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想大便又拉不出来可能是便秘、直肠脱垂、痔疮、结肠梗阻、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便秘
由于长期不良饮食习惯、排便姿势不当等原因导致肠道蠕动缓慢,粪便中的水分被机体过度吸收后变得干燥而难以排出。患者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必要时也可使用开塞露进行缓解。
2.直肠脱垂
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或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腹壁肌肉和盆底肌群薄弱,导致直肠黏膜下层组织失去支撑而逐渐下移突出肛门外形成直肠脱垂。当直肠前突压迫到肛管时就会出现里急后重感,进而诱发肛门有便意但无法正常排泄的情况发生。对于轻度的直肠脱垂,可以通过提肛运动来改善症状;重度者则需要手术治疗如直肠悬吊固定术等。
3.痔疮
主要是由于长期久坐久站或者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引起的,会导致肛门部位静脉丛扩张或者是淤血从而形成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块。如果痔核体积增大并伴有水肿和炎症反应,则可能会对直肠产生压迫作用,使患者感到肛门有异物感并伴随疼痛、瘙痒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药物局部涂抹以减轻不适症状。
4.结肠梗阻
结肠梗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结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当结肠内存在大量积存的固体物质时,这些物质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并压迫周围的组织结构,导致结肠腔狭窄甚至完全堵塞,此时结肠内的气体和液体不能顺利通过,进而引起一系列消化道症状。患者可通过胃肠减压的方式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引出体外,以此来达到缓解不适的目的。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在骨髓中无节制地增生,产生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这种蛋白质分子量较大,因此被称为巨球蛋白。巨球蛋白在血液中积累,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肠道的血液供应,可能导致便秘的发生。巨球蛋白血症通常采用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肛门指诊、电子肠镜以及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病变。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以免加重便秘的症状。