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何中老年易出现足跟痛?

    许多中老年会有足跟痛的症状,特别是在休息一段时间进行初次活动时,如清晨下地的第一步或由坐、卧位改为站立和行走时,足跟部出现剧痛,可一到医院检查,可又并无明显的外伤史,专家表示,足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通常因跟骨骨刺、足跟下脂肪垫发炎、足跟骨的骨膜发炎、跖筋膜炎导致,这种情况最多见于40岁至60岁的中老年人,体重较大的偏多。

  10%的人一生中曾遭受过足跟痛

  数据显示,10%的人曾遭遇过足跟痛。足跟痛也叫跟痛症,主要是由于组织变性容易导致韧带松弛,使跟骨的受力点发生变化,在新的受力点发生损伤和产生无菌性炎症时出现疼痛。专家表示足跟痛基本可以分为下三种症状,不同症状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

为何中老年易出现足跟痛?

  跟骨骨刺引起:

  症状表现:可在X光片中显示,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隆起的骨刺部位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疼痛感产生。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轻重有关,与骨刺大小并无直接关系。

  治疗方式:可切除骨刺,但只有少数人足跟痛消失,大部分人仍遗留足跟痛。怀疑与长期牵拉刺激有关。

  跖筋膜止点炎引起:

  症状表现:维持足弓的韧带在脚后跟的止点处由于长期的站立或因扁平足等原因,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反复牵拉发生充血、渗出,时间长了以后部分发生骨质增生

  治疗方式:首先改善站立行走的习惯,另外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平足畸形,可以尝试使用矫形鞋垫,必要的情况下需要用药治疗。

  跟骨下脂肪垫炎引起:

  症状表现:足底脂肪垫萎缩使足跟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

  治疗方法:休息,减轻负重和行走,多用热水泡脚,注意穿着软鞋,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口服或外用的药物。

2015-10-09 01:25:17浏览9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