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诱发骨质增生的7个元凶

  骨质增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由于关节退行性变而引发的慢性关节病,既然是慢性疾病就需要长时间的治疗,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那么,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骨质增生的发生呢?

  1.增龄

  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对北京郊区2063名成人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膝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 .1%、5 1.8%、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2.性别

  在5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2倍,但50岁以后两性之间基本相等。

  3.职业

  骨质增生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患病率的增加。如铸造工的肘、肩关节,矿工的脊柱和膝关节,装卸工的膝踝关节,驾驶员的肩关节,修理工和纺织工的腕关节,芭蕾舞演员的跖趾关节,长期从事刺绣、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颈椎关节,较长时间站位工作如纺织女工、营业员、迎宾小姐、仪仗队员的跟骨。以上这些部位因长期反复做某一个动作,使该关节经常受到磨损而引起骨质增生。1994年《风湿病年鉴》中指出,通过对年龄在50岁以上患有骨关节炎的109名男女病人与218名无骨关节炎的人相比较,发现每日蹲位或跪位超过30分钟或每日爬楼梯超过10层的人有明显的膝关节骨质增生高发病率。

  4.种族遗传因素

  英国人发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种人比黑种人发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结节的骨关节炎妇女,她们的母亲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别为普通人群的2~3倍。并且骨关节炎病人的HLA-A1、HLA-B8的检出率增高。

  5.体质因素

  体重增加使本来已遭磨损的退化的关节再加上重荷,当然就更容易破坏,所以骨质增生多发生于负重较大的髋、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于关节疼痛,患者不自觉地限制了活动而使体重增加,相互影响又加重了关节病变。美国《今日关节炎》发表一份研究资料指出:通过跟踪观察30~46岁的1178名男性,发现超过标准体重20磅的人发生骨关节炎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者多3.5倍的机会。发生部位多是髋、膝关节。

  6.姿势不良

  如长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者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病率特别高。这是由于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劳损,并由于颈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续紧张状态,久之这些肌肉发生静力性损伤,进而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骨质增生。也与颈椎关节长期受力不均,使压力(应力)集中于关节内的某处造成应力过度而损伤关节。

  7.骨内静脉瘀滞及骨内高压

  以骨内静脉瘀滞为特征的骨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使动静脉压差缩小、营养血管的血流减少、营养障碍可引起骨小梁坏死,骨细胞坏死可能是诱发关节炎的原因之一。

2014-05-22 02:48:03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毅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手脚骨质增生怎么治疗
手脚骨质增生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因为患者当前现象多考虑是重体力劳动引起的,也不排除与年龄增大、外伤等原因有关。1、重体力劳动如果平时不注意手脚部位的护理工作,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可能会导致局部关节慢性劳损,从而诱发上述情况。如果患者病情症状比较轻微,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如果疼痛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止痛治疗。2、年龄增大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局部关节会出现退行性病变,如果不注意局部关节的护理工作,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到刺激,可能也会出现骨质增生,伴随局部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能够有效增强个人体质。3、外伤如果不注意局部关节的护理工作,局部受到外力撞击以后,可能会导致局部软组织受到损伤,如果在骨折后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可能也会出现骨质增生,甚至诱发剧烈疼痛的现象。如果疼痛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吲哚美辛片等药物治疗。在外伤期间也可以配合中医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除此之外,也不排除与慢性劳损、家族遗传、骨质疏松等原因有关。如果患者病情症状比较严重,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也可以及时就医。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的原因都是缺钙吗
骨质增生是指骨刺。骨质疏松可能是缺钙导致的,但骨刺一般不是缺钙引起。如有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使得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而钙的缺乏确实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方面。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若长期钙摄入不足,或者钙的吸收出现问题,比如缺乏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利用等,就会使骨骼中的钙逐渐流失,骨量随之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同时骨钙的流失速度加快,这也是老年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此外,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缺乏运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雌激素对骨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会加速骨量丢失。缺乏运动则会使骨骼缺乏应有的应力刺激,影响骨的正常代谢。 然而,骨刺一般不是由于缺钙引起。骨刺是一种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其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身体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性,会在关节边缘长出新的骨组织,形成骨刺。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修复机制,但如果过度增生就会引起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另一方面,长期的关节劳损、姿势不良、过度肥胖等也会促使骨刺的形成。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更容易出现骨刺。此外,一些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等,也可能并发骨刺。 因此,骨质疏松和骨刺虽然都与骨骼健康有关,但两者的发生原因有很大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都是因为缺钙所致。对于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日常可进行适度的游泳运动。游泳时,身体在水中处于失重状态,能减轻对骨骼关节的压力。入水后,伸展四肢缓慢划动,可锻炼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症状和增强身体的稳定性。
陈毅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骨质增生、骨质钙化是怎么回事
骨质增生一般是指骨刺。骨刺、骨质钙化可能是年龄增长、过度劳累、外伤、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的。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组织器官会逐渐退化,骨骼也会逐渐老化,从而出现骨刺、骨质钙化的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2、过度劳累如果平时不注意休息,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导致骨骼部位受到磨损,从而出现上述现象。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3、外伤如果患者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现象,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质受到损伤,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立即通过冰袋冷敷的方式进行缓解,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遵医嘱使用吲哚美辛巴布膏、活血消痛酊等药物进行治疗。4、骨关节炎存在骨关节炎的患者,疾病发作时,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会出现骨质增生、骨质钙化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等药物进行改善,也可通过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5、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腰背容易疼痛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骨质钙化。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片、枸橼酸钙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休息,并且可以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例如牛奶、海带等。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