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脊柱相关知识问答

崔晓明 骨科 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脊柱的生理弯曲形成]

  新生儿的脊柱是由胸椎后凸和骶骨后凸形成的向前弯曲,这两个弯曲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胸腔、盆腔对脏器的容量。婴儿出生时,颈部始呈稍凸向前的弯曲,当生后3个月,婴儿抬头向前看时,即形成了永久性向前凸的颈曲以保持头在躯干上的平衡。在生后的18个月幼儿学习走路时,又出现了前凸的腰曲,使身体在骶部以上直立。

  这样的脊柱出现了人类所特有的4个矢状面弯曲:两个原发后凸和两个继发前凸。胸椎的后凸是由于胸椎椎体前窄后宽的结果,而颈部的继发前凸主要是由椎间盘的前宽后窄来构成的,其椎体则前后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则除了椎间盘的前高后矮外,腰4及腰5椎体亦变得前高后矮;腰3椎体不定,仍多为方形,而腰1、腰2椎体仍适应胸腰段的后凸而呈后高前矮的形态。

  完成四个弯曲的人类脊柱在站立位时,重力线应通过每个弯曲的交接处,然后向下以髋关节稍后方,膝踝关节稍前方而达地面。腰椎前凸在每个人并不一致,女性前凸较大。青年性圆背患者,或老年性驼背患者,为保持直立位,腰椎前凸亦增加。老年人椎间盘退变后颈椎及腰椎前凸可减少。脊柱的弯曲可协助椎间盘减少振荡,但却使支撑力减少,在弯曲交界处容易损伤(如胸12,腰1)及慢性劳损(如腰4、腰5)成为腰痛的易发病处。

  脊柱的前凸增加称前凸,常见于腰椎及骶骨水平位的人。过大的弧形后凸常见于胸部,如为骤弯则称为成角畸形,常见于骨折结核。向侧方的脊柱弯曲称为侧凸。这些都影响脊柱的承重和传递功能,故为病理状态,可导致腰痛。

  人类直立运动已有约300万~500万年的历史,但直立后的脊柱仍不能完全适应功能的需要,特别是腰骶交界处的慢性劳损,常为腰痛发病的基础。

  直接作用于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哪些 ?

  脊柱背侧主要为肌肉,脊柱周围的肌肉可以发动和承受作用于躯干的外力作用。直接作用于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背肌、腰肌。背肌分浅层和深层:浅层包括背阔肌、下后锯肌,深层包括骶棘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腰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

  间接作用于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哪些?

  间接作用于腰脊部脊柱的肌肉有腰前外侧壁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及半膜肌等。

  脊柱正常的生理弯曲是怎样的?

  新生儿的脊柱是由胸椎后凸和骶骨后凸形成的向前弯曲,这两个弯曲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胸腔、盆腔对脏器的容量。婴儿出生时,颈部始呈稍凸向前的弯曲,当生后3个月,婴儿抬头向前看时,即形成了永久性向前凸的颈曲,以保持头在躯干的平衡。在生后18个月幼儿学习走路时,又出现了前凸的腰曲,使身体在骶部以上直立。这样脊柱出现了人类所特有的4个弯曲,其中两个原发后凸,两个继发前凸。胸椎的后凸是由胸椎椎体前窄后宽的结果,而颈部的继发前凸主要是由椎间盘的前宽后窄来构成的,其椎体则前后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则除了椎间盘的前高后矮外,腰4及腰5椎体亦变得前高后矮,腰 3椎体不定,仍多为方形,而腰1、2椎体仍适应胸腰段的后凸而呈后高前矮形态。腰椎曲度在性别上有一定的差异,女性的一般较男性的为大。腰椎正常生理曲度的存在,是脊柱自身稳定和平衡的表示。

  脊柱的功能有哪些 ?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人体直立时,重心在上部通过齿突,至骨盆则位于第2骶椎前左方约7cm处,相当于髋关节额状轴平面的后方,膝、踝关节的前方。脊柱上端承托头颅,胸部与肋骨结成胸廓。上肢借助肱骨、锁骨和胸骨以及肌肉与脊柱相连,下肢借骨盆与脊柱相连。上下肢的各种活动,均通过脊柱调节,保持身体平衡。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使脊柱如同一个弹簧,能增加缓冲震荡的能力,加强姿势的稳定性,椎间盘也可吸收震荡,在剧烈运动或跳跃时,可防止颅骨、大脑受损伤,脊柱与肋、胸骨和髋骨分别组成胸廓和骨盆,对保护胸腔和盆腔脏器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脊柱具有很大的运动功能。

  什么是脊柱的负荷?

  脊柱的负荷为某段以上的体重、肌肉张力和外在负重的总和。不同的部位的脊柱节段承担着不同的负荷。由于腰椎处于脊柱的最低位,负荷相当大,又是活动段与固定段的交界处,因而损伤机会多,成为腰背痛最常发生的部位。

  脊柱的负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是指站立、坐位或卧位时脊柱所承受的负荷及内在平衡,动态则指身体在活动状态下所施于脊柱的力。这些负荷需要相应的关节、韧带和肌肉来维持。

  脊柱的构成及功能如何?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时尚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椎体破坏时,在颈部,脓液可聚集于咽后,或沿颈部下降至锁骨下窝,亦可沿臂丛至腋窝;在胸部可沿肋间神经至胸壁,亦可波及纵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脓肿,可流注至腹股沟下方,亦可绕过股骨小转子至臀部。

  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后部的病变易穿破皮肤。

  在脊柱前、后两面之间为椎管,内藏脊髓,其周围骨性结构如椎体、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变而侵入椎管时,即可引起脊髓压迫症,甚至仅小量出血及肉芽组织即可引起截瘫。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脊柱的颈部是怎样构成的?

  颈部的脊柱是怎样构成的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它是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骶椎及4块尾椎组成的,共33块;脊椎骨由椎间盘、关节和韧带紧密连接而成。它的作用是保护脊髓和其神经根,支持体重,传递重力,参与胸腔、腹腔和盆腔的构成,同时也是骨骼肌的附着处。

  颈部脊柱,为了支持头颅的重量,需要有坚强的支持力;同时为了适应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刺激反应,需要有较高的灵活性。

  颈部脊柱,由7块颈椎骨、6块椎间盘(其中包括第七颈椎骨和第一胸椎骨之间的椎间盘,而第一、二颈椎骨间无椎间盘)和所属的韧带构成。从侧方观察呈轻度前凸。颈脊柱在胚胎时期是后凸的,在幼儿起坐后逐渐变为前凸,在青年期仍可呈前凸或呈直线状,至壮年期始保持前凸。颈部这个生理前凸的存在,是为了增加颈部的弹性,减轻和缓冲外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

2016-04-15 16:59:06浏览7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起床后右胸上部隐隐作痛
起床后右胸上部隐隐作痛一般是睡姿不当、过度锻炼、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导致,患者需明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睡姿不当 由于患者趴着睡或者旁边睡觉人的肢体、身体长期压迫胸口,从而就会导致局部受压,使血液循环变差,从而会出现起床后右胸上部隐隐作痛。这种情况,一般患者起床适当活动后,局部的血液循环恢复,疼痛也会缓解。患者不需特殊担心,也不需特别治疗。 2、过度锻炼 如果患者在睡前进行胸部肌肉的过度锻炼,会造成大量乳酸等代谢废物在胸部肌肉堆积,起床后引起右胸上部隐隐作痛。患者可以使用热敷的方法来减轻肌肉酸痛,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局部营养,加快乳酸排泄。另外,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以缓解疼痛。 3、冠心病 若患者起床后遇冷或遇热后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缺血,起床后会出现右胸上部隐隐作痛,并可向后背部放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拜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还可以联合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冠脉血管已经存在重度的狭窄,建议患者可以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另外,患者要保持清淡饮食,多食膳食纤维,少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同时患者需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和大便便秘,因为这些情况都会增加心肌需氧量,诱发心梗。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女性肚脐左侧4指隐隐作痛
女性肚脐左侧4指处隐隐作痛,可能是消化不良、局部血肿、溃疡性结肠炎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1、消化不良精神心理因素、肠道神经功能紊乱、肠道受凉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减弱,影响食物消化,从而导致消化不良,可能会导致肚脐左侧四指处疼痛。建议患者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可以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2、局部血肿腹部局部疼痛,还可能是该部位的腹壁皮肤和皮下组织受到挤压、撞击等外伤,导致皮肤和皮下淤血水肿。可通过局部冷敷、热敷缓解疼痛,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止痛。如果局部血肿严重,必要时可以通过针刺抽吸或者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3、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未明,可能与环境、免疫、遗传以及肠道菌群等因素有关,结肠黏膜广泛溃疡、渗出性改变,导致出现左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还可遵医嘱服用柳氮磺吡啶、美沙拉秦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通过肠切除吻合术等手术治疗。除以上常见因素外,也可能是肠梗阻等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地治疗。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女性右胸上方隐隐作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女性右胸上方隐隐作痛,可能是由于外伤、乳腺炎、肋软骨炎、胸膜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导致,需要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1、外伤 如果患者右胸上方受到外力撞击,会导致软组织受损,进而会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遵医嘱使用碘酒进行消毒,若疼痛的症状较为严重,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乳腺炎 乳腺炎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会导致乳腺出现炎症反应,进而会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上述症状。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此时可以通过脓肿切开术、微创治疗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3、肋软骨炎 可能因右胸肋软骨部位受到细菌入侵诱发肋软骨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肋软骨部位疼痛,随着病情发展,会伴有皮肤红肿、体温升高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4、胸膜炎 胸膜炎是指发生在胸膜腔内的炎症,可能与感染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搭桥手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若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