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踝关节扭伤?要先冰敷再热敷

  踝关节扭伤,又称“崴脚”,它是我们关节急性损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女孩子穿高跟鞋、路面不平整、走路或跑步时没看清路面、下肢疲劳等都有可能不小心崴脚,很多人在崴脚后,都会选择热敷,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专家表示,崴脚后应该先用冰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减轻肿胀,等出血停止后才可考虑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肿胀和淤血的消退!

  崴脚说小也小,说大也大

  很多人对于崴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养几天就没事了”专家表示,踝关节扭伤背后可隐藏骨折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若拖延治疗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市民在崴脚后尽早去医院拍X光片,明确有无软骨和骨软骨损伤,并观察韧带断裂情况,必要时进行合理固定,以免由于韧带断裂造成关节不稳,从而导致一系列继发病变。

踝关节扭伤?要先冰敷再热敷

  专家介绍,崴脚后是否扭伤还是骨折,也可以自我判断,一般如果是扭伤的,受伤后马上感觉疼痛,且活动受限,不能行走或可勉强走路,随之踝关节肿胀;如果伤后踝部淤肿疼痛,内外踝部一压疼痛明显,还能听到骨擦音,出现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畸形,则是踝关节骨折

  崴脚后正确的处理步骤

  现在国际上对于关节急性损伤的处理方式为PRICE来处理。专家介绍,PRICE是发生脚踝扭伤无法立即就医治疗时应遵守的急性处理原则。具体是指,Protect(保护脚踝)、Rest(休息)、Ice(冰敷伤处)、Compression(以弹性绷带压迫包扎),以及Elevation(抬高脚踝以利消肿)。

  具体的操作方式为:患者最好停止运动,修养为主,用被褥等物品把足部垫高,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感。最好冰敷处理,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减轻肿胀。

  冷敷的同时或冷敷后,可用绷带、三角巾等布料加压包扎踝关节周围。也可用数条宽胶布从足底向踝关节及足背部粘贴、固定踝关节,以减少活动度。无论包扎或用胶布粘贴,均应使受伤的外踝形成足外翻,或受伤的内踝形成足内翻,即外踝受伤者应保持外踝松弛位,内踝受伤者保持内踝松弛位。以减轻对受伤的副韧带或肌肉的牵拉,从而减轻或避免加重损伤。

  如已发生或怀疑发生骨折,应选用两块长约30厘米的木板或硬纸板,分别放在受伤部位的内外两侧,并在受伤部位加放棉垫、毛巾或衣物等,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把两块木板固定结扎。如为开放性骨折,应加压包扎止血后再将骨折处固定。

  受伤后切忌推拿按摩受伤部位,切忌立即热敷,热敷需在受伤24至48小时后开始进行。

2015-09-23 01:11:32浏览11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