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关节炎不是老人专利 四招远离关节炎

曹艳艳 风湿病科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约有3.55亿人。亚洲地区每6个人就有一人患关节炎———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目前,估计中国内地关节炎患者有1亿人以上,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关节炎不是老人“专利”

  一个人的关节健康与否关系到整个身体的健康。然而,当下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着关节问题的困扰。

  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共有100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有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现在,年轻人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久坐族”的颈肩综合征、“电脑族”的鼠标手、“手机族”的手机肘、“开车族”的腰椎病等关节健康问题。一些不经意的小习惯,很可能就埋藏着巨大的关节健康隐患。目前,年轻人关节健康的三大危害因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运动关节损伤、关节疾病。年轻人除了要注意关节防护,还应警惕年轻人群好发的关节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16~25岁,尤其是男性。目前,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约为0.3%。强直性脊柱炎一般发病比较隐匿,有些人早期可表现为下腰背晨僵、疼痛,活动后症状可减轻;有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等轻度全身症状。由于病情较轻,大多患者早期不能发现,致使病情延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随着疾病的进展,胸、颈部、脊椎部位会出现疼痛或活动受限。不但使患者的背部僵硬、脊柱强直、畸形,严重时可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建议年轻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早就医。

  中老年人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威胁

  中老年人经常因锻炼不当,导致骨折、脱臼等骨关节损伤。建议中老年人平时锻炼要悠着点,不仅需要防范运动带来的关节损害,还要警惕关节疾病的侵袭,尤其是中老年女性。

  类风湿关节炎是危害中老年女性关节健康的罪魁祸首之一。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表现并不明显,很容易与一般的关节疼痛混淆。在疾病初期,患者仅感觉1~2个关节疼痛、僵硬,早上起床感觉最为明显(就是我们俗称的晨僵)。晨僵主要表现为患者晨起或一段时间停止活动后,病变关节出现僵硬,活动受限,影响翻身、系纽扣、握拳等活动,需要经过肢体缓慢活动后,这种感觉才会消失。一般来说,晨僵的持续时间与病变程度相平行。晨僵时间越长,关节炎症程度越严重,所以僵硬的时间可作为观察疾病轻重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骨关节炎患者越来越多。骨关节炎可影响某个关节的所有部分,引起肌肉疼痛、炎症或行动不便,且骨关节炎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除年龄外,体重过重、受伤和糖尿病等也是引发该病的危险因素。中老年人要适量运动,减轻体重,但不主张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特别是关节出现急性炎症、严重骨质疏松时,稍不留神就可能导致病症加重。

  四招远离关节炎

  由于关节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除了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日常康复。

  1.多进行物理按摩。物理按摩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肌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但要注意,按摩最好由专科医生进行操作,千万不可盲目到不正规的小诊所按摩治疗。因为按摩并不能直接起到治疗作用,如果治疗不当,还会加重病情。老年人常有骨质疏松问题,若按摩用力过猛,则会造成骨折,尤其是患有颈、腰椎骨质增生的老年人,更不能轻易按摩,否则还容易出现神经损伤,甚至瘫痪。

  2.运动时注意保护已受损害的关节。日常生活中,不要让关节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不要盲目反复屈伸。有条件的可以佩戴四季兼用的关节护具。另外,要特别注意避免关节机械性损伤,尽量减少关节负重和磨损,如果是膝、踝关节部位有关节炎的患者,平时要尽量避免上下楼梯,长时间下蹲、站立、跪坐、爬山等较剧烈的运动。为了达到锻炼目的,患者可选择游泳、骑车、做体操等关节负重较轻的运动,也可利用把手、手杖、护膝、步行器或其他辅助设施来辅助关节运动。

  3.穿鞋有讲究。单薄的平底鞋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穿平底鞋行走时,体重会过多地压在脚后跟上,走路时间长了,上传的冲力可能会使人产生足跟、踝、膝、髋、腰等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最好穿松软、鞋底有弹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闲鞋,可减轻重力对关节的冲击,减轻关节磨损。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关节炎患者可多进行一些肌肉锻炼,可增强肌力,使肌肉运动协调,这样能缓解症状,增强关节周围的力量和耐力及关节的稳定性,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及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和控制。

  主讲人: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主治医师  曹艳艳

2014-12-07 01:44:23浏览6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何峰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频、排尿困难、间断性腹痛及尿潴留等。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发病率与年龄增长有直接关系。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位于膀胱下方,包围着尿道。当前列腺增生时,会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和其他相关症状。1、尿频:尿频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最早出现的症状,尤其是夜间排尿频率和次数明显增多,一般每晚都会大于两次,白天排尿也会增多。2、排尿困难:排尿困难是该疾病发展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排尿费力、排尿等待时间延长,或排尿时出现分叉、尿不尽感等。随着前列腺增生加重,这些症状也会逐渐加剧。3、间断性腹痛: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膀胱内残余尿增多,可能引发上尿路积水,导致腰痛。同时,膀胱内残余尿增多也可能伴有明显的小腹部疼痛。4、尿潴留:当前列腺增生发展至最严重阶段,可能出现尿潴留的症状,表现为膀胱内大量存储尿液,尿意强烈但无法排出,需立即到医院进行导尿处理。此类患应避免饮酒和食用辛辣食物,以减少前列腺充血和水肿;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和过度劳累。可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或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等药物,以改善排尿症状或缩小前列腺体积。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
何峰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前列腺增生是什么症状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由于前列腺组织的非癌性增生,压迫尿道,引发一系列排尿异常及其他相关症状,通常涵盖排尿困难、尿频尿急、血尿以及尿路感染等。1、排尿困难: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向尿道内突出,使尿道管腔变窄、变形,尿液排出受阻。患者排尿时需用力,尿线变细,甚至呈点滴状,排尿时间延长,有时需分段排尿,且感觉排尿不尽,残余尿量增多,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尿频尿急:早期前列腺增生刺激尿道黏膜,产生频繁尿意,尤其夜间更为明显,患者每晚可能起夜数次,干扰正常睡眠。随着病情进展,膀胱逼尿肌功能逐渐失调,膀胱有效容量减少,尿急感加剧,稍有尿意便需立即排尿,否则就有失禁风险,极大困扰患者作息。3、血尿:前列腺增生导致前列腺黏膜表面毛细血管扩张、破裂,血液混入尿液中,形成血尿。出血量可多可少,轻者仅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重者肉眼可见尿液呈粉红色甚至鲜红色,血尿现象往往令患者惊慌,一旦发现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警惕病情变化。4、尿路感染:增生的前列腺造成尿路梗阻,尿液引流不畅,细菌易在膀胱内滋生繁殖,引发尿路感染。患者常出现尿痛、发热、寒战等症状,感染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形成恶性循环,若不及时控制,可累及肾脏等其他泌尿系统器官,引发更严重后果。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建议定期体检,监测前列腺大小、残余尿量等指标。日常生活中,避免久坐、憋尿,减少对前列腺的压迫。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以免加重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的不适,应立即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保障泌尿系统健康。
何峰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前列腺增生有啥症状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主要包括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潴留及血尿等。该疾病是老年男性常见的良性泌尿系统疾病,因前列腺组织增生导致尿道压迫,引发排尿功能障碍,其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1、排尿困难: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多表现为排尿起始延迟、尿线变细、尿流无力及排尿中断,严重时需屏气用力才能排出尿液。此症状源于增大的前列腺对尿道的机械性压迫,导致尿道阻力增加。2、尿频尿急:早期以夜尿增多为特征,夜间排尿次数可达3-5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白天排尿频率亦增加,部分患者可出现尿急甚至急迫性尿失禁。尿频机制与膀胱有效容量减少、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相关,同时前列腺充血刺激膀胱三角区也可诱发尿急症状。3、尿潴留:因为前列腺腺体细胞过度增长,压迫后尿道,使排尿阻力增加,膀胱排尿压力无法克服高尿道内压,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在膀胱中滞留,形成尿潴留。4、血尿:因为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使尿道壁血管破裂;同时,前列腺内部血管增多且脆弱,易受压迫或摩擦而破裂出血。此外,合并感染、结石形成等也可能损伤血管,也可能进一步导致血尿。此类患者应注意避免久坐、憋尿及辛辣饮食,适度规律排精。药物治疗方面,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可快速缓解排尿困难,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能缩小前列腺体积,二者联合使用适用于中-重度患者,但需遵医嘱用药。必要时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
高勇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前列腺增生肥大能治好吗
针对前列腺增生肥大有多种有效治疗手段,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甚至达到临床治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主要因前列腺组织细胞增多导致体积增大,进而压迫尿道,引发排尿困难等一系列症状。对于多数前列腺增生肥大患者,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重要的。常用药物有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的平滑肌,快速缓解排尿困难症状,让患者排尿更加顺畅。5α还原酶抑制剂,像非那雄胺,可阻止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从而使前列腺体积逐渐缩小,从根本上改善增生状况。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反复尿潴留、膀胱结石、肾功能损害等,此时手术治疗也可发挥根治作用。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应用广泛的术式,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利用电切环将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切除,解除尿道梗阻。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从根本上解决前列腺增生肥大问题。此外,还有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等新型术式,同样能精准切除增生组织,减少术中出血,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手术治疗后,90%以上患者的排尿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临床治愈。如果怀疑前列腺增生肥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直肠指诊、超声等检查,明确病情。药物治疗时需严格按医嘱规律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选择手术,要充分与医生沟通,了解手术风险与注意事项。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