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A 剧烈运动和“突击”运动最易受伤
运动损伤多见于年轻的男性,他们喜欢运动,并且经常进行激烈的运动项目,例如篮球、足球等,在“厮杀”的过程中易因碰撞或者弹跳而产生关节韧带扭伤,重者还会出现骨折。除了激烈运动所导致的运动损伤外,“突击性”运动也会造成损伤。很多年轻白领,一周的工作日都要完完全全奉献给工作,只有周末的一两天可以闲下来,运动锻炼也只有“挤”在周末进行。为了弥补平时疏忽的训练,此时便给自己增加额外的运动量,恨不得“毕其功于一役”,结果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有时还“伤痕累累”。这些“周末运动突击队”,也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因为这类人群平时运动量少,肌肉、肌腱相对休息比较多,就好像“温室中的花朵”都比较脆弱,如果猛然增加运动量,自然难以承受。
B 避免运动损伤的“黄金法则”
专业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有时是难以避免的,但普通人却完全可以通过做一些准备和防护措施来避免平时运动中的损伤。运动无疑很重要,但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适量地进行运动更加重要。一旦受伤,一定要及时找专科医生咨询治疗。在平时的运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热身运动不可少
一般来讲,运动损伤往往与热身运动不充分有关。在身体还没有充分伸展开时运动,力量不够,关节像是生锈了一般不灵活,身体协调性差,往往容易出现拉伤扭伤的情况。有时候还可能由于运动过程中动作过猛,伤及脚踝、膝盖或腰部。
2、加强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要选择适合的运动场地,穿着好运动装备,并且了解一些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动作。如当快要跌倒时,要立即低头、屈肘、团身,以背部着地,顺势做滚动动作,不可以直臂撑地,以免造成骨折。
3、应该根据年龄和自身状况选择运动方式
不按照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健身很容易发生危险,比如50岁以上的人群不适合做剧烈运动;比如有的人心肺功能不好,盲目加大运动量,结果心脏负荷过大,损害了身体健康;又比如做仰卧起坐运动可以锻炼腹部肌肉,但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来说就不适宜练习。
4、最好多种运动方式交叉进行
不同的运动形式,主要参与运动的肌肉也不相同,如登山、慢跑主要是下肢肌肉进行发力,石锁、空竹则是上肢发力更多。长时间从事一项运动,容易造成局部肌肉的疲劳,进而出现慢性劳损。多一些运动方式的选择,既可以培养更多的运动兴趣,又可以避免肌肉的劳损。如果非常喜欢进行剧烈运动,最好请专业的运动员或者健身教练进行指导,规范动作,减少损伤。
C 轻度运动扭伤的自我处理方法
脚踝扭伤是常见的运动伤害,大部分发生在三十五岁以下,特别是青少年人群。避免运动扭伤对身体造成危害,最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首先是休息。在疼痛停止前尽可能不要用脚走路。其次是冰敷。在扭伤24小时内,将你的脚踝冷敷15分钟,然后停5分钟,如此反复,尽可能多做几次。第三是绷带包扎。轻轻地用绷带压缠住脚踝,使其更加稳定。最后是抬高。当你坐着的时候,可以把脚放在几个枕头上,这样你的脚就会比你心脏的位置高一些,这样便会有利于减轻脚部肿胀。
一旦脚踝部位的疼痛消失,先放松一点慢跑几日,但是如果出现一些较重的损伤,例如关节出现酸软,肿胀等,最好到医院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日常健身的5大误区
误区1 健身如“游戏”
在健身房里,很多寻求一时快乐的年轻人,他们一会儿上跑步机跑步,一会儿举杠铃,一会儿踩动感单车,虽然对这些项目和器械都不熟悉,但都尽量玩得像模像样。
提醒:不以追求健身为目的,仅把运动当成一种娱乐放松的方式未尝不可。但在没有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也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就算是玩,也应该选择低强度、安全的运动,如慢跑、自由单车等。别随便学大力士举杠铃,脆弱的手腕在高负重的压力下简直不堪一击。
误区2 花钱就能坚持
年轻人很容易心血来潮。兴趣来的时候,两三千元的健身卡几分钟就办了,该买的运动衣、运动鞋也迅速搞定。可是,刚开始兴致很高,过几天,兴致就淡了。这种情况,在各大健身会所都十分常见。
提醒:运动健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随便玩玩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好比减肥,至少一周要运动3次以上,每次最好1个小时。这是因为运动首先消耗的是肌糖原,大概半个小时以后才会消耗脂肪;其次,减肥不能光靠运动,还得配合适当的饮食。此外,运动减肥起码要有两三个月才能见效。
误区3 好强爱跟人比
有的人天生好强。练瑜伽看人家“劈一字”,自己明明柔韧性不够,却偏偏要竭尽全力地去试;打羽毛球时不可能接到的球也拼命接。凡此种种,运动早已失去了健康的心态,后果往往是自损其身。
提醒:运动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维护身体健康。如果一味地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甚至意外事件。在运动中一定要量力而为,切忌争强好胜,导致健身不成反伤身。
误区4 年轻不怕多练
有些年轻人平时并不运动,却觉得自己年轻力壮,也在球场上冲锋陷阵,即使出现胸闷气喘、腰酸腿痛、呼吸不畅的症状,也强忍着不适不肯休息。这看上去或许是勇者风范,可实际却是运动大忌,轻则可能伤筋动骨,重则可能突发心衰、猝死等意外。
提醒:在没有教练指导且没有经验情况下,运动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使运动符合身体的承受能力。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慢慢增加,幅度不宜太大,亦不要加得太密太快。若运动后睡眠不好、第二天感觉疲劳,影响工作和生活,则说明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过大。
误区5 天天练不用热身
跟着教练健身,一定不会漏掉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整理。然而,大部分人都是自己锻炼,往往很容易忽视热身和整理。
提醒:运动前热身是让机体活跃起来,起到暖身、升温,使心率达到运动状态,是十分必要的。热身要从头到脚,从上到下,各个关节韧带都要转动。运动后还应适当做放松整理,有助于让呼吸变得平静,加速乳酸消除,减缓肌肉酸痛,促进机体恢复。
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骨伤科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小儿骨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骨科Ⅱ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南山分院 中医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