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强,这种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骨关节炎的病因主要是由于人体关节周边血管老化, 循环不足,造成关节软骨营养缺乏,最终产生退行性病变,因此, 多见于中老年人, 特别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女性发病年龄比男性更早, 发病率远高于男性。
当病人处于初步症状“起步痛”时, 即骨关节无法满足行走起步所需的运动量时,就需要启动旁边的结缔组织和筋肉组织, 这些组织会弹开以帮助关节活动。撑一段时间后这些组织也无力了, 患者就会出现下一症状“活动痛”,也就是骨关节和组织都无法满足行走较长时间的运动量,此时关节就需内翻用力,导致外侧关节加大牵拉程度, 附在骨关节表面的筋膜组织附着点在反复的牵拉作用下形成血肿,继而刺激骨头表面骨膜组织的成骨细胞,最终就长出额外的“骨刺”来,如此便形成了“骨质增生”现象。
骨关节炎久治难愈有原因
很多患者都是经过了不少折腾而万分痛苦的,他们最大的不解就是为什么骨关节炎总是久治难愈? 这与没有真正了解该病病理有关。骨关节炎是由于血管老化而使关节软骨产生退行性病变形成, 但目前临床上多使用口服、 静脉、 外用等治疗手段。这些手段的给药途径都要通过血液运行来实现,然而关节软骨本身就“无血可运”, 它的一切营养来源依赖关节液, 而关节周边的血管又为微小血管,能渗透到关节腔的药物极少,因此以血液循环为载体的给药途径必定疗效欠佳。关节炎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低, 这正是骨关节炎给人落下“无得医”印象的原因。
其实,目前非手术治疗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对关节软骨退变无能为力, 只有适当的活动、 合理的维护才可以使其发生逆转,可惜很多患者对此未能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