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九种“舒服”的姿势最伤身 别在学“葛优躺”了

  生活不容易,处处有压力,来个“葛优躺”,轻松又美丽。“葛优躺”在这个夏天莫名其妙地火了,不但各大娱乐圈明星纷纷效仿,发到网上,成功推出媲美“京城四少”的“京城四瘫”,而且网下也引发民众的热捧,不少市民表示,这个姿势最舒服。

  可就在“葛优躺”火了的的背后,却也有人反应自己的腰受不了了,“其实,‘葛优躺’式的坐姿,表面看起来非常舒服惬意。可是,一旦保持的时间久了,人会感觉不适,甚至惹上脊柱问题。”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脊椎外科主任杨炎鑫提醒。

  “葛优躺”放松了的同时,却在悄然伤害脊柱

九种“舒服”的姿势最伤身 别在学“葛优躺”了

  32岁的梁先生,平时上班的时候就坐姿不良,晚上回家看电视玩电脑也是半躺半坐,名副其实的“葛优躺”的效仿者,最近却因腰痛到医院就诊,经过诊断,梁先生患上了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医生表示,经常性的“葛优躺”就是罪魁祸首。

  杨炎鑫指出,人们之所以觉得“葛优躺”舒服,是因为平时坐姿时,需要用到腰部肌肉进行稳定,时间一长就会感觉到累,而“葛优躺”的姿势用不到腰部肌肉,力量由靠肌肉收缩发力维持变成了靠软组织被动拉长的张力维持,肌肉不再用力紧绷,自然会感觉“放松”了许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若长时间保持这种坐姿,很容易导致脊椎腰间盘突出、颈椎突出以及脊柱的生理弧度消失等问题。青少年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坐姿,很容易在发育阶段导致脊椎畸形,形成驼背

  生活中看似“舒服”姿势,其实很伤身

  其实,除了“葛优躺”之外,日常生活中,还有一大批不经意间保持的“舒服姿势”会伤害身体。

  坐:

  (1)跷二郎腿

  很多人一坐下来就会跷起二郎腿,时间一长极易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而出现脊椎变形,诱发腰椎间盘突出,此外,还会影响血液循环,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老人,长时间保持会加重腿部静脉曲张和栓塞的风险。

  单手托腮

  此外还有一些长时间在电脑前伏案工作的人,喜欢单手托腮撑着脑袋,同时肩膀高耸、近距离俯视屏幕,使颈部关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易患骨刺、椎间隙变窄等。

  站:

  (1)含胸驼背头前倾

  含胸、驼背、头前倾、肩膀耷拉着,是常见的错误站姿,虽看似放松,却会压迫颈椎、胸椎以及椎体周围神经,导致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等。

  (2)“稍息站”

  在商场、超市工作需要长期站立的人,爱将重心放在一条腿上,腰部歪斜,短时间内比双腿用力舒服,但腰椎两侧长期受力不均可能导致腰背疼痛。

  走:

  (1)低头弯腰拖着脚

  脚掌拖着走,抬脚幅度过低,易造成关节、肌肉、足弓劳损;走路不摆臂易失去平衡而摔倒;头部前倾使颈部血管、神经受到压迫,易诱发脑供血不足……

  躺:

  (1)趴着睡

  趴着睡不符合颈椎生理弧度,可能导致颈椎错位压迫颈动脉,导致大脑缺氧,出现头痛、头晕。俯卧还会压迫胸腹脏器,影响呼吸,干扰睡眠。

  (2)把腿垫高

  有些人睡觉时喜欢用枕头把腿脚垫高,这个姿势的确惬意,但不宜过长,否则加重腰部负担,还会增加心脏负荷。

  (3)以臂代枕

  手枕在头部下方以臂代枕时,桡神经缺乏保护,会被紧紧压在上臂坚硬的骨头上,导致神经损伤,出现手背伸直困难、感觉障碍等。

  TIPS

  一起来学护脊护颈操

  除了端正坐姿并适时起来活动,平日市民又该如何保护颈椎?

  五点支撑法

  适合:所有人

  动作: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每次连续做20~30个。

  室内拉伸操

  1、适合:上班族: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将腰和背部紧贴靠背,重复地将头向上仰,仰望天花板。

  2、缓慢地做扩胸运动,挺起胸骨。

  3、站在有靠背的椅子后侧,用双手扶住靠背,单脚站立,往后伸直另一条腿,做拉伸运动。

  游蛙泳

  适合:会游泳的女性

  动作 :标准的蛙泳动作。

2016-07-15 16:19:14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肺结核患者有什么症状表现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全身中毒症状以及肺外结核症状等。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感染程度、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是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初期多为干咳,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咳痰,痰液可呈黏液脓性或血性。咯血是肺结核的重要特征,可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胸痛多与胸膜受累有关,表现为钝痛或刺痛,深呼吸时加重。呼吸困难多见于病变广泛或合并胸腔积液者。2、全身中毒症状:肺结核患者常出现长期低热,以午后潮热为特征,可伴有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消耗症状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夜间盗汗,严重时可浸湿衣物。这些症状反映了结核病的慢性消耗性特点。3、肺外结核症状: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行或淋巴播散至其他器官,引起相应症状。常见肺外结核包括结核性脑膜炎、骨关节结核、淋巴结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等。症状因受累器官而异,如骨关节结核可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结核性脑膜炎可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针对肺结核的症状,建议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其次,确诊后应尽早开始规范的抗结核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和疗效。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影像学筛查。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肺结核容不容易传染
肺结核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但并非所有肺结核患者都容易传染他人。其传染性强弱取决于多种因素,了解这些对于预防肺结核传播、保护易感人群以及合理安排患者治疗至关重要。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尤其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其痰液中含有大量活跃的结核分枝杆菌。这类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这些飞沫可长时间悬浮,健康人一旦吸入,就有可能被感染。相比之下,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其传染性相对较低,但部分患者仍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排出少量结核分枝杆菌,存在一定传染风险。环境因素对肺结核传播影响显著。在人员密集、通风不畅的场所,如拥挤的教室、工厂宿舍等,飞沫传播更为容易,结核菌浓度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容易积聚,大大增加了健康人感染的几率。而在开阔、通风良好的室外环境,飞沫会迅速被稀释,传播结核菌的可能性降低。此外,个体的易感性也至关重要。免疫力低下人群,如HIV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老年人、儿童等,对结核菌的抵抗力较弱,接触结核菌后更容易被感染发病。即使接触相同数量的结核菌,免疫力强的人可能只是结核菌潜伏感染,而免疫力低下者则可能迅速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若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伴有咯血、低热、盗汗等疑似肺结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结核菌传播。一旦确诊应立即隔离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抗结核治疗原则,以尽快控制病情,降低传染性。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肺结核复发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肺结核复发后,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特殊部位症状等,这些症状的出现通常提示结核病情的再次活跃。在此期间,患者需注意隔离,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好口罩,防止结核菌传播给他人。1、全身性症状:发热是肺结核复发较为常见的全身性表现。结核菌及其毒素可作为致热原,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引发发热症状。多表现为长期低热,体温通常在37.3℃-38℃之间,以午后发热较为典型,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盗汗现象。长期的结核菌感染会消耗机体大量能量,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身体日渐消瘦。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是肺结核复发在呼吸系统的突出症状。由于结核病灶累及气管、支气管黏膜,导致黏膜受刺激,引发咳嗽反射。早期可能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咳嗽逐渐加重,可伴有咳痰,痰液性质多样,初期可为白色黏液痰,若合并细菌感染,则可能出现黄色脓性痰。当结核病灶侵蚀肺部血管时,会导致咯血症状,咯血量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痰中带血丝,重者则可能出现大口咯血。3、特殊部位症状:若结核菌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这是因为喉返神经受到结核菌的侵袭或周围淋巴结肿大压迫,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当结核菌侵犯肠道,引发肠结核时,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腹痛多位于右下腹,为隐痛或钝痛,腹泻与便秘可交替出现。当怀疑肺结核复发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胸部X线、CT检查以及痰结核菌涂片、培养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携带肺结核病毒会不会传染
携带肺结核病菌是否会传染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不能一概而论。部分携带活跃肺结核病菌的患者具有传染性,而潜伏性肺结核病菌感染者通常不具备传染可能。如果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处于活跃增殖状态,并且能够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通常具有传染性。这类携带者往往是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其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健康人一旦吸入这些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比如在一些通风不良且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拥挤的宿舍、办公室等,开放性肺结核携带者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很容易造成结核菌的传播,引发周围人群感染发病。然而,还有一类携带者不具有传染性,即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其体内携带结核分枝杆菌,但由于自身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细菌,使其处于休眠状态,并未引发明显的症状,也不会排出结核菌到体外。这类携带者不会通过呼吸道将病菌传播给他人。对于携带肺结核病菌的情况,应积极应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要注意隔离,佩戴好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防止病菌传播。潜伏性结核感染者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定期进行体检,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以防结核菌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普通人群则要注意加强防护,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减少与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必要时可遵医嘱接种卡介苗预防感染,共同防控肺结核的传播。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