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 ,AVN),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
股骨头坏死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非创伤性在我国的主要原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
病史: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
临床症状: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主的关节痛。
体征: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一般最早出现。
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囊性变或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外上部变扁。X线片对早期(0、I期)股骨头坏死诊断困难,对II期以上的病变则可显示阳性改变,
磁共振成像(MRI)示:股骨头信号改变。
诊断:通过询问病史、临床查体、X线摄片、磁共振成像(MRI)、核素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等方法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
治疗:目前尚无一种方法能治愈不同类型、不同分期及不同坏死体积的股骨头坏死。应综合考虑分期、坏死体积、关节功能以及患者年龄、职业等,从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非手术治疗:保护性负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非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尚难预料。
手术治疗:包括保留患者自身股骨头手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大类。保留股骨头手术包括髓芯减压术、植骨术、截骨术等,适用于ARCOI、II期和III期早期,坏死体积在15%以上的ONFH患者。如果方法适当,可避免或推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对晚期股骨头坏死有肯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