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把握头2年“黄金治疗期”是关键

古洁若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清晨6时,家住广州的王女士在手指关节的阵阵僵痛中醒来,这种每每在清晨出现的疼痛已经折磨她将近半年了。之前她一直认为是普通的关节痛,直到最近才在正规医院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出现同样状况把类风湿性关节炎错当成普通关节痛的却绝非王女士一人。

300x300_001

古洁若教授

  据统计,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0.2%~0.36%,患者高达500-1000万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科主任古洁若表示,现在八成以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控制病情的效果,但遗憾的是,“很多人一出现关节痛,首先想到的是去看骨科,或者自己买些止痛药吃,极少人会将此类现象与风湿性疾病联系在一起。最终耽误了病情,导致关节变形,甚至残废。”

  类风湿关节炎已由“控制症状”,改进为“缓解病情”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但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得知,以前,不少该病患者长期承受着疾病的痛楚,最终走向关节变形和残疾的结局。但是,近十多年来,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不满足于消炎止痛,而是能缓解病情。

  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患者在几个月内就能完全控制病情,所以早期发现尤为重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科主任古洁若教授提醒,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早期会出现关节肿痛和早晨起床时双手关节僵硬(晨僵),不能自由活动的症状。如有类风湿疾病家族史、关节出现晨僵、疼痛、肿胀6周以上,可以怀疑是否类风湿性关节炎,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危害:头2~3年的致残率较高

  研究显示,75%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发病两年内即可出现骨破坏,高达80%的患者在患病20年后出现残疾;有工作能力的患者中,有1/3 RA患者在发病之后两年内丧失劳动能力。

  古洁若强调,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侵蚀发生在起病1~2年内。因此,如不在早期进行恰当的治疗,会导致关节畸形、功能受损,出现不可逆的损害,并加大疾病治疗的难度。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软骨或骨质破坏最早可以在发病的3个月内就出现,国际公认的治疗窗口期(即治疗的最佳时间)是起病3个月内。

  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首选药物

  激素药物可小剂量使用

  目前治疗类风湿的药物包括“治标药”和“治本药”。“治标药”主要是指非甾体抗炎药(消炎止痛药),主要是缓解关节的肿痛症状,可在“治本药”起效之前减轻病人的痛苦,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可逐渐停用。而“治本药”主要包括传统抗风湿缓解病情药(DMARDs)和生物制剂。

  古洁若教授说道,DMARDs这类药物也称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该类药物较非甾类抗炎药发挥作用慢,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大约需1~6个月,故又称慢作用抗风湿药。这些药物对延缓和控制病情的进展有很好的作用。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强调早期应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病情较重、有多关节受累、伴有关节外表现或早期出现关节破坏等预后不良因素者应考虑抗风湿药物的联合应用。

  临床上常用的抗风湿药物有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羟氯喹、来氟米特、艾得辛、雷公藤等。其中欧美各国风湿科医生将甲氨蝶呤定位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锚定药(anchor drug)。即一旦确诊并且需要用药,就应该考虑甲氨蝶呤。除非是有禁忌征。控制病情后,逐渐减药时,先减撤其他药,最后才减撤甲氨蝶呤。生物制剂的应用是近年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一个革命性的进展。据古洁若介绍:生物制剂疗效明确、起效快速,运用生物制剂可显著减少其他抗风湿药的剂量与数量,但由于价格昂贵与易感染问题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此外,对于激素药物是否能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古洁若教授表示,近年的研究发现,早期小剂量短期应用激素,可以延续关节破坏,与其他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发挥协同作用。但是激素的应用有两个重要的原则:一个是必须在使用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例如甲氨喋呤)的基础上加用激素;另一个是要“小剂量、短疗程”

  类风湿关节炎“不痛”≠能停药

  临床上,不少类风湿患者一旦症状缓解了就想停药,对此古洁若教授极不认可。她指出,类风湿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治疗。“因为治疗的目标不只是关节不痛不肿,更重要的是关节不发生破坏和畸形,不影响生活质量。”

  其实,临床症状改善与病情完全缓解并不等同,不痛可能只是表面现象,关节内部的病变(如滑膜炎症、滑膜增生、软骨下破坏及骨侵蚀等)过程并未真正停止,只有较长时间应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甲氨喋呤、来氟米特等),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所有的免疫病都不能根治,减少发病次数是关键。一方面,要把握好治疗时机,早期积极、合理地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另一方面,坚持长期服药治疗也很重要,需要维持治疗,就像高血压治疗一样。(通讯员:江澜)

 

 

2013-10-12 01:46:49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被晒后背后长痘是为什么
被晒后背后长痘可能是日光性皮炎、毛囊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日光性角化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是指皮肤接受强烈光线照射后,在日光照射的暴露部位出现皮肤红肿、灼热、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复方薄荷脑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2、毛囊炎毛囊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症反应。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3、过敏性皮炎如果对紫外线过敏,长时间照射以后,可能会诱发过敏性皮炎,从而出现皮肤瘙痒、丘疹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苯海拉明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4、荨麻疹荨麻疹主要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一般会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红肿、风团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苯海拉明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5、日光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是指皮肤长时间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皮肤损害,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丘疹、结节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乳膏、氟尿嘧啶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防晒,出门可以涂抹防晒霜或撑遮阳伞,避免紫外线刺激皮肤,引起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身体背后的肉老跳是什么原因
背后肉发抖即肌肉痉挛。出现身体背后的肌肉痉挛现象的原因较多,可能与受凉、电解质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以及癫痫等因素有关。1.受凉:如果患者后背部位的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空气中,则可能导致局部神经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放电的现象,进而引起肌肉痉挛的情况,并伴有疼痛感等不适症状。此时建议患者注意保暖,可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缓解。2.电解质紊乱:若机体存在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情况时,由于体内缺乏钙元素和钾元素,可能会导致肌肉兴奋性增高,容易诱发上述情况。对此应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氯化钾缓释片等药物来改善病情。3.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疾病是由于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疾病,在患病期间可能会对周围的神经组织造成压迫,从而会引起腰部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同时还会伴随有明显的刺痛感、麻木感、肌肉痉挛等不适现象。患者可遵医嘱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来进行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4.颈椎病:当患有颈椎病时,可能会因为颈部神经被压迫而导致支配背部的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引发上述症状。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予以缓解。5.癫痫:对于本身存在癫痫病史的人群来讲,若是脑部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或者是大脑内部出现异常的病理改变,则有可能会诱发癫痫发作。常见症状包括全身抽搐、意识丧失等,因此也会出现此现象。一旦确诊为癫痫疾病后,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配合医生使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可能是帕金森综合征所致,建议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病因,然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精油开背后背部大量疙瘩不痒
精油开背后,背部大量疙瘩不痒,可能是正常因素引起,也可能是毛囊炎、毛周角化病等原因引起,需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正常因素 精油开背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也能使体内的血液更加顺畅,毒素可以通过开背处排出,从而形成不痛不痒的疙瘩。这种一般属于正常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注意背部卫生,避免抓挠,在饮食上多吃小米粥、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毛囊炎 由于精油属于油状物质,如果使用过多可能会导致背部皮肤毛孔堵塞,而内部的皮脂腺还会正常产生分泌物,分泌物过多堆积容易形成炎性丘疹,从而导致毛囊炎的出现。其可能不伴有瘙痒症状,但用手按压时会出现疼痛。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严重时还可以搭配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治疗。 3、毛周角化病 如果使用劣质精油,其中的成分可能会导致毛囊受到刺激,周围的细胞出现过度角化,从而导致毛周角化病的出现,使背部皮肤出现大片红疹,不痛不痒,伴有粗糙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A酸乳膏、尿素软膏等药物治疗,还可以进行激光治疗,可从一定程度缓解红疹症状。 精油开背后,背部大量疙瘩不痒还可能是脂溢性角化病等原因引起。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处理。平时注意个人卫生,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病情加重。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口腔全景片可以看出什么疾病
口腔全景片可以看出龋齿、根尖周炎、先天缺牙等疾病。口腔全景片可用于评估全口牙的健康状况、检查儿童的牙齿发育情况、观察智齿的阻生情况。1、龋齿龋齿是由口腔内多种因素引起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变,一般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物分解。牙齿硬组织的缺损会导致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出现破裂,牙齿表面变得比较脆弱,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通过口腔全景片可以检查牙齿是否有缺损,如果有缺损,则说明有龋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修复手术进行治疗,如窝洞充填术、嵌体修复术等。2、根尖周炎根尖周炎是指发生在根尖周组织中的一种炎症性病变,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外伤等原因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咬合痛、根尖部位有明确的压痛点等症状。通过口腔全景片可以检查根尖周组织的情况,如果有炎症,则边缘整齐,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炎症反应,是诊断根尖周炎的依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根管治疗术、拔牙术等方式进行治疗。3、先天缺牙先天缺牙是指牙齿在发育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牙齿的形体出现异常,从而导致牙齿不能正常生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齿缺失、牙齿过小等情况。通过口腔全景片可以检查牙齿是否有缺失,如果有缺失,则说明有先天缺牙。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种植牙齿的方式进行治疗,如种植牙齿缺失后可以选择烤瓷牙修复,烤瓷牙修复的优点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避免出现牙齿的磨损。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出上下颌骨肿瘤、面部骨折、面部畸形等疾病。建议患者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姚倩倩主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性疾病会通过口腔传染吗
个别性病可以通过口腔黏膜进行传染,常见的有尖锐湿疣、梅毒、淋病等。 1、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也可以通过间接地接触感染的物品进行传染。如果患者口腔破损部位接触了含有相应的病原体的体液或者血液,也有可能被传染,会出现红色丘疹、糜烂渗液等症状,可以使用光动力、二氧化碳激光等进行治疗。 2、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如果患者口腔黏膜接触了梅毒患者的皮损,而自身黏膜又有微小的破损和伤口,梅毒螺旋体就可能会趁虚而入发生感染。一期梅毒会出现硬下疳、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选择肌肉注射或者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如长效青霉素等。 3、淋病 淋病是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毒会通过口腔等部位传播,它的传播途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传播,即通过亲密的性接触进行传播,二是间接传播,即通过接触淋病病人污染的衣物或者用具进行传播。因此患者需要尽早确诊,及时治疗,不接触污染的衣物或用具。 性病一般是通过高危的性接触来传染疾病,因此建议患者不要进行高危的性行为,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注意休息,饮食上不要吃口味太重的食物。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全面治疗,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癌前状态有哪些口腔疾病
癌前状态的口腔疾病一般有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白斑病、扁平苔藓等。 1、牙龈炎 牙龈炎是指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龈组织炎症,主要表现为刷牙出血、牙龈红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低下、遗传等因素导致的。患者会出现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在进食时可能会出现疼痛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4、白斑病 白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日光照射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会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白色斑块,并且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皮屑。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伴有瘙痒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维A酸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5、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中年人,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但以四肢伸侧为主。本病常为对称分布,好发于手腕、膝部及踝部等部位,典型皮损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上有蜡样光泽,边缘轻度高起,中央略凹陷,受压易变色。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还可口服羟氯喹、沙利度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上述情况还可能是口腔鳞状细胞癌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郭武城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有哪些
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一般有口腔溃疡、牙龈炎、龋齿、牙周炎、牙髓炎等。 1、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可能是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下、维生素缺乏、精神压力大等原因导致,会使儿童的口腔黏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点。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冰硼散、桂林西瓜霜等药物治疗。 2、牙龈炎 牙龈炎是指由牙菌斑引起的牙龈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疼痛等症状。儿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过氧化氢溶液等药物治疗。 3、龋齿 龋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由于儿童吃含糖量高的食物过多或口腔清洁不到位,导致细菌侵蚀牙齿造成的。儿童主要表现为牙齿疼痛、牙齿敏感、牙齿表面出现黑斑等症状。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化亚锡、氟化铵等药物治疗。 4、牙周炎 牙周炎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松动等症状。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治疗。 5、牙髓炎 牙髓炎通常是由于化学刺激或者是温度刺激等因素引起的,会导致牙齿出现剧烈性的疼痛感,而且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咀嚼功能,此类疾病儿童也较常见,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儿童进食后漱口,漱口可以帮助清除残留的食物残渣,中和吃食物或喝饮料后口腔内产生的酸,尽快恢复口腔的中性环境,保护牙齿。如果儿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张卫群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口腔疾病引起的口臭
口腔疾病引起的口臭,主要原因包括龋齿、牙周炎、口腔干燥综合征等。如果想要治疗口腔疾病带来的口臭,最重要的是要对引起口臭的口腔疾病进行病因治疗。建议患者出现口臭的情况,及时就医检查,切不可自行服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延误病情。 1.龋齿 龋齿也经常被称为虫牙、蛀牙。好发于不注意口腔卫生、饮食不健康、机体免疫力较差的患者。由于细菌的代谢作用,会产生口腔异味。建议在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并及时前往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用75%氟化钠甘油糊剂、8%氟化亚锡溶液等进行治疗,也可采用银汞合金充填术,必要时进行根管治疗。 2.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周组织受到刺激引起的一种炎症表现。好发于口腔卫生较差,口腔存在牙结石等异物的患者。当出现牙周炎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康复新液、复方硼砂溶液等漱口,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必要时用头孢克肟、甲硝唑等抗炎治疗。 3.口腔干燥综合征 口腔干燥综合征常以口腔干燥为主要表现,同时可出现口中苦涩,舌部运动不灵活,吞咽困难,口唇干裂、有鳞屑,口角皲裂,常有严重进行性龋齿,从而引起口臭。患者常伴有慢性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强的松、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应对本身患有的慢性疾病进行积极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