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老年太胖 当心退行性膝关节炎

  这个季节早晚温差明显拉大,许多老年人关节炎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一些人犯病初期只是偶尔隐隐作痛,后来疼痛加重,持续时间越来越长,逐渐影响活动和睡眠,有时候关节肿胀甚至出现“积水”,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关节炎”。专家提醒老年人,老人的退行性膝关节炎疼痛不可忽视,天冷导致血液循环减速,局部循环减弱,所以膝关节疼痛明显。如果患有关节炎切勿秋冻,膝盖有疼痛感就应及时就诊,早晚一定要注意关节保暖及合理运动。

  退行性膝关节炎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临床以中老年发病较普遍,尤以50-60岁最多见,肥胖的中老年妇女更为多发。 主要与她们的雌激素减少骨质流失、骨质疏松、运动减少等因素有关。

  中老年女性肥胖者易中招 姿势不良发病率高

中老年太胖 当心退行性膝关节炎

  据悉,高龄是退行性膝关节炎发病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遗传,关节炎患者多有家族聚集的倾向。肥胖增加了关节的负荷,体重增加和膝关节炎的发病率成正相关。特别是体格肥胖的中老年妇女,中年以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常出现代谢紊乱,体内脂肪堆积,肌肉松弛无力的“虚胖”。“虚胖”不仅增加了关节所承受的重力,对关节的稳定和运动也不能起到良好的协调、保护作用。有人主张通过减肥来减轻膝关节的负荷,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这种愿望固然很好,但不是所有肥胖病人都适合。而盲目减肥,并不能达到减轻关节负荷的目的,相反会加重人体的虚弱,使肢体的营养来源不足,承受重力的能力下降而加速退变。

  退行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早期为间断性,后期为持续性,劳累和夜间疼痛较重,上下楼梯时明显。关节运动时会出现“碾砂”样磨擦音和关节弹响声。

  发病的初期不能完成上下楼梯、跑、跳、蹲动作,后期时行动困难,甚至跛行。由于重力挤压和增生等因素,有的膝关节可出现严重变形,尤其是关节内侧。另外,有部分患者膝关节周围肿胀。有的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有的则出现短暂的关节绞索。

  急性期建议休息 中医推拿效果好

  专家介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主要是采用关节内或病灶内注射药物,可以延缓进程保护软骨,也可口服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止痛药、氨基葡萄糖类等药物。

  急性期建议休息, 发炎缓解后可以开始接受热疗。包括热敷袋、红外线、短波、超音波属于热疗的部份, 视病情需要可选择不同的热疗工具。电疗、雷射、水疗也可视病况的严重程度而进行, 对于解除发炎、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肌肉柔软度、促进组织修复各有一定的疗效。

  此病引起的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多属于风寒湿痹。所以推拿按摩治疗有不错的效果。针灸疗法也有一定的效果。针灸治疗基本以病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辨证选穴。

  慢性期可以适度锻炼 运动前别忘热身

  很多人患了退行性关节炎后,对于休息和锻炼的问题不知道如何把握。多练则痛甚,加重关节畸变;多休息,则腿上无力,全身疲乏。其实,正确、适度的锻炼有助于肌肉筋骨的强壮,这是膝关节稳定的基础;必要的休息有助于关节内无菌性炎症的消除、症状的缓解,这一对矛盾是摆在患者面前的难题。解决的方法是:急性发作期关节肿痛明显者,短时期内应注意休息,避免因活动而加重病情,不利于治疗。卧床期间做下肢的肌肉收缩锻炼,既可防止肌肉萎缩,也有助于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慢性期或恢复期可以做适当的体育锻炼,运动量和幅度应掌握在不加重关节症状的尺度内,避免突然加大运动量或剧烈运动。耐心细致地做好恢复期的锻炼,根据个体的承受,逐渐加大运动量,切忌急于求成。

  患者如何保护关节呢?医生建议患者可尝试简单的下肢保健运动,如拉筋运动:坐在床上或者椅子上,小腿举起至大腿后侧有被拉紧感觉的高度后,將脚板连同脚趾翘起,停住10秒后再放下,早晚各做10-20下。股四头肌运动:平躺,腿伸直,将膝窝贴近床面,数一至十后,再放松。半蹲运动:站立,微蹲,再站起来。

  运动宜每天做2至3回,每回10至20次,动作应缓慢柔和,可根据自己体能状况逐漸增加次数。运动前先热敷, 运动后适时冰敷可让运动发挥最好的效果。如果症状加剧,必须暂停运动。“退行性膝关节患者平时要注意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让膝关节固定在同一姿势,如跪坐、盘坐、蹲等动作。”专家还建议,运动前做5~10分钟的热身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应使肌肉、肌腱、韧带等充分伸展,使关节有足够的柔韧度,才能避免拉伤。对易受伤的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等部位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使用护膝,护肘,护踝,护腕等。

2014-10-29 02:42:30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晚上失眠怎么回事
引起晚上失眠可能是生理性原因、病理性原因和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1、生理性原因 生理性原因包括身体状况和生理过程的影响,如疼痛、头痛、关节问题等。这些问题可能影响睡眠时的舒适程度,导致失眠。例如,如果关节疼痛使得难以入睡,可以使用止痛药缓解症状,但不应长期依赖。 2、病理性原因 病理性原因包括疾病、药物、化学物质等对睡眠产生的影响。例如,慢性病、药物治疗等都可能导致失眠。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原发疾病治疗或调整药物的用量或时间。例如,药物治疗可以调整到白天使用,或减少药物用量以减轻其对睡眠的影响。 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可以是焦虑、抑郁、压力等。这些因素可以导致失眠,进而影响身体和情绪。患者可以寻求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或进行自我练习,如冥想、深度呼吸等缓解压力和焦虑。 晚上失眠也可能是由于神经衰弱、思虑过多,过度兴奋等原因导致,建议患者调整心态,放松心情。情况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解决失眠问题需要识别具体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永久性的失眠问题,尝试睡前进行放松练习、调整作息时间、睡眠环境的改善也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无法缓解,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采用一些药物治疗方法以缓解失眠症状。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失眠用什么药效果好
通常情况下,没有失眠用什么药效果好这种说法。失眠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常见睡眠障碍,失眠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右佐匹克隆片、安神补脑液、谷维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1、艾司唑仑片艾司唑仑片是一种抗焦虑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失眠症、癫痫等疾病引起的紧张、恐惧、失眠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片进行治疗。2、阿普唑仑片阿普唑仑片是一种抗焦虑药物,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抑郁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失眠症、癫痫等疾病引起的紧张、焦虑、失眠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普唑仑片进行改善上述症状。3、右佐匹克隆片右佐匹克隆片是一种镇静催眠药,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惊厥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症。若患者存在失眠的情况,可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4、安神补脑液安神补脑液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鹿茸、制何首乌、干姜、大枣等,具有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失眠健忘等症状。5、谷维素片谷维素片是一种镇静助眠类药物,主要成分是谷维素,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及内分泌平衡障碍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原发性痛经等疾病引起的紧张、焦虑、失眠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如果不适症状持续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失眠难入睡怎么办
儿童失眠难入睡可考虑饮食调理、运动疗法、环境调节、针灸治疗、中药调理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饮食调理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摄入刺激性食物及饮品,如咖啡、可乐等,建立规律进餐时间,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来改善睡眠质量。因为睡前摄入刺激性物质会导致中枢神经兴奋,引起难以入眠的现象发生;规律饮食有助于身体机能正常运行,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建议晚餐适量食用小米粥、桂圆汤,睡前喝杯热牛奶,有助于安神助眠。 2.运动疗法 建议患儿每天适当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比如跳绳、跑步等,每天锻炼30分钟,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消耗机体多余的精力,使大脑处于疲劳状态,从而达到促进入睡的效果。 3.环境调节 家长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如20℃-26℃,避免噪音干扰。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利于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于休息上,从而辅助改善失眠的症状。 4.针灸治疗 由专业医生运用特定穴位进行针刺操作,针灸治疗可选取督脉上的神庭、百会等穴位,以及心经上的神门穴,每次治疗持续一定时间,通常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见效。针灸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活动,进而产生镇静作用,有助于缓解失眠问题。 5.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依据患儿体质开具相应中成药,包括枣仁安神胶囊或百乐眠胶囊。枣仁安神胶囊一次服用5粒,一日1次,需要口服,温水送服,百乐眠胶囊一次4粒,一日2次,同样是温水送服。这些均为安神类中成药,有较好的助眠效果。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为儿童选用合适的药物。 此外,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日常作息时间,每天9点或10点入睡,尽量保证其按时睡觉,避免过度熬夜。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让孩子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以免光线刺激导致失眠加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