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职业病之“电脑脖”

  由于长期慢性劳损,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已经从40 岁提前到30 岁,且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领职业病。

  “电脑脖”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鼠标手”是由于长期操作电脑造成的。如今在都市中打拼的白领们,很多人都是“上班对着电脑忙工作,下班对着电脑忙游戏”,尤其从事财会、写作、公务员、教师等长期伏案的职业人群。他们经常抱怨颈肩酸痛、上肢麻木、颈部肌肉紧张、转动头部时还会咔咔作响,并且双手发冷、麻木,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甚至伴有恶心眩晕的症状。

  ——假如出现以上症状,就要提高警惕了!“电脑脖”已经悄悄爬上了您的颈椎!

  颈椎作为我们身体承上接下,脊椎活动最多的部位,更是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位,也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一旦颈椎出现疾患,就会出现压迫血管、压迫神经等问题;而前述症状都是由于压迫到血管或神经所引起的。

  办公族为何易患“电脑脖”?

  导致“电脑脖”的因素究竟有哪些?为何办公族容易得颈椎病呢?

  1.经常低头伏案或僵着脖子看电脑。长期保持同一姿势,造成颈椎的慢性劳损。正常颈椎是有一定生理弯曲的,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会使颈椎的生理弯曲变直,引起颈椎周围组织的变化,如肌肉紧张、骨质增生等,从而刺激周围的神经血管,引起颈椎病。

  2.很少去室外活动、晒太阳。终日待在办公室,很少有机会去室外活动、晒太阳,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从而引起缺钙,导致颈椎骨质疏松或者增生。

  3.不良姿势。不良姿势也会诱发颈椎病,如经常用一侧肩膀夹电话、翘二郎腿等。

  4.缺乏体育锻炼。很多人平时忙于工作没空锻炼,周末也“宅”在家中上网看电视。

  5.不良生活习惯。夏季贪凉,空调开的温度太低;冬季许多爱美女士为秀出纤细性感的颈部穿低领毛衣,导致颈部受凉。

  防治“电脑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电脑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习惯导致的,而是日积月累造成的慢性疾病;当然,想要治疗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预防颈椎病,则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该怎样防治“电脑脖”?

  1.检查电脑。台式电脑尽量将键盘放到桌面上,将手扶持在桌面上敲击,使肩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另外保持电脑屏幕与眼睛在同一水平线,使身体与颈部保持直立状态,不低头。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尽量垫高笔记本,最好使用外接的传统键盘和传统鼠标。

  2.“米”字操。工作时每隔1小时便站起来活动一下,用颈椎对着天花板写“米”字,幅度越大越好,耸耸肩膀,用力摆臂等。

  3.改掉不良习惯。改掉躺着看书,用肩膀、下巴夹着话筒接电话等不良习惯。

  4.摄取足够的钙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口服维固康+晒太阳。

  5.加强体育锻炼。游泳、打羽毛球、瑜伽等运动都能够使我们的颈椎得到锻炼。

  6.注意颈肩部的保暖。夏季空调不要对着颈部吹,最好在办公室备个披肩搭在颈肩处,女士们冬季穿低领毛衣也要记得搭条丝巾。

  假如做好这些依然不能摆脱“电脑脖”的困扰,您就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了。

2013-08-27 14:47:1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什么是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毒DNA是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其承载着乙肝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乙肝的发病机制、病情监测和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了解乙肝病毒DNA,对乙肝患者的诊疗和康复至关重要。乙肝病毒DNA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结构独特。其包含多个基因区域,如S基因区、C基因区、P基因区和X基因区等,每个区域都编码着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于病毒的生存、复制和感染能力至关重要。乙肝病毒感染人体肝细胞后,其DNA会进入细胞核,并在一种特殊的酶作用下,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cccDNA十分稳定,能持续转录出病毒的信使RNA(mRNA),进而翻译出病毒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实现病毒的大量复制,这也是乙肝难以彻底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具有重要意义。其能直观反映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当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较高时,表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传染性较强,此时患者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肝脏受到损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相反,若定量数值较低,说明病毒复制相对受到抑制,传染性较弱。此外,通过动态监测乙肝病毒DNA定量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DNA定量持续下降,说明治疗方案有效;反之,若数值不降反升,则可能需要调整治疗策略。对于乙肝患者,若乙肝病毒DNA定量高且伴有肝功能异常,通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务必严格按医嘱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大三阳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乙肝大三阳患者症状有差异,部分有症状者,因肝脏功能受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隐痛、黄疸等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虽病毒复制活跃,却因肝脏代偿能力强而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患者在有症状的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与肝脏功能受损相关的临床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着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肝脏炎症明显。具体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肝区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肿大,肝包膜被牵拉所致。黄疸也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呈深黄色,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下降,胆红素在体内堆积所致。然而,并非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有一部分患者,虽然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但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患者可能没有与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此类患者可能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乙肝大三阳,但由于没有症状,往往容易忽视病情,从而延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携带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乙肝病毒的持续存在和复制,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潜在的损害,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怎么传染
乙肝携带者通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人的可能。这类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或在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都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母婴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也会传染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不过,一般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染,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治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面对生活,定期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非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暴露,及时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害。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乙肝不能吃什么食物有哪些
乙肝患者应避免食用高油脂食物、高糖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工肉类等。如果乙肝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1、高油脂食物: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都属于高油脂食物。乙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过多摄入高油脂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引发脂肪肝,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甚至可能影响乙肝病情的控制。2、高糖食物: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乙肝患者应谨慎食用。大量糖分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同样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促使肝脏脂肪变性,不利于乙肝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与病情稳定。3、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乙肝患者本身肝脏功能欠佳,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食用这类食物后,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间接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4、加工肉类:像腊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肉类,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大量的盐和防腐剂等添加剂。乙肝患者食用后,过多的盐分摄入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其中的添加剂中含有某些可能对肝脏产生潜在损害的成分,影响肝脏正常功能。乙肝患者日常饮食应保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为身体提供必要营养。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食用上述不利于肝脏健康的食物。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