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手术很多,有4台,我作为一助参与了其中的2台比较重的颈椎病的手术操作。一天的手术下来感觉很累,在手术台上的感觉十分紧张,主要还是担心出问题。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经验的积累的问题,如果离开的经验,整个手术操作的过程都是经验的积累。颈椎病手术尤其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目前虽然已经逐步被淘汰,主要是因为这个手术具有两个方面的缺点,首先是需要从自身的髂骨取骨,手术以后容易造成取髂骨处的疼痛,血肿形成,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其次一个重要的不利其发展的因素是颈椎病一般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人,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这样的骨块植入不能给颈椎提供足够的负荷承载力,因此手术后容易造成颈椎的高度维持困难,椎体及其椎间隙容易坍陷,或者植入骨块的不融合,移位压迫脊髓或者血管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今天有一个病人是重度的脊髓型颈椎病,61岁,行走困难间断发作2年余,加重不能行走1个月入院。颈椎MRI检查发现有明显的颈椎间盘突出,C3-4,C4-5,C5-6椎间隙的压迫症状都十分的明显,患者的颈部比较短,粗,增加了很多手术的难度。要是这样的病人以前都采取颈椎后路单侧开门或者双侧开门椎管减压手术,单纯从后方打开患者的椎管,减轻对脊髓或者神经根的压迫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但是这种手术方法从上个世纪80年代推广到现如今由于其减压的效果不确切,而且可以存在再次关门的现象,所以已经被弃用。为了让此患者术后的效果更加的好,我们选择了从颈椎前路进行手术减压,多个节段减压,植入自体骨进行颈椎前方的融合手术。由于经济原因患者及其家属不能接受颈椎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费用,所以单纯植入髂骨进行颈椎融合。手术中减压很彻底,并未出现对患者的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出现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消失,感觉平面位于T4乳头水平。上侧上肢的感觉和活动可。给予激素冲击后未见明显好转。仔细反思患者在手术全麻的过程中出现了麻醉插管的失误,插入到了食管中,在取出气管导管再次插入的过程中麻醉师为了更快,更加方便的插入气管导管用力将患者的头部往前推了一下,我们分析就是这一推导致了患者出现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丧失。因此,在重型颈椎病的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特别的注意...
一个十分重要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