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外脚踝为何受伤的总是你

  今夏风行超高跟鞋,很多爱标致密斯纷繁以超长花裙、细高跟鞋示人。上周小云穿戴新买的细跟高跟鞋去上班,没想到刚走削发门不到50米,就因为遁藏一名骑车人而崴了一下脚,脚踝外部那时就肿了起来,剧疼难忍。无独有偶,小文上周末打篮球失衡摔倒,导致左外脚踝扭伤

  为啥受伤的总是外脚踝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上下楼梯,步行逛街,公园漫步,稍不留意时踏空了梯级,碰撞了砖石树墩等,都容易扭伤踝关节。但凡有扭伤,大部分出现于外侧踝下部,而内侧较少见,其中原因何在呢?

  这是由于外踝比内踝要长一些,于是支撑住了踝关节外侧,同时,内踝部分有一组坚强的韧带,称为“胫侧副韧带”(又叫“三角韧带”),呈扇形自内踝伸展到足骨上,紧紧地拉住了踝关节内侧。两者同时发生作用,当踝关节扭动时防止踝关节向外翻,而是经常地令踝关节过度向内翻,这时就使比较薄弱的腓侧副韧带发生撕裂损伤。这就是踝关节扭伤多见于外侧(也即是腓骨侧)的原因。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小腿内侧支配足部的肌肉群如胫前肌、胫后肌均较强大有力,可以稳定住踝关节内侧,不使其外翻移位;相反,小腿外侧支配足部的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相对比较薄弱,一遇扭伤时,它不能紧紧地控制踝外侧稳定不动,而是被迫拉伸而令踝关节过度内翻扭伤踝的外侧。

  踝关节外侧扭伤时,由于腓侧副韧带的撕裂出血,使外踝下方连及足背部出现血肿、皮下瘀斑,局部有明显压痛,检查时如将足部被动向内翻,则因牵扯伤处而感剧痛,如向扭伤的外侧翻,则疼痛不明显。

  踝关节扭伤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必须排除常常合并存在的腓骨髁骨折。如有骨折可疑,需要拍X光片来确定。

  在预防踝关节扭伤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运动前要清除运动场地的砖瓦石块,填平坑洼。要做好准备活动,踝关节充分活动开以后,再进行剧烈的活动。

  (2)跑步、跳高、滑冰、打球等要讲究正确的姿势,不要用力过猛,防止脚掌内外翻,要使整个脚掌平着落地。

  (3)平时注意踝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如经常练习负重提踵、提踵蹲跳、上下坡跑步,踮着脚尖走路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卜瑞莹)

2012-07-10 01:42:22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高田原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脚趾头受伤变黑有淤血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脚趾头受伤变黑有淤血可能是软组织挫伤、感染引发的炎症、血管炎、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等引起的。建议立即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软组织挫伤 软组织挫伤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到周围组织中,从而导致脚趾头受伤部位出现黑色淤血、疼痛、肿胀。对于轻度的软组织挫伤,患者可以采取冷敷处理来减轻肿胀和疼痛。例如,在受伤后立即用冰袋冷敷受伤区域,一般冷敷15-30分钟。 2.感染引发的炎症 感染可能破坏皮肤完整性,使细菌进入伤口内部,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红肿、发热等症状。此时,白细胞会聚集在受损区域,吞噬并清除病原体,但同时也会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如组胺等,这些物质会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进而造成脚趾头受伤部位的淤血和发黑现象,还有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疼痛等症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的重要手段,如温水送服阿莫西林或静脉注射青霉素,以消除感染源。 4.血管炎 血管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管壁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当血管受到炎症的影响时,可能会出现局部缺血、坏死等情况,从而导致脚趾头受伤部位的淤血和发黑,还有发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症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片可用于控制血管炎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症状,还可以用甲氨蝶呤来控制血管炎的发展。患者需遵医嘱温水吞服,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4.血管破裂 血管破裂可能是由于外力作用或其他原因导致血管壁损伤,血液从血管内流出,积聚在受伤部位,形成淤血。此外,患者还有疼痛、肿胀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局部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影响伤口愈合。患者可以通过压迫止血的方式减少出血,如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包扎受伤部位,然后抬高患肢,有助于减少血液流动。 5.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凝固过度,形成固体块状物堵塞血管,导致局部供血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受伤部位的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容易发生坏死,表现为淤血和发黑。抗凝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血栓的有效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和肝素,需要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患者可以用温水送服华法林,可选择深部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肝素。 针对脚趾头受伤变黑有淤血的情况,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局部压力,影响血液循环。必要时可进行X光检查或超声波检查,以排除骨折或其他潜在的结构损伤。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脚受伤吃辣的会怎么样
脚受伤吃辣的,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局部肿胀、炎症、伤口愈合不良、感染等情况,不利于伤口的恢复。 1、局部疼痛 如果患者不注意自身的护理,频繁吃辣的食物,可能会使伤口部位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刺痛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局部皮肤发红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冰袋冰敷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多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改善。 2、局部肿胀 如果患者吃辣的食物过多,可能会使局部的毛细血管发生扩张,从而出现充血肿胀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皮肤发红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通过热敷和按摩的方式进行改善。 3、炎症 如果患者在伤口恢复期间频繁吃辣的食物,可能会使局部受到细菌的感染,从而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皮肤发热、局部疼痛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身体发热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伤口愈合不良 如果患者在伤口愈合期间频繁吃辣的食物,可能会使局部的血液循环流动不畅,也有可能会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等进行治疗 5、感染 如果患者在伤口愈合期间不注意局部的护理,频繁吃辣的食物,可能会使伤口部位受到细菌的感染,从而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皮肤肿胀、皮肤发热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身体发热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医用碘伏、医用酒精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以免加重伤口不适症状。另外,患者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脚趾头受伤吃什么消炎药
消炎药一般是指抗生素,脚趾头受伤一般可以吃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1、头孢克肟胶囊 头孢克肟胶囊属于抗生素类药物,具有抗菌、抗感染的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对于脚趾头受伤后引起的感染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阿莫西林胶囊 阿莫西林胶囊属于青霉素类药物,同样具有抗感染的作用,在临床上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所以对受伤后感染也有一定疗效。 3、布洛芬缓释胶囊 布洛芬缓释胶囊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主要起解热镇痛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疼痛,减轻患者生病时的疼痛程度,可以缓解外伤引起的疼痛症状。 4、阿奇霉素胶囊 阿奇霉素胶囊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主要作用为抗感染,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支气管炎、肺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疾病,因此对于治疗脚趾头部位的软组织感染具有一定的作用。 5、罗红霉素胶囊 罗红霉素胶囊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临床上有抗感染的作用,用于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对于上述症状可以缓解。 患者需要注意,出现外伤时应及时就医,将伤处进行处理,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林庆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干活总是受伤是什么原因
干活总是受伤一般多考虑是因为工作强度大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缺乏运动、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症、关节炎导致的。 1、工作强度大 如果患者在工作中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导致身体肌肉过度劳累,从而出现身体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 2、缺乏运动 若是日常生活中长期不运动,可能会使体内血液循环减慢,还可能会使骨质发生疏松,在进行重体力劳动时可能会出现肌肉拉伤、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比如跑步、打羽毛球、跳绳等。 3、营养不良 若是患者长期挑食、偏食等,可能会使身体缺乏营养,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在干活时可能会出现受伤的情况。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可适量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4、骨质疏松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会逐渐流失,此时患骨质疏松的概率比较大一些,可能会出现骨骼疼痛、乏力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增加日照时间,多吃富含钙的食物。 5、关节炎 关节炎是指由慢性损伤、肥胖、老化、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的关节炎性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红肿、胀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羟氯喹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陈毅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脚踝受伤之前不抽筋受伤后容易抽筋
抽筋临床上一般称作肌肉痉挛,脚踝受伤之前没有肌肉痉挛,受伤后容易肌肉痉挛多是由于肌肉损伤、缺钙、受凉、软组织挫伤、肌腱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肌肉损伤 如果脚踝受伤之前没有出现肌肉痉挛的症状,受伤后肌肉痉挛,可能是因为肌肉损伤引起的,当肌肉损伤时,容易导致出现肌肉痉挛的症状。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运动。 2、缺钙 如果患者后续体内缺钙,也容易出现肌肉痉挛的症状,从而导致患者脚踝受伤之前没有肌肉痉挛,受伤后容易肌肉痉挛。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受凉 如果患者在受伤后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可能会导致脚踝部位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引起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增添衣物,以免引起受凉的情况。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4、软组织损伤 如果患者脚踝受到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的软组织受到损伤,从而出现脚踝受伤前不肌肉痉挛,受伤后容易肌肉痉挛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药物缓解疼痛。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红外线治疗、微波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5、肌腱炎 肌腱炎是指肌腱或肌腱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当脚踝受伤后容易肌肉痉挛,可能是肌腱炎引起的。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有助于促进骨骼的愈合。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