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九成椎间盘突出可保守治疗

张顺聪 脊柱专科(二骨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随着长期伏案、长期开车、久宅一族的增多,腰椎间盘突出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些患者发病时坐卧难安,甚至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专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虽常见却并不可怕,医学界对它认识得早、研究得也多,从吃药、打针、针灸、理疗、牵引、红外线等保守疗法到微创手术、介入治疗等,治疗办法很丰富。约九成患者能够通过合理、系统的保守治疗而获得改善,只有少部分严重患者需手术。但此病的有效防治离不开对生活方式、工作习惯的培训以及合理的腰椎锻炼,特别是对患病人群,积极而有针对性的运动和锻炼才是最好的疗法。

  现象:长期久坐少锻炼,发病人群年轻化

  不到30岁的阿峰半个月前突然闪了腰,站也不是坐也不行,卧床还得“借势”,稍一翻身或姿势不对也疼得厉害。到医院一查,竟是腰椎间盘突出。阿峰告诉医生,他上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电脑前干活,下班也经常宅在家里打游戏。平时虽然锻炼少,但他基本不用弯腰干重活,为何年纪这么轻也会得这种病?

  “这不奇怪,并不只是长期弯腰劳作才会得这种病,长期久坐腰肌缺乏锻炼力量相应减弱,也可导致腰椎间盘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专科张顺聪主任医师指出,随着长期伏案、长期开车、久宅一族的不断增多,腰椎间盘相关疾病的人群也明显向年轻化发展,发病者当中甚至不乏20来岁的大学生,甚至十几岁的中学生。

  解读:症状严重与否与突出位置有关

  想起以前患腰椎间盘突出的奶奶每天坐卧难安、疼得半夜呻吟的情景,阿峰很是担心:“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吗?能治得好吗?”

  “其实腰椎间盘突出并不可怕,它在众多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只是最普通的一种。”张顺聪解释说,从我们儿童时期开始,椎间盘就是一团外壳柔韧、中间富含水分弹性十足的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到20多岁以后椎间盘的中心水分开始丢失,中间的部分弹性下降,外壳开始变得很脆,容易在一些情况下破裂。椎间盘的外壳一旦破裂、中心的东西突出来,就发生了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以后为什么不仅会引起腰痛,还会引起腿痛、腿麻呢?张顺聪分析说,在人体的椎间盘的旁边原本有神经经过,这些神经支配腰部及腿部、足部的感觉及活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和这些神经“和平相处”,不压迫这些经过的神经。但是,在腰椎间盘突出后,这些神经受到压迫,于是出现腰痛,并且向大腿、小腿、足背、足底的疼痛放射和传递。那么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越多症状就越重、突出少不要紧呢?

  “其实不然。腰椎间盘突出的多与少和症状的严重与否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张顺聪指出,如果椎间盘中心髓核突出的位置恰好是在神经通道出口、将神经压得死死的,那么即使只是突出一点点症状也会很严重。但若突出的位置不是直接压迫到神经,即便突出多一点也可能无明显症状。

  治疗:九成椎间盘突出可保守治疗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有人推荐针灸,有人推荐贴药膏,有人推荐理疗、牵引、推拿……到底该怎么治?

  “其实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都能通过合理的保守治疗改善症状。”张顺聪指出,统计显示大约90%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有效,不一定需要手术。保守治疗的方法有很多,针灸推拿、中药中成药、理疗牵引等最常见。没有破裂的椎间盘突出多数能够通过使用药物、理疗等来缓解,但破裂脱出或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应用牵引、推拿等办法恐怕就不合适了,有可能使椎间盘脱出进一步加重,甚至损伤神经,所以在进行保守治疗前,最好请专业的医生进行判断。

  “临床上有部分症状较严重的患者,盲目选择保守治疗可能会耽误病情。”张顺聪临床观察发现,有些症状已经影响到大小便功能,甚至下肢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的患者因为担心和畏惧手术而坚持保守治疗,以至于情况越来越糟。他建议突出椎间盘的位置比较特殊、无法通过保守治疗解除神经压迫的患者,应尽快通过手术治疗。但不论选择哪种疗法,都建议及早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详细诊查再做决定。

  预防:飞燕式锻炼有助腰椎健康

  “日常不正确、不恰当的脊柱姿势维持时间过久,加速了正常腰椎间盘的退变,也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张顺聪认为有效防治离不开对生活方式、工作习惯的培训以及合理的腰椎锻炼,特别是对患病人群,积极而有针对性的运动和锻炼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他建议站久或坐久后要记得适当活动,起身走一走。另外,经常游泳、吊单杠也有助于腰椎健康。他还给大家推荐了一种最简单的锻炼方法——练习飞燕式拉伸,具体动作要领是:俯卧床上,双手、双脚和头部慢慢用力往后拉伸,腹部着床,使身子做出像燕子飞翔的姿势。可能有些人一开始腰椎及肌群比较僵硬“飞”不起来,不必太过苛求,可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做便会逐渐有所改善。锻炼要避开腰腿痛急性发作期,强度也要因人而异。如果练习后第二天明显腰部酸痛、发僵,不适症状加剧,则应停止或适当降低锻炼强度。

  一些腰肌力量较弱难以“飞”得起来的中老年人喜欢练习倒着走,张顺聪提醒一定要在比较平坦开阔的场地上走,走时要尽量挺胸伸直腿一步一步抬腿往后退,要注意安全,动作要慢,避免跌倒。如果动作要领到位,每天走半个小时左右对锻炼腰椎也有一定的帮助。

2014-09-11 01:41:26浏览6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发热,呕吐,甲流怎么回事怎么办
甲流一般是指甲型流感。发热呕吐甲型流感多考虑是自身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饮食不当、流行性感冒等原因导致的,建议针对具体的原因来采取合适的治疗。 1、自身免疫力低下 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可能是环境污染严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的,进而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休息,适当锻炼。 2、饮食不当 如果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当,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饮食不洁,就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疾病,进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通常患者会出现上述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尽快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不良的饮食结构,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不适的症状。 3、流行性感冒 患有该疾病可能是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导致病毒感染引起的,还可能是与感染者共用洗漱用品等原因诱发的,会导致机体出现病毒感染的情况。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道异常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病毒、退热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可能是患有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导致的,若患者还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的症状,则需要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腹部闷痛发热
发生腹部闷痛发热,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胆结石、消化性溃疡等因素所致。 1、急性胃肠炎 如果不小心食用变质食物,变质食物内的病菌对胃肠道等人体器官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病变,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痛、体温升高、呕吐等症状,可以配合医生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胆结石 如果肝脏内分泌的胆汁长期储存于胆囊内部,无法通过胆管排出到胃肠道内参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造成胆汁过度浓缩,诱发胆结石,导致上述不适症状。可以按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片等药物治疗。如果胆结石体积过大,也可以通过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方法治疗。 3、消化性溃疡 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盲目使用药物、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对胃肠道内的黏膜组织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黏膜细胞受损,引起消化性溃疡,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配合医生使用枸橼酸铋钾片、法莫替丁胶囊等药物治疗。若出现恶性消化道溃疡,也可以通过胃大部切除术等方法。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等因素有关,需要做好腹部B超检测,采取合适方法改善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