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过早抱婴儿可能引起颈椎损伤

  专家:婴儿颈椎损伤或有致瘫风险

  专家表示,婴儿出生后半年内,由于颈部肌肉韧带发育不全,难以支撑头颈重量。80%的胎儿的枕寰关节(枕骨与颈椎第一块形成的关节)和寰枢关节(颈椎第一块与第二块形成的关节)在出生时是处于半脱位状态的。所以大人抱起时稍有不慎,即可造成婴儿头颈过伸过屈。 若发现不及时,可导致婴儿身体发育异常,造成学步困难,甚至有致瘫危险。

  这样做可能损害婴儿的颈椎

  抱的方法不对。婴儿对母亲有天生的亲近欲望,希望早抱,不愿躺着。而当女性第一次当母亲,热情有余、经验不足,婴儿一哭就过早地抱起,或没掌握好抱的姿势、方法。这就大大增加了婴儿颈椎损伤的几率。

  在婴儿车里睡觉。我们经常可以在大街上看到婴儿已坐在婴儿车里低头睡着了,大人还继续推着车走,这是造成婴幼儿颈椎损伤的又一常见因素。另外幼儿站起后,从手推车上头朝下摔伤头颈的事也不罕见。

  从床上掉下。幼儿会爬、会走时,从床上掉下是颈椎损伤的一种突发因素。由于幼儿掉下床时多是头着地,医生常常只想到脑外伤,实际上颈椎外伤远比脑外伤多。因为脑有坚硬的颅骨保护,而幼儿头着地时往往会有颈椎扭伤,形成颈椎间接暴力冲击压缩伤。

  此外,在学前和中小学时期颈椎损伤,更多以戏耍运动和意外造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活动量较大,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喜欢玩“顶牛”、头倒立、翻跟头等;中小学开展垫上运动等体育活动,如果准备不充分、技术不熟练,也容易造成颈椎损伤。如果从单杠、双杠、高低杠摔下,应高度重视。

  家庭预防婴幼儿颈椎受伤对策

  不要过早抱起新生儿。婴儿出生后要适当延长卧床时间,新生儿一般需要平躺3~4个月,甚至7~8个月。这对已有的产伤是最好的治疗,对无产伤者也有预防作用。

  抱婴幼儿时大人要用一只手托住其颈部,防止婴幼儿头颈过伸或过屈。

  婴幼儿坐推车时如果睡着了,必须立即让其平卧。

  婴幼儿床边要设有足够高的护栏,以防跌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3-09-10 04:34:32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老年斑变黑凸起结痂怎么回事,怎么办
老年斑变黑凸起结痂可能是由于外界刺激、皮肤损伤、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诊断下,明确病因,再进行治疗。1、外界刺激如果患者经常受到紫外线照射,会导致皮肤出现损伤,从而出现老年斑变黑凸起结痂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乳膏、氢醌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通过激光治疗缓解症状。2、皮肤损伤如果患者皮肤出现损伤,会导致皮肤的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导致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消毒液、过氧化氢溶液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通过冷冻治疗缓解症状。3、脂溢性角化病脂溢性角化病通常是由于皮肤老化、基因突变等原因所引起,一般会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扁平丘疹、斑块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4、日光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通常是由于日光照射、接触紫外线等原因所引起,一般会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丘疹、结痂、瘙痒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5、真菌感染如果老年斑部位受到真菌感染,也有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甚至还会伴有皮肤发红、皮肤粗糙等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除以上情况外,还有可能是过敏性皮炎、黑色素瘤等疾病引起,患者应尽快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可以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柚子、黄瓜、西红柿等,避免吃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比如炸鸡、肥肉等。另外,还要注意平时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地熬夜。
郑跃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手上长老年斑是什么原因
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老年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其病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如年龄因素、紫外线照射等,以及疾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内分泌紊乱等。患者要注意做好防晒工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一、非疾病因素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皮肤的新陈代谢逐渐减缓,皮肤细胞的更新速度也随之变慢。这使得皮肤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容易出现异常增生和分化,从而增加了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病风险。2、紫外线照射: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损伤。紫外线可诱导皮肤细胞中的DNA发生突变,激活相关的原癌基因,使细胞增殖失控,进而促使脂溢性角化病的形成。二、疾病因素1、病毒感染:有人认为人乳头瘤病毒即HPV感染可能与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生有关。HPV病毒可以感染皮肤细胞,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从而引发脂溢性角化病。2、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可能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平衡,进而影响皮肤的代谢和生理功能。以糖尿病为例,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皮肤组织中的微小血管和神经受损,影响皮肤的营养供应和代谢调节,使得皮肤细胞容易出现异常,增加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病几率。对于有脂溢性角化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皮肤自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如果发现皮肤上出现新的、形态异常或有变化的皮疹,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评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