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颈椎病,年轻伤筋老了伤骨

  在医院常会遇到这样的年轻患者,因为颈椎疼痛难忍前来就诊,拍片后却发现颈椎骨一切正常。粗略估计,在20~35岁的年轻病人中,近90%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35~45岁的病人中,也有三四成面临同样状况。究其原因,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直接相关。

  颈椎是由七块椎骨搭起的一个整体,而长长短短、不同方向的肌肉保持了颈椎的动态平衡。若对颈部肌肉维护、保养不当,就会导致肌肉劳损,引起各种不适。而骨骼的变化,如曲度改变、骨质增生等,常需要多年的累积才能形成,因此,在颈椎部位,肌肉受损通常早于骨骼损伤。对年轻人来说,即便存在比较严重的疼痛、头晕症状,大多也不是因骨骼异常引起,而是源于肌肉的过度劳损;上了年纪的人,颈椎会因为衰老出现一些骨骼的退行性改变,比如钙沉积等,但他们的症状却可能没有年轻人强烈。

  当然,肌肉损伤也有一个渐进过程。早期,颈部肌肉会因长时间保持同一状态出现疲劳,而后背部肌肉会担负起代偿作用以缓解颈部压力,一旦疲劳状态达到代偿作用失效的程度,就会引起颈部肌肉的非正常收缩、痉挛,乃至纤维细小的断裂、出血水肿等损伤,表现出活动受阻、牵拉疼痛的症状。如果这种改变导致神经、血管受压迫,则会引发手麻、头晕等其他不适。

  肌肉就像“橡皮筋”,如果总是紧绷着,总有一天会失去弹性;若肌肉出现牵拉损伤,还容易引发年老后的骨质增生。因此,从年轻时起,就应该重视对肌肉的保养,不能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比如低头看电脑过久后,试着自然抬头,以放松颈部肌肉。如觉得肌肉疲累了,也可通过自我的抓拿、按摩缓解肌肉紧张,改善供血状态。

  颈部肌肉力量也是可以通过锻炼增强的,推荐一个“伸肌”锻炼法,即多练仰头。可以工作一小时左右,仰头四五下,每次不建议太多;也可以采取对抗性方式,即用双手抱住后脑,在仰头的同时,胳膊向前用力。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特别是有骨质增生(也称为骨刺)或椎管狭窄的病人,不宜过度仰头,也不能随意大幅度转动头部,以免导致病情加重。老年人保护颈椎的方法多因人而异,最好提前征求医生意见。

  专家小传

  孙武权,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推拿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主任

2014-10-27 01:28:39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娄朝晖
精选
娄朝晖主任医师骨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去咨询
擅长应用欧美新技术微创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骨肿瘤(脊柱四肢),骨结核(脊柱四肢),骨折脱位(脊柱四肢),腰椎滑脱,椎管狭窄(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等,治疗效果好。微创治疗脊柱侧弯,脊柱后凸(驼背等),颅底凹陷,枕颈部畸形等技术国内领先。 国内率先开展了应用3D打印技术翻修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等高难度手术。擅长有效治疗,斜颈,马蹄内翻足,脊柱,骨盆及四肢骨病,骨折,结核,肿瘤,骨髓炎等,复杂骨折,人工膝,髋关节置换,骨科肿瘤及软组织肿瘤根治性治疗技术及微创治疗技术。熟练掌握了微创镜下融合技术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治疗颈椎病,骨肿瘤,股骨头坏死等。擅长椎间盘镜通道,椎间孔镜及椎体成形三大微创治疗技术;
沈洋
精选
沈洋主治医师骨科
永宁县人民医院
去咨询
四肢骨与关节损伤,骨折手法整复术,腰腿疼痛的慢性治疗,骨折内固定手术;医疗纠纷的处理。
廖士平
精选
廖士平主治医师骨科
池州市人民医院
去咨询
四肢骨折、创伤,脊柱骨折,手足显微修复,足踝外科矫形与修复(拇外翻、平足症、高弓足、踝关节扭伤、骨折、慢性踝关节不稳、糖尿病足),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肩腰腿痛
查看更多骨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子宫颈有点肥大是怎么了
子宫颈有点肥大通常指宫颈肥大,宫颈肥大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其病因包括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宫颈损伤、雌激素水平升高等。如确诊为宫颈肥大,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是宫颈肥大的常见原因,如细菌、病毒、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宫颈,引发炎症,炎症持续刺激宫颈组织,使其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导致宫颈肥大。其次,多次人工流产、分娩等造成宫颈损伤,在修复过程中,宫颈组织可能会出现代偿性增生,进而引起宫颈肥大。另外,女性在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宫颈组织充血、增生,也可能导致宫颈出现生理性肥大。如果宫颈肥大伴有阴道分泌物异常、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可能需要遵医嘱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等阴道栓剂,以抗炎、抗菌。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激光治疗是利用高能激光束,精准作用于宫颈病变部位,使病变组织碳化、结痂、脱落;冷冻治疗则是通过液氮等制冷剂,让宫颈组织在低温下迅速冷冻、坏死、脱落;微波治疗借助微波产生的热效应,使宫颈肥大组织凝固、变性,改善局部状况。对于宫颈肥大,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涂片、HPV检测等,以监测宫颈健康状况。此外,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减少病原体感染的机会。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妇科病是怎么了
妇科病涵盖多种情况,通常由不良卫生习惯引起,包括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等疾病因素。如果出现白带异常、月经紊乱、腹痛、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B超检查、宫颈涂片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不注意外阴清洁,尤其是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易使细菌滋生,引发妇科问题。应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和卫生用品,经期更要注重卫生。二、疾病因素:1、阴道炎:常见的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症状为白带呈豆腐渣样,伴有瘙痒,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阴道片。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表现为白带稀薄、呈黄绿色,有异味。治疗常用甲硝唑制剂,如甲硝唑栓、甲硝唑片。2、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症状包括白带增多、呈脓性,可能伴有接触性出血。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原体选择药物,如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3、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肌瘤较小时可能无症状,较大时可出现月经增多、经期延长、腹痛等症状。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肌瘤大小、症状等选择手术,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也可采用药物治疗,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此类药物有助于缩小肌瘤。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性生活卫生,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若有妇科疾病史,应积极治疗,按时复查。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片状凸起是怎么了
皮肤出现片状凸起可能由蚊虫叮咬,以及疾病因素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角化病等引起。若发现皮肤出现片状凸起且持续不消退、伴有瘙痒疼痛或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皮肤视诊、皮肤镜检查等,必要时可能需做皮肤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一、非疾病因素:蚊虫在叮咬皮肤时,会注入唾液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局部出现片状凸起,常伴有瘙痒,一般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可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二、疾病因素:1、荨麻疹:病因复杂,食物、药物、感染等都可能诱发。皮肤会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片状凸起,颜色可为红色或苍白色,伴有剧烈瘙痒。治疗需寻找并去除病因,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盐酸奥洛他定等,缓解症状。2、接触性皮炎:皮肤接触特定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出现片状凸起、水疱等。应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物质,症状轻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起到抗炎、抗过敏作用;症状严重者可能需口服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等,但均需严格遵医嘱。3、脂溢性角化病: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多与皮肤老化、日晒等有关。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略高出皮面的扁平丘疹或斑块,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瘤状,一般无需治疗。如果影响美观,可遵医嘱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利用高能量激光破坏病变组织;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做好防晒措施,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若皮肤片状凸起情况发生变化,如面积扩大、出现破溃等,及时就医复诊。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气滞血瘀有五大症状,怎么调理
气滞血瘀是中医中常见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气血在体内运行不畅,导致气滞与血瘀并存。其症状多样,包括身体疼痛、情绪改变、皮肤异常、月经异常以及舌下脉络曲张等。针对这些症状,需采取相应运动调理、饮食调理、情绪调理、药物调理等来改善。一、气滞血瘀的五大症状:身体疼痛:气滞血瘀常导致气血瘀滞于经络,引发身体各部位的疼痛,如胸痛、腹痛、头痛等,疼痛性质多为胀痛、刺痛,且位置相对固定。情绪改变:气滞血瘀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情绪不稳定,出现烦躁、易怒、抑郁等情绪改变。皮肤异常: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可出现面色晦暗、皮肤粗糙、干燥,甚至出现瘀斑、青紫等现象。月经异常:女性患者常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经血有血块等,这是胞宫气血瘀滞的直接体现。舌下脉络曲张:舌下脉络颜色发紫、曲张增粗,是气滞血瘀的典型体征之一。二、气滞血瘀的调理措施:运动调理: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的流通。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一段时间,有助于缓解气滞血瘀引起的身体疼痛和不适。饮食调理: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山楂、桃仁、红花、当归等,可以将它们煮汤或泡茶饮用。同时,保持饮食的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有助于改善皮肤异常和月经异常等症状。情绪调理:情绪的稳定对于气滞血瘀的调理至关重要。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调节情绪。必要时,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药物调理:在中医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作用的中药来调理气滞血瘀。如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可以疏通经络,缓解疼痛;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可以疏肝理气,调节情绪。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确定。通过综合性的调理措施,可以促进气血的畅通,缓解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症状。同时,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以维护身体健康。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