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脊髓型颈椎病如何确诊?

赵文礼 外科 主治医师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1)脊髓型。若脊髓单侧受压,可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肢体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并出现病理反射,重者可引出踩阵挛。此外,尚有触觉及深感觉障碍。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变对侧以感觉障碍为主,即有温度觉与痛觉障碍,但运动机能尚好。

  若脊髓双侧受压,早期症状或以感觉障碍为主,或以运动障碍为主。到晚期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全痉挛性瘫痪,如步态飘忽,步履不稳,活动笨拙,以至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难。无论痛、温觉,还是本体觉、浅触觉,可有不同程度改变。严重者可有尿道或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2)混合型。如脊髓与神经根混合型,除有脊髓束受累症状和体征外,还出现颈肩痛,上肢麻木,手指仲屈活动不能自如,部分患者手部骨间肌及鱼际肌萎缩,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反射减弱和手指感觉减退等颈神经根受压症状。

  若是脊髓与交感神经或椎动脉混合型,除脊髓束症状外,还分别合并有交感神经或椎动脉受刺激症状,这将在以后的有关章节中详述。

  脊髓型颈椎病尽管分型不同,但其严重运动性障碍大致可归纳为四肢瘫、三肢瘫、双下肢瘫、双上肢瘫、偏瘫和交叉瘫等六大类型。而感觉障碍一般分为三类:①躯干有感觉障碍而下肢感觉正常。②躯干与双下肢均有感觉障碍。③躯干有感觉障碍而下肢或上肢仅有局部感觉障碍。

  当然,各型脊髓型颈椎病可以表现为单纯运动型障碍,也可为感觉、运动混合型障碍。

  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年以上,有肢体或驱干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步态飘忽,步履踌珊,感觉异常,症状时好时坏,呈波浪式进行性加重者,应怀疑到本病。若原先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而现在又出现上述某些症状及体征时,更应考虑到本病。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重要不同点是:前者病变不一定仅累及1节或2节,也不一定以颈第5颈椎至第6颈椎或颈第6颈椎至第7颈椎为好发部位,而是可以发生在较高或较低的节段;可以累及I节或2节,也可以累及3节或4节。在定位诊断方面,若有神经根受压的症状体征,应予高度重视。为’了确诊,除了拍摄常规的X线片外,还需作一些特殊检查,如CT、MRI、脊髓造影和腰椎穿刺等。

  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本病的桨别诊断很重要。凡造成脊髓刺激或损害的病变,均需与脊髓型颈椎病相鉴别。普通x线平片可排除颈椎骨折脱位、先天畸形、慢性感染和颈椎肿瘤等,但脊髓肿瘤、枕骨大孔区肿瘤、脊髓粘连性蜘网膜炎脊髓空洞症、后纵韧带骨化症和各种硬化症等,需要专业医生认真鉴别,以防误诊。

2014-11-05 17:15:52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边做饭一边狂躁怎么办
在烹饪过程中遇到情绪狂躁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呼吸、短暂休息、音乐疗法、以及寻求外部支持等来帮助改善,如果狂躁的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诊治。1、调整呼吸:当感到狂躁时,首先可以尝试调整呼吸。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方法。通过缓慢地吸气、屏息、再缓慢地呼气,可以减缓心跳速率,降低血压,从而缓解紧张情绪。2、短暂休息:如果烹饪过程中感到压力过大,建议暂时放下手中的活,给自己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可以离开厨房,到客厅或阳台等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让大脑和身体都得到片刻的放松。短暂的休息有助于恢复精力,重新调整心态,以更平和的心态继续烹饪。3、音乐疗法:在烹饪时,可以选择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来播放,如古典音乐、爵士乐或自然声音等。这些音乐能够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感。音乐疗法不仅适用于烹饪,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帮助缓解各种情绪问题。4、寻求外部支持:如果烹饪时的狂躁情绪持续存在,且难以自行缓解。可以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在必要时,还可以考虑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物如舍曲林等来辅助调节情绪。针对烹饪时狂躁情绪的问题,建议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缓解。首先,要认识到这种情绪是正常的,不必过于自责或焦虑。其次,可以尝试上述提到的方式进行调整。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在烹饪中寻找乐趣和满足感,也是缓解狂躁情绪的有效途径。如果情绪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就医。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狂躁症生活中如何调理好
狂躁症在生活中可通过规律作息、情绪管理、社交调节以及适当运动等方面调理好。若狂躁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1、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极为关键。固定的起床和入睡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对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起到积极作用。患者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通过温水浴、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促进睡眠。规律的作息能有效减少狂躁症发作的频率,缓解症状。2、情绪管理:学会识别和应对情绪变化是调理狂躁症的重要环节。当出现情绪高涨、易激惹等早期症状时,可采用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来平复情绪。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阅读等,在投入兴趣活动的过程中,能转移注意力,缓解狂躁情绪。3、社交调节: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但要注意适度。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供情感支持,增强心理韧性。与亲朋好友保持定期沟通,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不过,避免参与过于喧闹、刺激的社交场合,以免过度兴奋,加重狂躁症状。4、适当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对狂躁症的调理有益。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疲劳。建议狂躁症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监测病情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可制定详细的生活计划并严格执行。同时,避免生活中的重大压力事件,学会应对压力的技巧,如时间管理、问题解决策略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