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心喝骨头汤补钙喝出高血脂

  有些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听说喝骨头汤能吸取骨髓中的钙,就每天喝大骨头汤或是吸根大棒骨。殊不知,大棒骨里没有多少钙,吸进去的全是胆固醇,容易得高血脂。其实,用这种方法补钙是不科学的。

  那么,在防治骨质疏松上应该如何正确补钙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骨质疏松症。所谓骨质疏松症是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的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疾病。骨量减少是指骨组织单位体积里骨矿物质含量及胶质含量等比例减少。此外骨质疏松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补钙很有效,可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单纯依靠补钙来治疗了,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恰恰属于这一类。

  盲目补钙作用不大,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首先就是饮食,如多食一些海产品、豆类及乳制品,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均衡饮食,食物多样化;其次是要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增加紫外线的照射时间;最后是对于重度骨质疏松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知道多一点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生化检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见骨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

  骨质疏松临床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发病原因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 骨质疏松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认的因素。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也很重要。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即体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时,就是健康的。可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会趋于酸性,尤其是在人体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等时,出于本能,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的存在于骨骼中。那么,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以维持酸碱平衡。因此说,酸性体质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通过改善酸性体质的途径,预防骨质疏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指出,食用碱性食品是防止体液酸化,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防止钙流失的最有效方法!

  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有的人补了几年钙,还是骨质疏松,这就是酸性体质在作怪。酸性体质把人的 血钙中和,沉淀了,不管用了。血钙低了,骨头里的钙就会跑出来补充血钙,结果又被酸性物质中和了,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酸性体质要想补钙,必须先纠酸,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成功。

  酸性体质除了造成以上疾病外,还容易失眠、多梦、疲劳、腰酸背痛、四肢麻木、怕冷、便秘腹泻、急躁、身体肥胖、痛风等。

  骨质疏松运动处方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统计,45岁以上的妇 女,近三分之一患有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而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

  骨质疏松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状以外,还有一点需要值得注意。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症应该积极诊断与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如果您出现上述不舒服后,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

  全身不舒服,腰腿乏力,莫名其妙地骨头痛。医生再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患有骨质疏松症后,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止痛药和补钙药。另外,还需要作一些配合,比如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骨质疏松症比较有意义的锻炼方法是散步、打太极拳、做各种运动操,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游泳锻炼。晒太阳与运动锻炼先是时间短一些,然后慢慢增加,延长锻炼时间。吃菜不应挑食,应该吃低盐、清淡膳食,注意营养要丰富。每天应保证1瓶牛奶。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治疗了2个星期,骨痛、抽筋没有得到缓解。你可以再去找医生开一些针药,帮助调节你身体内部骨钙含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3-01-24 01:07:15浏览2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心脏缺血如何调养
心脏缺血一般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调养。 1.饮食调理:患者平时要注意合理膳食,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等。同时还要避免吃高脂肪以及高盐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适当运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慢走、打太极拳等方式来锻炼身体,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症状。 3.戒烟限酒: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长期吸烟可能会导致心肌出现损伤,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此,不建议患者抽烟喝酒,以免加重病情。 4.保持良好的心态: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过度紧张和焦虑,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5.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的不适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扩张血管治疗。 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并且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可以自行盲目停药或者更改剂量。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缺血补血吃什么食物好
心脏缺血一般是指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的患者补血可以选择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富含维生素C元素的食物、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富含叶酸的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等。 1、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心肌缺血的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 2、富含维生素C元素的食物 心肌缺血的患者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猕猴桃、橙子、柚子等,能够帮助身体补充所需要的维生素,而且还可以促进铁元素的吸收,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3、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包括鸡蛋、牛奶、瘦肉等,心肌缺血的患者适当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而且还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4、富含叶酸的食物 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西红柿、橘子、柠檬等,心肌缺血的患者适当地吃一些富含叶酸的食物,能够促进身体对铁元素的吸收,也可以辅助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 5、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核桃仁、芝麻酱、花生等。上述食物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适当地吃一些能够辅助降低血液粘稠度,进而达到辅助改善心肌缺血的目的。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缺血严重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心脏缺血严重可能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有关,也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高血压:如果存在高血压的情况,并且没有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则可能会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的现象发生。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来控制血压。2.高脂血症:若患有该病后不注意饮食健康,经常进食肥肉、炸鸡等油腻食物,则会导致血液中的血脂浓度升高,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心脏功能。此时可配合医生口服阿托伐他汀钙胶囊、瑞舒伐他汀钙片等。3.糖尿病:由于体内糖代谢异常,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进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格列本脲片等药物来降低血糖。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是长期吸烟、肥胖等因素诱发的,患病期间容易使冠脉狭窄或闭塞,还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症状。此时需要听从医生建议服用辛伐他汀分散片、非洛贝林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病情。5.心力衰竭: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至晚期,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影响,使其出现严重的缺氧现象,甚至会加重心脏负担而引发严重缺血的症状。此时应遵医嘱联合使用注射用硝普钠、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等强心类药物进行治疗。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缺血有什么危害
心脏缺血一般是指心肌缺血,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危害,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1、胸闷心肌缺血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栓塞等原因所致,由于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胸闷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2、胸痛心肌缺血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从而引起胸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美托洛尔、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3、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从而引起心律失常的症状。如果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比较轻微,可以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如果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导管消融术等。4、心绞痛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绞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等。5、心肌梗死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坏死,从而引起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紧急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等。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泽银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甲
心脏缺血会导致什么
心脏缺血,一般是指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1、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引起心律失常的情况,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心悸、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术等方式进行治疗。2、心绞痛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栓塞等因素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前区疼痛、压榨感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3、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坏死,从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4、心力衰竭心肌缺血还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导致心肌肌原纤维收缩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心力衰竭的情况。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气短、水肿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洋地黄毒苷、去乙酰毛花苷等强心剂药物进行治疗。5、心源性休克如果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导致心源性休克。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意识模糊、四肢发冷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维护心脏健康。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心脏缺血用什么药
心脏缺血一般是指心肌缺血,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对于心肌缺血的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辛伐他汀等,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从而达到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也可以用于治疗心肌缺血。 3、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这些药物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4、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包括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这些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量,能缓解心绞痛。 5、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维拉帕米、盐酸地尔硫卓等,这些药物可以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可以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除此之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