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骨质疏松是一种“静悄悄”的疾病,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随着人体骨质的逐步流失而出现症状,晚期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全身关节疼痛,甚至稍有不慎受到磕碰便摔成骨折。女性一生中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为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比男性高出13%。据国内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就有20%以上的女性及14.4%的男性患有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可降低90%的骨折风险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主任陈建庭教授介绍说,人体30~35岁骨质含量达最高峰,随后就会逐渐衰退,女性更年期后骨质会以每年2%的速度丢失,5~7年内丢失20%~30%。男性的衰退时间通常比女性迟5年。
陈教授表示,临床上有50%的骨质疏松患者在骨折后1年内致残,又有20%~25%的患者死于骨折的并发症。“之所以致残率、致死率这么高,就是因为以往很多骨质疏松患者都等到发生骨折后才找医生治疗,事实上,早期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很好地减缓骨质流失,避免发生骨折惨剧。已有临床对照研究表示,如果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可减少90%的骨折机会。”
据介绍,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基础治疗,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二是药物治疗,包括抑制骨吸收的药如(二膦酸盐、SERMS、降钙素、雌激素)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氟制剂、PTH)。专家指出,骨质疏松是慢性疾病,坚持治疗很重要。
补钙碳酸钙剂最好 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众所周知,骨质疏松与人体内钙含量密切相关,补钙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健康。在我们的身边,男女老少关注的话题几乎都离不开“补钙”,有些人有事没事就含几片钙片,有些人坚持天天喝牛奶,也有些人却热衷于买各种补钙保健品。这些做法对预防骨质疏松作用有多大?
陈建庭教授认为,中国人的饮食以米饭和蔬菜为主,钙含量较低,可以适量补钙,但是每天摄入的钙含量达到人体需求就好了,没必要过分强调补钙。“补钙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补钙还会引起泌尿系统结石,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陈教授说。
目前市场上补钙产品种类繁多,从含钙量来说碳酸钙、醋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氨基酸螯合钙等等。陈建庭教授建议,补钙最好选用碳酸钙钙剂,其含钙量高,吸收率也高,补钙的同时也应该补充维生素D。
“在常用补钙食物里牛奶的钙含量是较高的,多喝是有好处,但是现在中国的牛奶标准并不高,国内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也屡屡发生,现在市场上的奶制品实际作用不一定如宣传中说的那么好。”
专家表示,骨质疏松与遗传因素、生活习惯有关,遗传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应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好预防措施。应该每天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3的产生,促进钙的吸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加骨骼硬度和肌力平衡;饮食上不应抽烟、酗酒和过量喝咖啡,应多食用钙含量高的食物,如黄豆、牛奶等。
常规骨密度检测有局限性 高度怀疑时应选择DXA检测
在常规体检中,大多数人需要把手掌伸到一个仪器里做骨密度检查,这种检查普遍是超声检查,其检查迅速,且与骨质疏松相关性较高,因此被作为一般查体所用。
但是陈建庭教授指出,超声骨密度检测存在定位困难、测量精度差等不足,只能作为骨质疏松筛查,不能作为诊断方法,假如发现骨质疏松迹象应该进一步做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查。专家提醒,一般女性65岁、男性70岁以上有骨质疏松症状,且高度怀疑骨质疏松的,建议做DXA检查,检查费用约200余元。(通讯员:吴剑鹏)
延伸阅读:
2012世界骨质疏松日专题:靠补钙治骨质疏松?小心越补越“松”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小儿骨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骨科Ⅱ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骨伤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东山区骨伤科医院 骨伤科
二级 康复院 公立
沈阳市沈河区先农坛路17巷2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西安市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鞍山市千山区旧堡区唐家房子镇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宁波市江东区雷公巷36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滨河路四段1号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光华街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