。若月经异常情况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诊。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闭经之后又来月经是什么情况
闭经之后又来月经,可能是药物影响,也可能源于疾病因素,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宫颈癌等。若闭经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无论出血量多少、持续时间长短,均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宫颈涂片检查、宫腔镜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服用某些含有雌激素的药品,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脱落,从而出现闭经后又来月经的现象。如果怀疑是药物所致,应及时告知医生用药情况,遵医嘱调整或停用相关药物。二、疾病因素:1、子宫肌瘤:一般情况下,子宫黏膜下肌瘤会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异常出血,表现为闭经后再次来月经。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肌瘤大小、症状等选择手术,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也可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醋酸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缩小肌瘤。2、子宫内膜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容易引发炎症,使内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导致出血,导致闭经后又有月经样出血。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等联合治疗,以控制感染。3、宫颈癌:癌组织侵犯宫颈及周围组织,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可出现闭经后阴道流血。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如宫颈锥形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等,以及放疗、化疗,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铂类药物等。日常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含激素的药物。如果有妇科疾病史,应积极治疗,按时复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