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了解女人常患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骨的健康是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动态平衡。骨吸收是破骨细胞不断清除旧骨,骨形成是成骨细胞不断生成新骨的过程。骨吸收和骨形成就譬如拆旧房和建新房,而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就像两位建筑工人,一位不断地在建房,一位不断地在拆房。当拆房和建房速率相当时,相安无事;但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问题就出现了。譬如:当破骨细胞拆房速率大于成骨细胞建房速率时,即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时,骨量就少了,常见于临床上的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大部分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而随着年龄的增大,比如60岁以上,成骨细胞建房速率降低,即骨形成小于骨吸收时,出现临床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骨质疏松的定义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脆性骨折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国内外骨质疏松的诊断都采用统一的标准,即以双能X射线(DXA)骨密度仪测腰椎或股骨颈的骨密度( BMD), T分数≤-2.5SD为诊断标准。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诊断包括疾病诊断和病因诊断,就像糖尿病的诊断一样,根据血糖升高情况可以诊断糖尿病病,但你是那种类型的糖尿病:1型、2型还是继发性糖尿病?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

  骨质疏松也一样,根据DXA检查就可以明确你是还是不是骨质疏松,但这时候还不能马上治疗,要进一步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明确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前者是因为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引起快速骨吸收导致的骨质疏松,后者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是因为骨形成能力较差引起的骨质疏松;而继发性骨质疏松都有非常明确的引起骨量丢失的因素,比如反复尿路结石、血钙增高,要考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有贫血、血沉增快、多发腰椎压缩性骨折,要考虑多发性骨髓瘤;有应用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等病史,要考虑激素引起的糖皮质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这些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首先要治疗原发病,比如手术切除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腺瘤、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等,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再治疗骨质疏松。

  五大方法预防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一、通过适量运动改善身体平衡,增强体力特别是下肢力量。

   运动可降低老人摔跤的发生率。美国专家指出,经常运动有利于保持老人反映敏捷和肌肉强壮,有益于身体协调,平衡性好,降低摔跤可能性。身体肌肉强健者比起那些卧床不起或身体虚弱的人,摔跤概率要低很多。

   运动还对骨骼和关节有直接的强健作用。骨骼少用或废用,就会加速脱钙和骨质疏松,进而发生萎缩,就像废用性肌萎缩一样。如果经常保持运动,骨骼就坚强有力,即使摔倒也不易骨折或脱位。一般推荐下列简单运动方式:承重运动,如散步;增强抵抗力运动,如举重;增强关节灵括性、平衡性的运动,如瑜伽或太极等。

   运动还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值得提醒的是,在运动前应先征求医生意见。对部分骨质疏松症病人而言,运动量大的运动,如慢跑或网球等,并不适合,因可能会引起骨折。所以运动量的把握要适当,太小达不到目的,太大会造成危险。

   二、为自己买一双合脚的鞋子。

   如果你已经患骨质疏松症,购鞋时不应只考虑款式的时尚性,首要考虑鞋子的适用性。一双不合适的鞋子会增加你活动时摔跤的发生率。最好买低跟、柔韧的布鞋,舒适,行走轻松,站立稳健。也可买合脚的运动鞋。皮鞋不如胶鞋,胶鞋不如布鞋。在家也应穿鞋,仅穿袜子或拖鞋,很容易跌倒。

   三、出外散步时,应看清路面,注意安全。下雨或下雪天,尽量走防滑或有草皮的路,而走水泥路或沥青路易滑倒。如患关节炎或其他疾病导致你走路困难时,则要借助手杖或拐杖,必要时由家人陪同。

   四、保持家居环境明亮、置物安全。

   老人视力降低,还受白内障等疾病影响,眼睛难以区分事物,特别在黑暗环境中,必须保持家居环境明亮。如在房间的天花板上装灯;卧室、洗手间、走廊等处安装夜灯;床头备只手电筒。这样夜间起床方便时不易摔倒。另外,要保持室内干净清洁,有序堆积衣物,不拌脚;光滑的地板上铺地毯;电线、电话线远离地板;走道、洗手间和浴室附近安扶手;在洗手间和浴室地板上放防滑橡胶垫。

   五、及时治疗其他慢性病。

   骨质疏松症患者合并的其他慢性病也会影响体力和器官功能,增加摔倒概率。如严重关节炎会使人寸步难行;视力障碍会直接影响行走能力;慢性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癌症、慢性肝炎和慢性肾病等都对活动和骨折有较大影响。不少患者即便一个简单的弯腰动作或一次寻常的咳嗽,也会导致骨折,应抓紧诊治。

2015-09-28 15:31:25浏览2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产后抑郁症介绍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系列抑郁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包括情绪低落、焦虑、易怒、失眠以及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等。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其发病率较高,对产妇及婴儿的健康和家庭关系均可能产生深远影响。产后抑郁症的成因复杂,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从生理角度来看,分娩后产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急剧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撤退,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情绪抑郁。同时,分娩过程中的身体创伤和疲劳也可能对情绪状态产生影响。心理因素方面,产妇可能面临角色转变、育儿压力、家庭关系变化等挑战,这些压力和挑战可能导致情绪问题。此外,缺乏社会支持、家庭矛盾、经济困难等社会因素也可能加剧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多样且持续存在,对产妇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除了情绪低落和焦虑外,产妇还可能表现出对宝宝的过度担忧、自我评价降低、对生活缺乏信心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婴儿的照顾和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建议家人应给予产妇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其缓解育儿压力和心理负担。其次,要积极给予医疗干预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等,以缓解症状。同时,心理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可以帮助产妇调整心态、改善家庭关系。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也具有积极作用。产妇应注意休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并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和帮助。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微笑型抑郁的表现有哪些症状
微笑型抑郁一般指微笑抑郁症,患者通常有表面微笑内心痛苦、兴趣爱好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建议家属多留意患者的异常表现,鼓励其主动倾诉。1、表面微笑内心痛苦:微笑抑郁症患者为了迎合社会期望和避免给他人带来麻烦,会在他人面前用微笑来伪装自己的真实情绪。但在内心深处,其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抑郁情绪,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压力、负面情绪无法释放,又不想让他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只能将痛苦隐藏在微笑背后,这种内外的矛盾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2、兴趣爱好减退: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可能出现失衡,会影响其情绪和奖赏系统。使患者对原本感兴趣的事情缺乏愉悦感和动力,因此患者渐渐对曾经热爱的活动如运动、阅读、绘画等失去兴趣,不再从中获得快乐,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义,这是抑郁症影响大脑功能导致的情绪和行为改变。3、睡眠障碍:微笑抑郁症患者常受睡眠问题困扰,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或早醒等。这是因为患者的大脑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即使在休息时也难以放松。同时,体内激素失衡,如皮质醇分泌异常,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睡眠节律紊乱。而睡眠不足又会进一步影响大脑功能和情绪调节,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失眠症状。建议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情绪,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不要急于给出建议或评判。同时,提醒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度运动,多晒太阳。如果发现症状持续不缓解或有加重趋势,要督促其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治疗。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抑郁病人的常见表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抑郁病人通常有情绪症状、认知症状、躯体症状等方面的常见表现。1、情绪症状:抑郁症发病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大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致使大脑对情绪的调节功能失常。患者会长时间处于心境低落状态,对之前喜爱的活动丧失兴趣,内心时常充斥着无助感与绝望感,经常毫无缘由地哭泣,且这种低落情绪并非短暂出现,而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久,病情严重时,还会并发焦虑情绪,表现为坐立不安,两种不良情绪相互叠加,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极大负面影响。2、认知症状:此类患者大脑神经细胞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患者的思维认知能力,进而难以集中注意力,在阅读、工作过程中,极易被外界因素干扰而分心,记忆力明显减退,刚发生不久的事情很快就遗忘。另外思维反应也会变得迟缓,与人交流时,话语减少,语速放慢,回答问题需要长时间思考,并且对自身存在错误认知,过度贬低自我价值,陷入消极的自我评价当中,难以自拔。3、躯体症状:抑郁还可能引发神经内分泌紊乱,进而累及身体各个系统。患者经常感觉疲劳乏力,即便充分休息,疲劳感也难以消除。睡眠出现障碍,入睡困难,躺在床上长时间辗转难眠,或者过早醒来后无法再次入睡。食欲也会改变,一部分患者食欲明显减退,看到食物没有进食欲望,导致体重下降;另一部分患者则会出现暴饮暴食情况,体重逐渐增加。同时,还可能伴有头痛、背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疼痛症状,经过医学检查,并未发现身体器官有实质性病变,但这些疼痛会一直困扰着患者。对于抑郁症患者,家人朋友要给予足够的关心与陪伴,留意患者情绪变化,鼓励其抒发内心情绪。患者自身应及时就医,药物治疗方面,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失衡状态,缓解症状。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认知,走出抑郁困境。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利于身体康复。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和症状有哪些
产后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焦虑不安、自我评价降低及睡眠障碍等。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女性在分娩后可能经历的精神健康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情绪、心理和生理症状。1、情绪低落:产妇可能长时间感到心情压抑、沮丧,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甚至无缘无故地哭泣。这种情绪状态可能持续数周或数月,严重影响产妇的日常生活和照顾婴儿的能力。2、焦虑不安:产后抑郁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担心宝宝的健康、自己的照顾能力以及未来的生活。这种焦虑情绪可能导致产妇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甚至影响到与家人的关系。3、自我评价降低:产妇在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下,可能会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无法胜任照顾宝宝的任务。这种自我评价的降低还可能延伸到外貌、身材等方面,使产妇感到自卑和不满。4、睡眠障碍:部分产妇可能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问题,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这种睡眠障碍不仅影响产妇的休息和恢复,还可能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建议产妇在分娩后应密切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如有上述症状出现,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具体方案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药物治疗时,可考虑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但需注意用药期间应停止喂奶,以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