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骨松8大高风险群 健康补钙有一套

  骨质疏松不仅被称为21世纪“无声无息的流行病”,更是造成骨折致死的最大元凶!医师表示,想要预防骨质疏松症找上门,除了日常适度活动、饮食多加强钙质的补充外,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等8大高风险族群,更不可忽视补钙的重要性!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骨科部主治医师吴孟晃表示,根据世界流行病学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且台湾骨折发生率是全亚洲第一,再再显示骨质疏松症的潜在危险性。

  骨质疏松不上身!8大高风险族群当心

  不过,为什么现代人普遍都面临少“钙”的危机呢?吴孟晃医师指出,这主要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关。在三餐老是在外、嗜喝咖啡,饮食过度高油、高盐,加上摄取过多的动物性蛋白等不良饮食方式下,自然会使钙质流失加速大幅提升,增加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特别是本身有下列8大体质或生活习惯者更应多加小心留意、提前预防。

  8大骨质疏松高风险群

  第1/父母有骨质疏松症或驼背症状者。

  第2/年过40岁或已停经进入更年期的妇女。

  第3/体重过轻(身体质量指数小于19公斤/公尺平方)。

  第4/曾经使用过类固醇(俗称的美国仙丹),或长期服用胃药(氢离子帮浦抑制剂)及抗癫痫药物。

  第5/有甲状腺或副甲状腺机能亢进。

  第6/有喝酒或抽烟习惯。

  第7/避吃奶类制品又不使用钙片。

  第8/每天日照少于10分钟又无摄取维生素D补充剂。

  补钙对了吗?性别年龄差异需求大不同

  究竟该怎么正确补钙呢?吴孟晃医师表示,根据卫福部建议,台湾人每日钙质摄取含量,依照年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怀孕及哺乳中的妇女,由于需供给腹中胎儿及婴儿成长发育所需之养分,钙质摄取量更应额外增加。

  这样吃才补钙!

  此外,吴孟晃医师也强调,由于一般人的钙质摄取来源主要来自饮食,但若未加以留意补充,一天可由食物中摄取到的钙质大约仅有300至400毫克左右。因此,若想要有效补钙,建议不妨可参考从豆、鱼贝、坚果、蔬菜类等食物中挑选钙量较高的食物来食用,才有机会摄取到较多的钙质。

  若本身没有乳糖不耐症的问题,适度食用奶制品也是非常推荐的补钙方式。事实上,以容易取得的牛奶来说,1杯200c.c.的牛奶就含有大约200到240毫克左右的钙质;若是高钙牛奶更可高达到800到900毫克左右,相当便利。

2015-09-08 01:58:28浏览3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哪些分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般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慢性期骨髓纤维化期、慢性期髓系白血病类型,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慢性期 慢性期通常是指慢性期白血病,是指白血病细胞在患者骨髓内大量增殖,导致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使患者出现贫血、发热、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尼洛替尼胶囊、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2、加速期 加速期是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加重,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体重减轻、脾脏增大等症状,还会出现骨骼疼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达沙替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急变期 急变期是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出现急剧恶化,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贫血、发热、出血等症状,还会伴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尼洛替尼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慢性期骨髓纤维化期 慢性期骨髓纤维化期是指慢性期白血病的患者,由于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会导致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使患者出现贫血、发热、出血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尼洛替尼胶囊、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5、慢性期髓系白血病 慢性期髓系白血病是指慢性期白血病患者,由于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使患者出现贫血、发热、出血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胶囊、尼洛替尼胶囊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以免加重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