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椎动脉型颈椎病该如何治疗

赵文礼 外科 主治医师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而引起其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在颈总动脉的后方上升,进入上6个颈椎的横突孔,由寰椎横突孔上方穿出后在侧块部转弯向后于桡骨大孔的外缘进入颅腔,与对侧椎动脉合成基底动脉,分枝供应小脑、桥脑基底、延脑、大脑枕叶及内耳。

  由于颈椎位于头颅与胸椎之间,活动量又大,因为易产生劳损,并随年龄的增长及损伤的积累而发生颈椎退变,随着椎间盘髓核的减小,开始产生髓核的纤维变性,同时纤维环也因变性而弹性减少,由于重力的影响而使椎间盘向周围膨隆,继之发生椎间隙变窄。由于椎间隙变窄使横突孔间距也缩短,又由于横突孔对椎动脉起固定作用,因此椎动脉被扭曲,使血流阻力加大。颈椎的退变引起Luschka关节增生,增生的骨赘有时可向外侧生长,可压迫椎动脉而引起供血不足,也可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从而引起椎动脉痉挛产生椎动脉供血不足。在正常情况下,当头向左侧转动时,左侧的椎动脉发生扭曲或扭曲加大而使管腔变窄、血流量减少,这时可由右侧椎动脉以代偿性的血流量增加而弥补之,不致造成脑组织缺血。但是,如果右侧椎动脉由于硬化或受骨刺的压迫和刺激引起管腔狭窄时,不能代偿性增加血流量,因此导致基底动脉缺血的一系列表现,产生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下列儿种情况:

  (1)头晕、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心慌。患者由于颈部后伸或旋转时产生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前庭神经核缺血性病变而引起眩晕发病时病人可有轻度失神及运动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稼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也引起头晕但不伴意识障碍。头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头痛是由于枕大神经病变引起。由于椎动脉分支枕动脉支配桡大神经供血,椎动脉缺血同样也可引起桡大神经缺血而引起其支配区头痛,常为间歇性跳痛,从一侧后颈部向桡部及半侧头部放射,可伴灼热感或痛觉过敏。

椎动脉型颈椎病该如何治疗

  (2)突然摔倒。患者常在下意识的扭头时突然下肢无力而摔倒,但一般无意识障碍,摔倒后很快病人就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这是本病的一个特点。

  (3)视觉障碍.由于基底动脉缺血,导致大脑桡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变引起。轻者可引起视物模糊,少数病人可视觉减退甚至失明。

  (4)由于椎动脉后方紧靠着颈神经根,因此在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时,神经根也常同时受损,而同时表现为须肩臂疼痛、麻木等根型颈椎病症状。

  在正常情况下,转头时虽可使一侧椎动脉的血运减少,但另一侧椎动脉可以代偿,因而不会出现症状。在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情况下,关于转头使一侧椎动脉的血运减少有两种解释。

   ①同侧供血减少论:当头向右侧转时,右侧的寰椎关节为肌肉所固定,以使头颅和寰椎块转动,而左侧的寰椎下关节面则向前向下方滑动。所以当头向右侧转动时,右侧的椎动脉可以发生扭曲,使管腔变窄,或完全闭塞。

   ②对侧供血减少论:由于椎动脉绕经寰椎横突,由枕骨大孔穿入硬脑膜,因此它相对固定。当转头时,寰椎也随之活动,产生将对侧椎动脉推出横突孔的作用力而阻碍血流。

   头颈部的过伸活动可以产生椎动脉的供血障碍。文献中记载有因医疗操作如拔牙、全麻插管、扁桃腺摘除和颈部手术而发病,或因交通事故而发生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应首先行保守治疗,无效者且症状明显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是牵引疗法,其方式和根型颈椎病一样,还可理疗、中药离子导入等.口服药物常用的有藉酸、地巴4,天麻丸、维生素B族,对头晕、脑胀、视力模糊者可加服黄连羊肝丸、祀菊地黄丸。

  经上述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症状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头晕由于颈椎不稳定引起者可做前路植骨固定术,椎动脉在横突孔处因骨刺压迫者可行部分横突切除术、椎动脉减压术。

2014-12-31 16:27:07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