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预防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骨科 > 骨质疏松预防保健

预防骨头“松”人过中年应定期检查

举报/反馈
2015-02-02 01:03:1639健康网

  冬日里由于不慎滑倒摔伤而引起的骨折有很多。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但或许有些人不知道,老年人的这种骨折看似是意外,实际上却极有可能是由骨质疏松所致。而且这种骨折的“意外”,完全有可能避免。专家表示,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老化,它既非致命性疾病又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事实远比大家所想的要严重。

  据统计,全球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比例更是高达1/3。发生髋部骨折后的1年内,死于各种合并症者达20%,而存活人群中约有50%会致残,不仅生活无法自理,而且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人过中年应定期检查

预防骨头“松”人过中年应定期检查

  很多老年人以为骨质疏松和白头发、老花眼一样,是不可避免的“老年病”。专家强调,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只要做到“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9字口诀,就能减少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危害。通常,骨质密度在30到35岁左右时达到骨峰值,之后便会因钙质流失而开始下降,尤其以女性的下降速度更为明显。因此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适时检测骨密度,绝经后的妇女更应该重视此项检查。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质量的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骨密度高低可作为预测骨折几率的重要依据。若不及时干预,极易出现病理性骨折或在微细碰撞时发生骨折。

  此外,中年女性和绝经后妇女、老年男性、儿童以及缺少运动、长期饮酒和喜好饮用碳酸饮料的人,均易受到骨质疏松症的袭扰。

  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专家指出,一旦确诊存在骨质疏松症,一定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否则,一旦发生骨质疏松骨折,不仅患者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而且会增大再骨折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专家指出,预防骨折的措施主要是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中,对老年人要加强防摔、防碰、防跌倒措施;提倡合理营养和膳食,摄入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并减少盐的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戒除烟、酒嗜好;及时治疗影响老年人视力的疾病,如白内障;正确使用镇静剂;已有骨质密度明显下降的老年人,及时应用药物干预;老年人要预防跌倒,室内要光线充足,地面要整洁干爽,切勿堆放杂物。浴室及厕所,宜安装牢固的扶手及防滑垫,切勿举高取物,常用物品,应放近腰部位置的高度,要收好过长的电线,以免绊倒。

   老年人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太天真

  不少中老年人将补钙作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但由于不得要领,补钙后对骨质疏松仍未能有效控制,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补钙的认识存在误区:

  误区一: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单纯补钙可以部分延缓骨质的流失,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骨质疏松的问题。因为多补钙未必能使钙有效地被人体吸收。长期单纯地补钙可能导致便秘,对于肾功能不良的患者来说,还会出现肾结石。影响钙代谢的主要激素有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和降钙素,中年妇女因为更年期或缺乏户外运动,都会使雌激素浓度下降,维生素D合成减少,肾、小肠对钙的重吸收减少。不良饮食习惯,如多喝可乐,吃肉类等含磷高于钙的食物,嗜烟、酗酒,都会导致骨钙流失。

  误区二:血钙低就是缺钙。一些人认为,化验单上血钙低就应补钙。这种概念是错误的,因为人体中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血钙只是满足生理需要,维持动态平衡的一小部分,血钙水平受到机体各种激素的调解,基本保持正常水平。所以,血钙正常与否,并不说明是否缺钙。衡量体内是否缺钙,应做骨密度检测。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